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用支架,屬于框架用的支承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建筑支架多為單支撐桿支撐,整體結構單薄,支承力度有限,單支撐桿使用過程中容易彎折,支架的使用壽命較短,而且支架頂部一旦傾斜,頂升的建筑容易受力不均而傾斜或跑偏,將嚴重影響到建筑的質量。而且,現有的建筑支架大多只能用于平地上,對地面的平整性要求較高,致使適用范圍受到較大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支架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種建筑用支架,通過調節桿和腳蹬調節架,實現了結構設計穩固和支撐力度大的功能。本技術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建筑用支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設置的豎支架,豎支架頂部連接有支撐橫梁,豎支架包括調節桿和位于調節桿兩端的支撐桿,支撐橫梁的兩端與相鄰的調節桿之間分別設有腳蹬架和腳蹬調節架;調節桿與支撐桿之間活動連接,腳蹬架和腳蹬調節架之間活動連接。進一步地,支撐桿底端連接有調節墊腳。進一步地,兩組支撐桿之間設置有兩條交叉設置的加強筋。進一步地,豎支架、支撐橫梁、腳蹬架和腳蹬調節架均采用圓扁形金屬管。進一步地,調節桿和腳蹬調節架上均設置有緊固螺栓。進一步地,調節桿和腳蹬調節架的調節高度相一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述的建筑用支架,結構穩固,支撐強度高,使用安全而且使用壽命長;支撐板體的高度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使用方便;通過所述調節墊腳可以單獨調整支撐鋼管的高度,能夠適用于不平整的地面支撐,通過設置腳蹬架能夠方便施工人員進行架設操作,適于廣泛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中:1支撐桿;2調節桿;3支撐橫梁;4腳蹬架;5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用支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設置的豎支架,豎支架頂部連接有支撐橫梁(3),其特征在于:豎支架包括調節桿(2)和位于調節桿(2)兩端的支撐桿(1),支撐橫梁(3)的兩端與相鄰的調節桿(2)之間分別設有腳蹬架(4)和腳蹬調節架(5);調節桿(2)與支撐桿(1)之間活動連接,腳蹬架(4)和腳蹬調節架(5)之間活動連接,調節桿(2)和腳蹬調節架(5)的調節高度相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用支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設置的豎支架,豎支架頂部連接有支撐橫梁(3),其特征在于:豎支架包括調節桿(2)和位于調節桿(2)兩端的支撐桿(1),支撐橫梁(3)的兩端與相鄰的調節桿(2)之間分別設有腳蹬架(4)和腳蹬調節架(5);調節桿(2)與支撐桿(1)之間活動連接,腳蹬架(4)和腳蹬調節架(5)之間活動連接,調節桿(2)和腳蹬調節架(5)的調節高度相一致。2.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周學,趙平平,陳鳳霞,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青建集團股份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