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大通道蒸發冷凝兩用換熱器,該裝置應用于原生污水、沖渣水、其它工業廢水等含有一定低位冷熱能的廢水作為熱泵的冷熱源,通過壓縮機消耗少量電能提取出來為建筑物進行供暖、供冷的主要設備。
技術介紹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尋找和利用新的可再生能源是解決能源緊張的一種有效途徑,開發利用城市原生污水作為熱泵低位冷熱源,為建筑物供暖、供冷具有重要的節能與環保價值,對緩解能源消耗緊張、減輕環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但原生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雜物以及纖維和毛發,如不經過任何處理或不采取防堵措施的情況下,直接進入熱交換設備進行換熱,很容易堵塞熱交換設備,無法正常運行。鋼廠生產中的高爐沖渣水蘊含著大量的能量,通過熱泵提取后,可由清水直接對建筑物進行供熱,對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高爐沖渣水中含有大量的雜質,進入換熱器后易造成堵塞,清洗難度很高。其它工業廢水中也含有大量的熱量,難以利用的主要原因是含有大量的雜物,容易堵塞換熱設備,增大維修難度和降低運營穩定性。普通寬通道換熱器,如果直接作為熱泵換熱器進行應用,工質側的容積較大,工質的充注量較大,不利于設備的推廣和應用。在換熱系統中,往往換熱器的工質側承受較大的壓力,所以對換熱器工質側承壓能力要求較高,并將換熱器進行簡單化。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原生污水中含有的污雜物以及纖維和毛發,如不經過任何處理或不采取防堵措施的情況下,堵塞熱交換設備;高爐沖渣水和其它工業廢水含有大量污雜物無法直接應用;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承壓能力,減少工質的充注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大通道蒸發冷凝兩用換熱器及其系統。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通道蒸發冷凝兩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由廢水進水口(1)、吊裝環(2)、外環管(3)、工質進出口A(4)、箱體法蘭(5)、后管箱法蘭(6)、折流槽(7)、工質進出口B(8)、支座(9)、工質后管箱(10)、底板(11)、工質前管箱(12)、廢水出水口(13)、廢水前管箱(14)、前管箱法蘭(15)、換熱管(16)、廢水前管箱隔板(17)、工質前管箱隔板(18)、工質后管箱隔板(19)、工質換熱通道(20)、廢水換熱通道(21)、換熱管前管板(22)、外環管前管板(23)、換熱管后管板(24)、外環管后管板(25)組成,外環管(3)與換熱管(16)一一對應同心布置,外環管(3)管徑大于換熱管(16),外環管(3)與換熱管(16)之間形成工質換熱通道(20),換熱管(16)管內為廢水換熱通道(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通道蒸發冷凝兩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由廢水進水口(1)、吊裝環(2)、外環管(3)、工質進出口A(4)、箱體法蘭(5)、后管箱法蘭(6)、折流槽(7)、工質進出口B(8)、支座(9)、工質后管箱(10)、底板(11)、工質前管箱(12)、廢水出水口(13)、廢水前管箱(14)、前管箱法蘭(15)、換熱管(16)、廢水前管箱隔板(17)、工質前管箱隔板(18)、工質后管箱隔板(19)、工質換熱通道(20)、廢水換熱通道(21)、換熱管前管板(22)、外環管前管板(23)、換熱管后管板(24)、外環管后管板(25)組成,外環管(3)與換熱管(16)一一對應同心布置,外環管(3)管徑大于換熱管(16),外環管(3)與換熱管(16)之間形成工質換熱通道(20),換熱管(16)管內為廢水換熱通道(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通道蒸發冷凝兩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外環管前管板(23)與外環管后管板(25)分別位于外環管(3)兩端,換熱管前管板(22)與換熱管后管板(24)分別位于換熱管(16)兩端,換熱管前管板(22)與外環管前管板(23)之間和換熱管后管板(24)與外環管后管板(25)之間分別為工質前管箱(12)和工質后管箱(10),由工質前管箱隔板(18)和工質后管箱隔板(19)豎向分隔成N個換熱流程;換熱管(16)兩端端口分別相通于廢水前管箱(14)和折流槽(7),廢水前管箱隔板(17)和折流槽(7)將廢水換熱通道分豎向隔成n個流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通道蒸發冷凝兩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廢水與工質蒸發換熱流程為:廢水換熱流程:廢水由廢水進水口(1)進入頂部第一排換熱管(16)內,廢水沿頂部第一排換熱管(16)管內由左端向右端流動,與換熱管(16)外側工質進行換熱,流至換熱管(16)右端端口后,由折流槽(7)折流進入第二排換熱管(16),廢水沿第二排換熱管(16)管內由右端向左端流動,與換熱管(16)外側工質進行換熱,流至換熱管(16)左端端口后,由折流槽(7)、廢水前管箱隔板(17)折流進入第三排換熱管(16),廢水沿第三排換熱管(16)管內由左端向右端流動,與換熱管(16)外側工質進行換熱,流至換熱管(16)右端端口后,由折流槽(7)折流進入下一層,向下往復流動后,折流進入第n排換熱管(16)換熱,最終由廢水出水口(13)流出;工質蒸發工況換熱流程:液態工質由工質進出口B(8)進入外環管(3)與換熱管(16)之間的工質換熱通道(20),沿底部由N排工質換熱通道(20)組成的第一個換熱流程由右側向左側流動,與換熱管(16)內流動的廢水進行熱交換,部分液態工質吸熱蒸發變為氣態工質,經過工質前管箱隔板(18)折流后,進入由N排工質換熱通道(20)組成的第二個換熱流程由左側向右側流動,與換熱管(16)內流動的廢水進行熱交換,液態工質繼續吸熱蒸發變為氣態工質,經過工質后管箱隔板(19)折流后,進入由N排工質換熱通道組成(20)的第三個換熱流程由右側向左側流動,與換熱管(16)內流動的廢水進行熱交換,液態工質繼續吸熱蒸發變為氣態工質,經過工質前管箱隔板(18)折流后,進入由N排工質換熱通道(20)組成的第N個換熱流程與換熱管(16)內流動的廢水進行熱交換,液態工質全部蒸發變為氣態工質,并有一定的過熱度后,由工質進出口A(4)流出。4.根據權利...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