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密封裝置,能抑制由過度的摩擦熱導致的老化,壽命較長。該密封裝置由彈性體形成,用于在一構件和包圍它的另一構件之間對存在于彼此相對運動的這兩個構件之間的環狀間隙進行密封,且安裝于設置在一構件的外周面的環狀槽中,該密封裝置包括以軸線為中心的基體部和位于基體部的外周側且能與另一構件的內周面滑動接觸的以軸線為中心的滑動接觸部,滑動接觸部具有在截面中向徑向外周側呈凸狀突出的以軸線為中心的環狀唇部分,唇部分在間隙處由密封有流體的密封對象側的密封對象側斜面和未密封有該流體的大氣側的大氣側斜面構成,密封對象側斜面相對于軸線的第1傾斜角度α1大于大氣側斜面相對于軸線的第2傾斜角度β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密封裝置,特別是涉及對任一構件相對于另一構件往復運動的兩構件之間的環狀間隙進行密封的密封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公知有包括O型圈、X型圈的密封裝置,該密封裝置例如應用于推土機那樣的工程機械、叉車那樣的搬運車輛等的液壓缸等,用于對活塞和氣缸型外殼(以下也將其稱為“氣缸”。)這兩個構件之間的環狀間隙進行密封而防止工作油泄漏。通常,用于這種用途的密封裝置要求具有以下性能:確保需要進行密封的兩構件之間具有充分的密封性(密閉性);在活塞(氣缸)相對于氣缸(活塞)往復運動時,將兩構件之間產生的滑動阻力抑制到足夠低;以及具有對于摩擦等的充分的耐久性。如圖3所示,現有的液壓缸100包括:氣缸構件112,其具有軸孔;活塞構件111,其沿著軸線x的方向在氣缸構件112的軸孔內往復運動;以及密封裝置110,其由橡膠等彈性體形成,對氣缸構件112的形成軸孔的內周面112n和活塞構件111的外周面111g之間的環狀間隙113進行密封。密封裝置110例如由沿著軸線x的截面形狀為X字狀的X型圈形成。在活塞構件111的外周面111g上設有環狀的槽(以下將其稱為“環狀槽”。)114,該環狀槽114自該外周面111g朝向軸線x以規定的深度形成。密封裝置110安裝于該環狀槽114。氣缸構件112具有形成軸孔的內周面112n,在活塞構件111往復運動時,密封裝置110與該內周面112n滑動接觸。密封裝置110防止工作油通過間隙113自工作油所在的A側向大氣所在的B側泄漏。密封裝置110包括:作為內周側部分的環狀的基體部115,其以與活塞構件111的用于形成環狀槽114的底面111s抵接的狀態安裝;以及作為外周側部分的環狀的滑動接觸部116,其與氣缸構件112的內周面112n滑動接觸。在密封裝置110中,基體部115和滑動接觸部116一體形成。滑動接觸部116位于密封裝置110的徑向上的外周側,具有2個與氣缸構件112的內周面112n滑動接觸的環狀突起部117、118。
技術實現思路
然而,在密封裝置110中,由于在滑動接觸部116具有2個突起部117、118,因此與氣缸構件112的內周面112n接觸時的接觸寬度變大。因此,當活塞構件111高速地往復運動時,在滑動接觸部116的突起部117、118會產生過度的摩擦熱,可能導致該突起部117、118的橡膠老化。本技術是鑒于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裝置,該密封裝置能抑制由過度的摩擦熱導致的老化,壽命較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密封裝置由彈性體形成,用于在一構件和包圍該一構件的另一構件之間對形成于彼此相對運動的這兩個構件之間的環狀間隙進行密封,且安裝于設置在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和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中的任一者的環狀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包括:基體部,其是以軸線為中心的位于內周側的環狀的部分;以及滑動接觸部,其是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位于所述基體部的外周側且能夠與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或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滑動接觸的環狀的部分;所述滑動接觸部具有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向外周側呈凸狀地突出的環狀的唇部分,所述唇部分在所述間隙處具有密封有流體的密封對象側的密封對象側斜面以及未密封有該流體的大氣側的大氣側斜面,所述密封對象側斜面相對于所述軸線的第1傾斜角度大于所述大氣側斜面相對于所述軸線的第2傾斜角度。在本技術的一技術方案的密封裝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接觸部沿著所述軸線的方向具有多個所述唇部分。在本技術的一技術方案的密封裝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分涂布有由氟樹脂形成的被膜。在本技術的一技術方案的密封裝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分具有連接所述密封對象側斜面的外周側的端緣和所述大氣側斜面的外周側的端緣的圓弧狀面7c,該圓弧狀面7c與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或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滑動接觸。根據本技術的密封裝置,能夠實現抑制過度的摩擦熱導致的老化、壽命較長的密封裝置。附圖說明圖1是用于表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的使用狀態的沿著軸線的截面中的剖視圖。圖2是用于表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在沿著軸線的截面中的剖視圖。圖3是用于表示現有的密封裝置的使用狀態的沿著軸線的截面中的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110:密封裝置;2、115:基體部;3、116:滑動接觸部;7、8:唇部分;7a、8a:密封對象側斜面;7b、8b:大氣側斜面;7c、8c:圓弧狀面;100:液壓缸;111:活塞構件;112:氣缸構件;113:間隙;114:環狀槽;α1、α2:第1傾斜角度;β1、β2:第2傾斜角度;x:軸線;A:高壓側(密封對象油側);B:低壓側(大氣側)。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圖1是使用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1的液壓缸100在沿著軸線x的截面中的剖視圖。圖2是用于表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1的示意性結構在沿著軸線x的截面中的剖視圖。以下,為了便于說明,將附圖中附圖標記A側稱為高壓側,附圖標記B側稱為低壓側。在此,高壓側A是指工作油所在側,低壓側B是指大氣側。此外,在與軸線x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稱徑向。)上,將朝向軸線x的方向稱為內周側(箭頭a方向),將遠離軸線x的方向稱為外周側(箭頭b方向)。如在與圖3對應的部分標注了相同附圖標記的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1安裝于液壓缸100,用于對在具有軸孔的氣缸構件112和沿著軸線x的方向在氣缸構件112的軸孔內往復運動的活塞構件111之間形成的環狀間隙113進行密封。在該情況下,不同之處在于,代替現有的密封裝置110,安裝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1。另外,液壓缸100的活塞構件111和氣缸構件112的結構已經在現有的液壓缸100(參照圖3的說明。)中進行了說明,因此下文省略對它們的說明。密封裝置1可以由各種橡膠材料形成,作為各種橡膠材料,例如是丁腈橡膠(NBR)、氫化丁腈橡膠(H-NBR)、丙烯酸酯橡膠(ACM)、氟橡膠(FKM)等合成橡膠。如圖2所示,密封裝置1包括:環狀的基體部2,其是以軸線x為中心的、位于內周側的部分;以及環狀的滑動接觸部3,其是以軸線x為中心并相對于該基體部2位于外周側(箭頭b方向)的部分。在密封裝置1中,基體部2和滑動接觸部3一體形成。基體部2是以與活塞構件111的用于形成環狀槽114的底面111s抵接的狀態安裝的主體部分。滑動接觸部3具有2個與氣缸構件112的內周面112n滑動接觸的環狀的凸狀部分,即唇部分7、8。唇部分7是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向外周側(箭頭b方向)呈凸狀地突出的環狀的楔形狀部分,在軸線x方向上配置于密封有工作油的高壓側,即密封對象側(附圖標記A側)。唇部分8與唇部分7同樣是在截面中向外周側(箭頭b方向)呈凸狀地突出的、以軸線x為中心的環狀的楔形狀部分,但唇部分8配置于低壓側,即大氣側(附圖標記B側)。即,唇部分7和唇部分8以在軸線x方向上彼此相鄰的狀態配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僅配置唇部分7和唇部分8中的任意一方,還可以以在軸線x方向上彼此相鄰的狀態配置3個以上的唇部。唇部分7由位于密封對象側(附圖標記A側)的密封對象側斜面7a、位于大氣側(附圖標記B側)的大氣側斜面7b以及連接密封對象側斜面7a的外周側(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密封裝置,其由彈性體形成,用于在一構件和包圍該一構件的另一構件之間對形成于彼此相對運動的這兩個構件之間的環狀間隙進行密封,且安裝于設置在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和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中的任一者的環狀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包括:基體部,其是以軸線為中心的、位于內周側的環狀的部分;以及滑動接觸部,其是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位于所述基體部的外周側且能夠與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或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滑動接觸的環狀的部分;所述滑動接觸部具有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向外周側呈凸狀地突出的環狀的唇部分,所述唇部分在所述間隙處具有密封有流體的密封對象側的密封對象側斜面以及未密封有該流體的大氣側的大氣側斜面,所述密封對象側斜面相對于所述軸線的第1傾斜角度大于所述大氣側斜面相對于所述軸線的第2傾斜角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密封裝置,其由彈性體形成,用于在一構件和包圍該一構件的另一構件之間對形成于彼此相對運動的這兩個構件之間的環狀間隙進行密封,且安裝于設置在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和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中的任一者的環狀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包括:基體部,其是以軸線為中心的、位于內周側的環狀的部分;以及滑動接觸部,其是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位于所述基體部的外周側且能夠與所述另一構件的內周面或所述一構件的外周面滑動接觸的環狀的部分;所述滑動接觸部具有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向外周側呈凸狀地突出的環狀的唇部分,所述唇部分在所述間隙處具有密封有流體的密封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運和,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恩福油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