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建筑門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45°榫角的門窗轉角連接組件。本具有45°榫角的門窗轉角連接組件包括分別由硬質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上設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容置槽,所述的第二型材上設有與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容置槽對應設置的第二容置槽和第二定位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優點在于:1、設計更合理,結構牢靠,不易出現脫榫現象。2、本門窗安裝過程無需使用膠水,更加環保,對人體健康無影響。3、結構簡單、能夠快速完成組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門窗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45°榫角的門窗。
技術介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門窗的質量以及門窗的樣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自然、返璞歸真成為時尚,木質門窗變的越來越受歡迎,現有市場上的實木門窗生產通常采用榫接膠合方式,由于采用膠水,門窗的榫接方式往往過于簡單,同時因為搬運、油漆、組裝、運輸等原因容易發生脫膠現象,簡單的榫接方式往往會出現脫榫現象從而不能夠有效支撐。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窗框半榫結構組框的部件[申請號:201420373024.7],包括窗框料一和窗框料二,所述窗框料一和窗框料二榫接后成直角狀態;所述窗框料一的上、下部同側面分別設有榫眼一和榫眼二且窗框料一的上、下部之間設有承接臺;所述窗框料二的上、下部同側面分別設有榫頭一和榫頭二且窗框料二的上部設有凸起于下部的凸起部。該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所述榫接結構的部件結構簡單,可以代替圓棒榫完成木門窗的組角工藝,可現場組裝;牢固可靠、強度高、通用性好及加工效率高且環保。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的部分問題,但是,該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設計不合理,連接不牢靠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更合理,連接牢靠、結構強度高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具有45°榫角的門窗包括有若干邊框依次首尾相連而成的矩形窗框,相鄰的兩個邊框之間設有轉角連接組件,所述的轉角連接組件包括分別由硬質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上設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容置槽,所述的第二型材上設有與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容置槽對應設置的第二容置槽和第二定位塊。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一型材包括第一外板、第一內板和位于第一外板和第一內板之間的第一插接板體,所述的第一外板端部設有第一外定位斜面,所述的第一內板端部設有第一內定位斜面,所述的第一插接板體包括第一定位長板,所述的第一定位長板一側設有第一定位短板,另一側為第一外板,所述的第一定位長板與第一內板之間形成有第一容置槽。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一定位短板包括一體設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的第一平板的長度沿第一型材的長度方向大于第二平板的長度,并形成第一階梯結構。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一外定位斜面、第一內定位斜面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一外板、第一內板和第一插接板體均為一體式結構。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二型材包括第二外板、第二內板和位于第二外板和第二內板之間的第二插接板體,所述的第二外板端部設有第二外定位斜面,所述的第二內板端部設有第二內定位斜面,所述的第二插接板體包括第二定位長板,所述的第二定位長板與第二外板之間形成有第二容置槽。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二定位長板包括一體設置的第三平板和第四平板,所述的第三平板的寬度沿第二型材的寬度方向大于第四平板的寬度,并形成與第一階梯結構配合的第二階梯結構。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二外定位斜面、第二內定位斜面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第二外板、第二內板和第二插接板體均為一體式結構。在上述的具有45°榫角的門窗中,所述的窗框內沿設有玻璃板定位槽。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具有45°榫角的門窗的優點在于:1、設計更合理,結構牢靠,不易出現脫榫現象。2、本門窗安裝過程無需使用膠水,更加環保,對人體健康無影響。3、結構簡單、能夠快速完成組裝。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轉角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第一型材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提供的第二型材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窗框1、邊框1a、玻璃板定位槽1b、轉角連接組件2、第一型材3、第一定位板3a、第一容置槽3b、第一外板3c、第一內板3d、第一插接板體3e、第一外定位斜面3f、第一內定位斜面3g、第一定位長板3h、第一定位短板3i、第一平板3j、第二平板3k、第一階梯結構3l、第二型材4、第二定位塊4a、第二容置槽4b、第二外板4c、第二內板4d、第二插接板體4e、第二外定位斜面4f、第二內定位斜面4g、第二定位長板4h、第二定位短板4i、第三平板4j、第四平板4k、第二階梯結構4l。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4所示,本具有45°榫角的門窗包括有若干邊框1a依次首尾相連而成的矩形窗框1,相鄰的兩個邊框1a之間設有轉角連接組件2,轉角連接組件2包括分別由硬質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第一型材3上設有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第二型材4上設有與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對應設置的第二容置槽4b和第二定位塊4a。具體的,第一型材3包括第一外板3c、第一內板3d和位于第一外板3c和第一內板3d之間的第一插接板體3e,第一外板3c端部設有第一外定位斜面3f,第一內板3d端部設有第一內定位斜面3g,第一插接板體3e包括第一定位長板3h,第一定位長板3h一側設有第一定位短板3i,另一側為第一外板3c,第一定位長板3h與第一內板3d之間形成有第一容置槽3b。第一定位短板4i包括一體設置的第一平板3j和第二平板4k,第一平板3j的長度沿第一型材3的長度方向大于第二平板3k的長度,并形成第一階梯結構3l。第一外定位斜面3f、第一內定位斜面3g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第一外板3c、第一內板3d和第一插接板體3e均為一體式結構。第二型材4包括第二外板4c、第二內板4d和位于第二外板4c和第二內板4d之間的第二插接板體4e,第二外板4c端部設有第二外定位斜面4f,第二內板4d端部設有第二內定位斜面4g,第二插接板體4e包括第二定位長板4h,第二定位長板4h與第二外板4c之間形成有第二容置槽4b。第二定位長板4h包括一體設置的第三平板4j和第四平板4k,第三平板3k的寬度沿第二型材4的寬度方向大于第四平板3k的寬度,并形成與第一階梯結構3l配合的第二階梯結構4l。第二外定位斜面4f、第二內定位斜面4g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第二外板4c、第二內板4d和第二插接板體4e均為一體式結構。此外,在窗框1內沿設有玻璃板定位槽1b。本具有45°榫角的門窗的組裝過程如下:將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兩者進行插接,此時,第一型材3的第一插接板體3e與第二型材4的第二插接板體4e相配合,第一插接板體3e的第一定位長板3h插入到第二插接板體4e的第二容置槽4b內,第二插接板體4e的第二定位長板4h插入到第一插接板體3e的第一容置槽3b內,在此同時第一階梯結構3l與第二階梯結構4l兩者配合,第一外定位斜面3f與第二外定位斜面4f緊貼,第一內定位斜面3g與第二內定位斜面4g緊貼,實現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之間的連接。轉角連接組件2組裝完成后,選取兩組轉角連接組件2進行固定,兩組轉角連接組件2之間通過邊框1a進行連接,兩組轉角連接組件2另外一端分別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45°榫角的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邊框(1a)依次首尾相連而成的矩形窗框(1),所述的窗框(1)內沿設有玻璃板定位槽(1b),相鄰的兩個邊框(1a)之間設有轉角連接組件(2),所述的轉角連接組件(2)包括分別由硬質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所述的第一型材(3)上設有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二型材(4)上設有與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對應設置的第二容置槽(4b)和第二定位塊(4a),所述的第一型材(3)包括第一外板(3c)、第一內板(3d)和位于第一外板(3c)和第一內板(3d)之間的第一插接板體(3e),所述的第一外板(3c)端部設有第一外定位斜面(3f),所述的第一內板(3d)端部設有第一內定位斜面(3g),所述的第一插接板體(3e)包括第一定位長板(3h),所述的第一定位長板(3h)一側設有第一定位短板(3i),另一側為第一外板(3c),所述的第一定位長板(3h)與第一內板(3d)之間形成有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一外定位斜面(3f)、第一內定位斜面(3g)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所述的第二型材(4)包括第二外板(4c)、第二內板(4d)和位于第二外板(4c)和第二內板(4d)之間的第二插接板體(4e),所述的第二外板(4c)端部設有第二外定位斜面(4f),所述的第二內板(4d)端部設有第二內定位斜面(4g),所述的第二插接板體(4e)包括第二定位長板(4h),所述的第二定位長板(4h)一側設有第二定位短板(4i),另一側為第二內板(4d),所述的第二定位長板(4h)與第二外板(4c)之間形成有第二容置槽(4b),所述的第二外定位斜面(4f)、第二內定位斜面(4g)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45°榫角的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邊框(1a)依次首尾相連而成的矩形窗框(1),所述的窗框(1)內沿設有玻璃板定位槽(1b),相鄰的兩個邊框(1a)之間設有轉角連接組件(2),所述的轉角連接組件(2)包括分別由硬質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所述的第一型材(3)上設有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二型材(4)上設有與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對應設置的第二容置槽(4b)和第二定位塊(4a),所述的第一型材(3)包括第一外板(3c)、第一內板(3d)和位于第一外板(3c)和第一內板(3d)之間的第一插接板體(3e),所述的第一外板(3c)端部設有第一外定位斜面(3f),所述的第一內板(3d)端部設有第一內定位斜面(3g),所述的第一插接板體(3e)包括第一定位長板(3h),所述的第一定位長板(3h)一側設有第一定位短板(3i),另一側為第一外板(3c),所述的第一定位長板(3h)與第一內板(3d)之間形成有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一外定位斜面(3f)、第一內定位斜面(3g)的斜面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為45°,所述的第二型材(4)包括第二外板(4c)、第二內板(4d)和位于第二外板(4c)和第二內板(4d)之間的第二插接板體(4e),所述的第二外板(4c)端部設有第二外定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瑞忠,
申請(專利權)人:德清奧麗門窗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