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露了一種新型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其包括用于吸取動力電池負壓化成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溢出電解液的柔性吸嘴模組、控制模組以及分離過濾模組,所述分離過濾模組包括用于對所述氣體與溢出電解液進行分離過濾并對所述氣體進行干燥的氣液分離過濾器以及連接于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下端的集液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泄露率低,抽真空速度快,且抽真空可控,控制模組使用壽命長,而且氣密性有保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動力電池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及相應市場的越來越廣泛,鋰離子方形動力電池由于具有電壓高、能量高、循環使用次數多、存儲時間長等優點,在大中型電動設備和汽車上運用越來越廣泛,方形動力電池生產制作工藝要求越來越高,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安全性越來越重要。由于電池開口化成時會產氣體并溢出部分電解液(開口化成可避免氣體在電池內部積聚導致電池膨脹,外殼發鼓、變形),而這些溢出的電解液以及氣化電解液的氣體全部被抽出去之后,不但會對后面的控制模組造成腐蝕損壞,使得其使用壽命短,而且會影響控制模組的氣密性;此外,傳統的電池化成時,排液不便,而且真空不可控,從而不可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新型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包括用于吸取動力電池負壓化成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溢出電解液的柔性吸嘴模組,其包括框架、可相對上下移動地連接于所述框架的吸嘴、連接于所述吸嘴上端的儲液杯、固定連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匯流管,所述儲液杯通過與匯流管聯接;控制模組,其包括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低真空調壓閥、第一氣控閥、匯流塊、第二氣控閥、高真空調壓閥,還包括正調壓閥、控制閥、泄壓閥、真空過濾器,所述匯流塊上連接有數顯壓力表,所述正調壓閥一端連接于正壓源,另一端連接所述控制閥,所述控制閥另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一氣控閥、第二氣控閥的左端連接,所述泄壓閥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的左端與真空過濾器,所述低真空調壓閥的左端與高真空調壓閥的右端均連接于真空源;分離過濾模組,其包括用于對所述氣體與溢出電解液進行分離過濾并對所述氣體進行干燥的氣液分離過濾器以及連接于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下端的集液杯,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的右端與匯流塊。還包括柔性管路裝置,所述柔性管路裝置包括耐腐蝕柔性軟管以及快速接頭,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與泄壓閥均通過所述柔性管路裝置與匯流管連接,所述匯流塊也通過所述柔性管路裝置與氣液分離過濾器連接,所述控制模組也通過所述柔性管路裝置連接。所述柔性吸嘴模組還包括可上下移動地連接于所述框架的吸桿,所述吸嘴與儲液杯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吸桿的下端與上端,所述吸嘴與框架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包括氣液分離過濾部以及干燥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包括相互連接的柔性吸嘴模組、控制模組以及分離過濾模組三模組,任何一模組出現問題,可以只替換該部分,而無需更換整個設備,從而實現設備模組化,能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采用本技術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能去除電池化成時產生的氣體,且溢出的電解液絕大部分都會被重新注入電池內,只有很少一部分進入柔性管路內被排出,所以泄露率低,從而保證了電池性能的穩定性與一致性;抽真空時速度快,而且抽真空可控,從而可靠;氣液分離過濾器能充分分離進入柔性管路的氣體與電解液,并對所述氣體進行干燥,且該部分電解液經過濾后會被收集進入集液杯而排出,從而能避免后續的控制模組受到電解液的腐蝕,并保證控制模組的氣密性,從而使得控制模組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且所述三模組通過耐腐性柔性軟管與快速接頭連接,從而安裝維護更加方便,而且氣密性也能得到進一步保證。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整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柔性吸嘴模組放大立體示意圖;圖3為根據圖2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控制模組放大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3、4所示,本技術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包括用于吸取動力電池A負壓化成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溢出電解液的柔性吸嘴模組1,其包括框架11、可相對上下移動地連接于所述框架11的吸嘴12、連接于所述吸嘴12上端的儲液杯13、固定連接于所述框架11上的匯流管14,所述儲液杯13通過管路15與匯流管14聯接;控制模組2,其包括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低真空調壓閥21、第一氣控閥22、匯流塊23、第二氣控閥24、高真空調壓閥25,還包括正調壓閥26、控制閥27、泄壓閥28、真空過濾器29,所述匯流塊23上連接有數顯壓力表20,所述正調壓閥26一端連接于正壓源B,另一端連接所述控制閥27,所述控制閥27另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一氣控閥22、第二氣控閥24的左端連接,所述泄壓閥28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14的左端與真空過濾器29,所述低真空調壓閥21的左端與高真空調壓閥25的右端均連接于真空源C;分離過濾模組3,其包括用于對所述氣體與溢出電解液進行分離過濾并對所述氣體進行干燥的氣液分離過濾器31以及連接于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31下端的集液杯32,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31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14的右端與匯流塊2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閥27與第一、第二氣控閥22、24的控制連接方式采用公知方式,故不在此詳細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較佳的,本技術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還包括柔性管路裝置,所述柔性管路裝置包括耐腐蝕柔性軟管4以及快速接頭(圖未示),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31與泄壓閥28均通過所述柔性管路裝置與匯流管14連接,所述匯流塊23也通過所述柔性管路裝置與氣液分離過濾器31連接,所述控制模組2也通過所述柔性管路裝置連接。采用柔性管路裝置即采用耐腐蝕柔性軟管4以及快速接頭連接,既可保證可靠的氣密性,不會造成泄露,而且安裝更快捷方便,維護也方便。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柔性吸嘴模組1還包括可上下移動地連接于所述框架的吸桿16,所述吸嘴12與儲液杯13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吸桿16的下端與上端,所述吸嘴12與框架11之間設置有彈簧17。較佳的,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31包括氣液分離過濾部以及干燥部(圖未示),其可為公知技術,故不在此詳細說明。電池負壓化成時,打開控制模組的控制閥27,使第二氣控閥24與正壓源B接通,從而第二氣控閥24打開并與真空源C接通而進行抽真空,使得吸嘴12緊貼動力電池A的注液孔,吸取動力電池A化成時所產生的氣體以及溢出的電解液,所述電解液大部分存于所述儲液杯13中,氣體以及很少部分的電解液進入耐腐蝕柔性軟管4中,抽真空時,所述數顯壓力表20進行抽取真空值實時讀取并進行控制信號傳輸,實現自動控制,從而抽真空速度快,且最大壓力值可通過高真空調壓閥25進行調節控制,從而抽真空可控,可靠性高;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31的氣液分離過濾部充分分離所述氣體與電解液,所述電解液以及細微的雜質經過濾后進入集液杯32,然后經集液杯32被排出去,從而排液方便;所述氣體依然存于耐腐蝕柔性軟管4中,此時,干燥部作用,將管路中的氣體以及因為電解液帶來的濕氣進行干燥,經干燥后的氣體被抽真空抽出,從而,進入后面控制模組2的只有干燥氣體,從而不會對控制模組2造成腐蝕,如此,不但大大延長了控制模組2的使用壽命,而且保證了控制模組2的氣密性;當負壓化成后完成后,泄壓閥28打開,使真空過濾器29與大氣接通,然后往耐腐蝕性柔性軟管4內輸入正壓空氣,儲液杯13內的電解液會再次被注入動力電池A注液孔內,從而能提高動力電池A的性能,并保持動力電池A性能的穩定性與一致性;當動力電池A整個真空系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取動力電池負壓化成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溢出電解液的柔性吸嘴模組,其包括框架、可相對上下移動地連接于所述框架的吸嘴、連接于所述吸嘴上端的儲液杯、固定連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匯流管,所述儲液杯通過與匯流管聯接;控制模組,其包括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低真空調壓閥、第一氣控閥、匯流塊、第二氣控閥、高真空調壓閥,還包括正調壓閥、控制閥、泄壓閥、真空過濾器,所述匯流塊上連接有數顯壓力表,所述正調壓閥一端連接于正壓源,另一端連接所述控制閥,所述控制閥另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一氣控閥、第二氣控閥的左端連接,所述泄壓閥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的左端與真空過濾器,所述低真空調壓閥的左端與高真空調壓閥的右端均連接于真空源;分離過濾模組,其包括用于對所述氣體與溢出電解液進行分離過濾并對所述氣體進行干燥的氣液分離過濾器以及連接于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下端的集液杯,所述氣液分離過濾器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的右端與匯流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動力電池負壓化成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取動力電池負壓化成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溢出電解液的柔性吸嘴模組,其包括框架、可相對上下移動地連接于所述框架的吸嘴、連接于所述吸嘴上端的儲液杯、固定連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匯流管,所述儲液杯通過與匯流管聯接;控制模組,其包括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低真空調壓閥、第一氣控閥、匯流塊、第二氣控閥、高真空調壓閥,還包括正調壓閥、控制閥、泄壓閥、真空過濾器,所述匯流塊上連接有數顯壓力表,所述正調壓閥一端連接于正壓源,另一端連接所述控制閥,所述控制閥另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一氣控閥、第二氣控閥的左端連接,所述泄壓閥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匯流管的左端與真空過濾器,所述低真空調壓閥的左端與高真空調壓閥的右端均連接于真空源;分離過濾模組,其包括用于對所述氣體與溢出電解液進行分離過濾并對所述氣體進行干燥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洪波,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精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