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包含有具有收漲狀態的氣囊管體(1)、設置在氣囊管體(1)的外表面部上并且具有呈螺旋線分布的間隙體的導管,當氣囊管體(1)處于漲起狀態時,氣囊管體(1)從導管的間隙體凸出,在導管與氣管之間形成螺旋線的填充體,對胃液進行阻擋,不再使用套囊,因此降低了胃液進入到氣管的風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
本技術涉及一種導管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二、
技術介紹
在進行呼吸科治療中,對一些特殊的患者需要在呼吸氣管中插入導管裝置,因此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是一種重要的醫療裝置,在現有的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中,氣管導管在插管的前端設置一個充氣套囊,通過對套囊內進行充氣填充導管與氣管壁之間的間隙,防止導管輸氧過程中胃液的返流被誤吸,由于套囊只能填充導管與氣管壁之間的間隙的一個環形面,存在胃液進入到氣管的很大風險?;诂F有的技術問題、技術特征和技術效果,做出本技術的申請技術方案。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客體是一種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因此降低了胃液進入到氣管的風險。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收漲狀態的氣囊管體、設置在氣囊管體的外表面部上并且具有呈螺旋線分布的間隙體的導管。由于設計了氣囊管體和導管,當氣囊管體處于漲起狀態時,氣囊管體從導管的間隙體凸出,在導管與氣管之間形成螺旋線的填充體,對胃液進行阻擋,不再使用套囊,因此降低了胃液進入到氣管的風險。本技術設計了,按照在氣管中形成螺旋線的填充體的方式把氣囊管體和導管相互聯接。本技術設計了,還包含有呼吸頭、噴頭、固定座和插頭,導管設置為包含有導氣管和導液管,在氣囊管體的外表面部設置有導氣管和導液管并且導氣管和導液管分別設置為按照螺旋線分布在氣囊管體上,在導氣管和導液管的一個端面部設置有呼吸頭并且在導氣管和導液管的另一個端面部設置有固定座,導氣管設置為與呼吸頭連通并且導液管設置為與噴頭連通,噴頭設置為與呼吸頭聯接并且插頭設置為與固定座聯接,插頭分別設置為與氣囊管體、導氣管和導液管連通。本技術設計了,氣囊管體設置為圓柱狀體并且氣囊管體設置在導氣管和導液管組成的內腔體中。本技術設計了,導氣管和導液管分別設置為管狀體并且導氣管和導液管分別設置為按照螺旋線分布,導氣管和導液管的端面部分別設置為與呼吸頭和固定座聯接。本技術設計了,呼吸頭設置為矩形盒狀體并且在呼吸頭上設置有排氣孔。本技術設計了,噴頭設置為噴淋嘴并且噴頭設置為與呼吸頭的下端端面部聯接。本技術設計了,固定座設置為矩形塊狀體并且在固定座上設置有敞口式腔體,插頭設置在固定座的敞口式腔體中。本技術設計了,插頭分別設置為液體管道和氣體管道連接座。本技術設計了,導氣管的中心線和導液管的中心線分別設置為與以氣囊管體的中心線的螺旋線上并且氣囊管體的中心線、呼吸頭的中心線、噴頭的中心線和固定座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直線上。本技術設計了,導氣管和導液管分別設置為至少一個并且在導氣管和導液管之間、相鄰的兩個導氣管之間和相鄰的兩個導液管之間分別設置有間隙體。在本技術方案中,在氣管中形成螺旋線的填充體的氣囊管體和導管為重要技術特征,在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的
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在本技術方案中的術語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專利文獻進行解釋和理解。四、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根據審查指南,對本技術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應當理解為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術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1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氣囊管體1、導氣管2、導液管3、呼吸頭4、噴頭5、固定座6和插頭7,在氣囊管體1的外表面部設置有導氣管2和導液管3并且導氣管2和導液管3分別設置為按照螺旋線分布在氣囊管體1上,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的一個端面部設置有呼吸頭4并且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的另一個端面部設置有固定座6,導氣管2設置為與呼吸頭4連通并且導液管3設置為與噴頭5連通,噴頭5設置為與呼吸頭4聯接并且插頭7設置為與固定座6聯接,插頭7分別設置為與氣囊管體1、導氣管2和導液管3連通。在本實施例中,氣囊管體1設置為圓柱狀體并且氣囊管體1設置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組成的內腔體中。在本實施例中,導氣管2和導液管3分別設置為管狀體并且導氣管2和導液管3分別設置為按照螺旋線分布,導氣管2和導液管3的端面部分別設置為與呼吸頭4和固定座6聯接。在本實施例中,呼吸頭4設置為矩形盒狀體并且在呼吸頭4上設置有排氣孔。在本實施例中,噴頭5設置為噴淋嘴并且噴頭5設置為與呼吸頭4的下端端面部聯接。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座6設置為矩形塊狀體并且在固定座6上設置有敞口式腔體,插頭7設置在固定座6的敞口式腔體中。在本實施例中,插頭7分別設置為液體管道和氣體管道連接座。在本實施例中,導氣管2的中心線和導液管3的中心線分別設置為與以氣囊管體1的中心線的螺旋線上并且氣囊管體1的中心線、呼吸頭4的中心線、噴頭5的中心線和固定座6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直線上。在本實施例中,導氣管2和導液管3分別設置為至少一個并且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之間、相鄰的兩個導氣管2之間和相鄰的兩個導液管3之間分別設置有間隙體。把導氣管2和導液管3插入到患者氣管中,把呼吸頭4和噴頭5放到氣管中,通過其中一個插頭7對氣囊管體1進行充氣,使氣囊管體1從導氣管2和導液管3之間的間隙體中外露,對導氣管2和導液管3與氣管進行填充,通過其中一個插頭7對導液管3注入治療藥物,通過其中一個插頭7把導氣管2與呼吸機連通。本技術具有下特點:1、由于設計了氣囊管體1和導管,當氣囊管體1處于漲起狀態時,氣囊管體1從導管的間隙體凸出,在導管與氣管之間形成螺旋線的填充體,對胃液進行阻擋,不再使用套囊,因此降低了胃液進入到氣管的風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收漲狀態的氣囊管體(1)、設置在氣囊管體(1)的外表面部上并且具有呈螺旋線分布的間隙體的導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收漲狀態的氣囊管體(1)、設置在氣囊管體(1)的外表面部上并且具有呈螺旋線分布的間隙體的導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其特征是:按照在氣管中形成螺旋線的填充體的方式把氣囊管體(1)和導管相互聯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呼吸頭(4)、噴頭(5)、固定座(6)和插頭(7),導管設置為包含有導氣管(2)和導液管(3),在氣囊管體(1)的外表面部設置有導氣管(2)和導液管(3)并且導氣管(2)和導液管(3)分別設置為按照螺旋線分布在氣囊管體(1)上,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的一個端面部設置有呼吸頭(4)并且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的另一個端面部設置有固定座(6),導氣管(2)設置為與呼吸頭(4)連通并且導液管(3)設置為與噴頭(5)連通,噴頭(5)設置為與呼吸頭(4)聯接并且插頭(7)設置為與固定座(6)聯接,插頭(7)分別設置為與氣囊管體(1)、導氣管(2)和導液管(3)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其特征是:氣囊管體(1)設置為圓柱狀體并且氣囊管體(1)設置在導氣管(2)和導液管(3)組成的內腔體中。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呼吸氣管的導管裝置,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金星,
申請(專利權)人:王金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