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鈷錳原料中鈷和錳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先用EDTA滴定鈷錳原料,得到原料中的鈷錳的總濃度;再通過預處理除錳,得到鈷液,通過電位滴定法測得鈷的濃度,并通過作差法計算得到錳的濃度。本發明專利技術分析準確,操作簡便,重復性好,誤差小于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鈷錳原料中鈷和錳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測定鈷錳原料中鈷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ICP-AES法、ICP-MS法以及原子熒光法。利用儀器直接檢測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優勢在于操作簡便,精確度高,但是也有缺點,設備昂貴,所需的材料也昂貴,對于試樣的要求比較高,隨之試樣的預處理比較復雜。但是,鈷錳原料中鈷錳含量為常量,儀器分析法準確度較化學法低。關于常規的化學法單獨測鈷,中國專利文獻CN101504400(申請號:CN200910042560.2)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xMnyNi1-x-yO2中鈷的化學測定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錳鎳鈷的樣品在強酸作用下加熱溶解,干擾離子錳被氧化成二氧化錳過濾分離,鈷鎳被沉淀劑沉淀后過濾,與其他微量元素分離,Co(OH)2與Ni(OH)2混合物用酸溶解后,鈷在氨性條件下與過量且定量的碘標準溶液生成[Co(NH3)5I](NO3)2(s),用亞砷酸鈉標準溶液返滴定過量的碘。再根據化學計量關系計算鈷的含量。該專利技術利用滴定和反滴定法,操作過程復雜,且計算結果誤差較大。關于常規的化學法單獨測錳,過硫酸銨—銀鹽比色法和硫酸亞鐵銨容量法均可測定錳的含量,前者以磷酸溶解樣品,在銀離子接觸下,以過硫酸銨氧化二價錳為高錳酸,以此借以比色;后者在160℃至250℃磷酸溶液中,固體硝酸銨定量使錳氧化成三階,過量硝酸銨與生成的亞硝酸鹽反應,使反應進行到底。雖然常規的化學法單獨測鈷和錳有不少,但是因為鈷和錳化學性質相似,存在干擾,同時測定鈷錳的方法很少。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鈷錳原料中鈷和錳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本專利技術試劑價格低廉,儀器設備簡單,終點變色敏銳,測定精確度高,與儀器測定金屬的傳統方法相比,成本低廉,與其誤差很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鈷錳原料中鈷和錳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鈷錳總含量的測定:若樣品為固體,則稱取5~10g樣品,用鹽酸和雙氧水消解,定容至100mL,得原料溶液;若樣品為液體,移取10~20mL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原料溶液;取10~15mL原料溶液加水30~70mL加熱到溶液溫度為35~40℃,用0.1~1mol/LEDTA標準溶液滴定,先滴加EDTA溶液10~11mL,加0.05~0.15g抗壞血酸和2~5滴紫脲酸銨指示劑,滴加由飽和濃氨水和水的體積之比為1:1~1:3配制的氨水使溶液呈橙黃色,再加5~15mL氨緩沖溶液,滴定溶液至紫色為終點,記錄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鈷錳總量;固體樣品:液體樣品:式中:V1——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L;CEDTA——EDTA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M——鈷、錳的當量質量,g/mol;鈷錳離子與EDTA結合后,鈷的當量=1/3,錳的當量=2/3,所以n——稀釋倍數;V原樣——若是液體樣品,則取V原樣表示移取原料的體積,L;若為固體樣品,則取m原樣表示稱取固體的質量,g;(4)鐵氰化鉀的標定:在加入硫酸銨和檸檬酸的混合溶液的鐵氰化鉀標液中,加入氨水調節pH至7~10,得鐵氰化鉀標液,并用鈷標液滴定其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液的體積,計算鐵氰化鉀的濃度;式中:C鈷標——鈷標液的濃度,mol/L;V2——消耗鈷標液的體積,L;V鐵氰化鉀——鐵氰化鉀的體積,L;(5)硫酸鈷的標定,待標定的硫酸鈷溶液中加入步驟(2)的鐵氰化鉀標液,用鈷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液的體積,計算硫酸鈷的濃度;式中:C鐵氰化鉀——步驟(2)算的的鐵氰化鉀的濃度,mol/L;V鐵氰化鉀——加入的鐵氰化鉀的體積,L;C鈷標——鈷標液的濃度,mol/L;V3——消耗鈷標液的體積,L;V硫酸鈷——硫酸鈷的體積,L;(4)預處理,若樣品為固體,取34~36g樣品加100~300mL蒸餾水,加熱至60~80℃,加入濃鹽酸直至樣品溶解,得鈷樣品溶液,若樣品為液體,則直接作為鈷樣品溶液;然后向鈷樣品溶液中加入酒石酸和冰醋酸,醋酸和酒石酸的質量之比為15-20:1,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6-8,加熱至溶液微開,緩慢攪拌下加入過量亞硝酸鉀溶液,待黃煙基本消失后關閉電爐,利用電爐余熱保溫、沉淀4~6h,過濾、洗滌鈷沉淀物;(5)鈷沉淀物的溶解,經步驟(4)處理的鈷沉淀物加入濃鹽酸和水加熱溶解至溶液顏色為墨綠色,停止加熱,加水降溫,過濾定容,得鈷液;(6)鈷液的滴定,經步驟(5)處理過的鈷液加濃酸消解,電爐加熱到冒白煙,白煙消失后從電爐上撤下,冷卻5~8min后,沿燒杯壁緩慢倒入適量水,搖勻,冷卻至常溫后,加入步驟(2)的鐵氰化鉀標液,于電位滴定儀上用硫酸鈷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體積,計算鈷的含量:固體樣品:液體樣品:式中:C鐵氰化鉀——步驟(2)算的的鐵氰化鉀的濃度,mol/L;V鐵氰化鉀——加入的鐵氰化鉀的體積,L;C硫酸鈷——步驟(3)算的的硫酸鈷的濃度,mol/L;V硫酸鈷——加入的硫酸鈷的體積,L;m——稱取固體的質量,g;V樣品——移取原料的體積,L;M鈷——鈷的相對原子質量,g/moL。具體地,所述步驟(1)中氨緩沖溶液的pH在9~11。具體地,所述步驟(2)硫酸銨和檸檬酸的質量比為1-3:1。具體地,所述步驟(2)中鐵氰化鉀和鈷離子物質的量比為1-2:1。具體地,所述步驟(4)中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10-40%。具體地,所述步驟(4)中亞硝酸鉀的用量與樣品的物質的量的比為5-10:1。具體地,所述步驟(6)中所述的濃酸為磷酸和高氯酸的組合、濃鹽酸和雙氧水的組合、濃硝酸和濃硫酸的組合或濃硝酸和濃鹽酸的組合。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化學測定方法適合所有鈷錳原料,特別是低鈷高錳原料,例如石油行業生產PTA產生的廢鈷錳催化劑,本專利技術分析準確,操作簡便,與ICP和火焰原子光譜儀等測得的誤差小于5%。(2)本專利技術預處理時在醋酸、酒石酸介質中加入亞硝酸鉀沉淀的形式分離出鈷沉淀物,消除其他離子對鈷離子的干擾。鈷沉淀物經鹽酸溶解、定容,再以磷酸、高氯酸進一步除錳,得到鈷液,最后在鐵氰化鉀、氨水、硫酸銨、檸檬酸溶液中電位滴定。本專利技術最后除錳的一步大大減少了滴定的誤差。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處理的鈷錳原料是PTA生產中產生的廢鈷錳催化劑,其中用ICP-AES測得鈷的含量為50.25g/L,錳的含量為95.75g/L。本實施例的鈷錳原料中鈷和錳的化學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準確移取10mL樣品于錐形瓶中,先用少量水沖洗瓶口,再加水50mL,加熱到溶液溫度為35℃,用EDTA標準溶液滴定,先快滴EDTA溶液10mL,加0.1g抗壞血酸和4滴紫脲酸銨指示劑,滴加由飽和濃氨水和水的體積之比為1:1的氨水,使溶液呈橙黃色,再加10mLpH=10的氨緩沖溶液,溶液溫度控制在35℃,繼續用EDTA標準溶液滴定溶液至紫色為終點,記錄消耗的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2)鐵氰化鉀的標定,準確量取20mL鐵氰化鉀標液于錐形瓶中,加入60mL硫酸銨和檸檬酸的混合溶液和80mL氨水,硫酸銨和檸檬酸的質量比為1:2,置于電位滴定儀上,用鈷標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體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鈷錳原料中鈷和錳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鈷錳總含量的測定:若樣品為固體,則稱取5~10g樣品,用鹽酸和雙氧水消解,定容至100mL,得原料溶液;若樣品為液體,移取10~20mL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原料溶液;取10~15mL原料溶液加水30~70mL加熱到溶液溫度為35~40℃,用0.1~1mol/L?EDTA標準溶液滴定,先滴加EDTA溶液10~11mL,加0.05~0.15g抗壞血酸和2~5滴紫脲酸銨指示劑,滴加由飽和濃氨水和水的體積之比為1:1~1:3配制的氨水使溶液呈橙黃色,再加5~15mL氨緩沖溶液,滴定溶液至紫色為終點,記錄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鈷錳總量;固體樣品:液體樣品:式中:V1——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L;CEDTA——EDTA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M——鈷、錳的當量質量,g/mol;鈷錳離子與EDTA結合后,鈷的當量=1/3,錳的當量=2/3,所以n——稀釋倍數;V原樣——若是液體樣品,則取V原樣表示移取原料的體積,L;若為固體樣品,則取m原樣表示稱取固體的質量,g;(2)鐵氰化鉀的標定:在加入硫酸銨和檸檬酸的混合溶液的鐵氰化鉀標液中,加入氨水調節pH至7~10,得鐵氰化鉀標液,并用鈷標液滴定其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液的體積,計算鐵氰化鉀的濃度;式中:C鈷標——鈷標液的濃度,mol/L;V2——消耗鈷標液的體積,L;V鐵氰化鉀——鐵氰化鉀的體積,L;(3)硫酸鈷的標定,待標定的硫酸鈷溶液中加入步驟(2)的鐵氰化鉀標液,用鈷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液的體積,計算硫酸鈷的濃度;式中:C鐵氰化鉀——步驟(2)算的的鐵氰化鉀的濃度,mol/L;V鐵氰化鉀——加入的鐵氰化鉀的體積,L;C鈷標——鈷標液的濃度,mol/L;V3——消耗鈷標液的體積,L;V硫酸鈷——硫酸鈷的體積,L;(4)預處理,若樣品為固體,取34~36g樣品加100~300mL蒸餾水,加熱至60~80℃,加入濃鹽酸直至樣品溶解,得鈷樣品溶液,若樣品為液體,則直接作為鈷樣品溶液;然后向鈷樣品溶液中加入酒石酸和冰醋酸,醋酸和酒石酸的質量之比為15?20:1,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6?8,加熱至溶液微開,緩慢攪拌下加入過量亞硝酸鉀溶液,待黃煙基本消失后關閉電爐,利用電爐余熱保溫、沉淀4~6h,過濾、洗滌鈷沉淀物;(5)鈷沉淀物的溶解,經步驟(4)處理的鈷沉淀物加入濃鹽酸和水加熱溶解至溶液顏色為墨綠色,停止加熱,加水降溫,過濾定容,得鈷液;(6)鈷液的滴定,經步驟(5)處理過的鈷液加濃酸消解,電爐加熱到冒白煙,白煙消失后從電爐上撤下,冷卻5~8min后,沿燒杯壁緩慢倒入適量水,搖勻,冷卻至常溫后,加入步驟(2)的鐵氰化鉀標液,于電位滴定儀上用硫酸鈷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體積,計算鈷的含量:固體樣品:液體樣品:式中:C鐵氰化鉀——步驟(2)算的的鐵氰化鉀的濃度,mol/L;V鐵氰化鉀——加入的鐵氰化鉀的體積,L;C硫酸鈷——步驟(3)算的的硫酸鈷的濃度,mol/L;V硫酸鈷——加入的硫酸鈷的體積,L;m——稱取固體的質量,g;V樣品——移取原料的體積,L;M鈷——鈷的相對原子質量,g/moL。...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鈷錳原料中鈷和錳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鈷錳總含量的測定:若樣品為固體,則稱取5~10g樣品,用鹽酸和雙氧水消解,定容至100mL,得原料溶液;若樣品為液體,移取10~20mL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原料溶液;取10~15mL原料溶液加水30~70mL加熱到溶液溫度為35~40℃,用0.1~1mol/LEDTA標準溶液滴定,先滴加EDTA溶液10~11mL,加0.05~0.15g抗壞血酸和2~5滴紫脲酸銨指示劑,滴加由飽和濃氨水和水的體積之比為1:1~1:3配制的氨水使溶液呈橙黃色,再加5~15mL氨緩沖溶液,滴定溶液至紫色為終點,記錄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鈷錳總量;固體樣品:液體樣品:式中:V1——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L;CEDTA——EDTA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M——鈷、錳的當量質量,g/mol;鈷錳離子與EDTA結合后,鈷的當量=1/3,錳的當量=2/3,所以n——稀釋倍數;V原樣——若是液體樣品,則取V原樣表示移取原料的體積,L;若為固體樣品,則取m原樣表示稱取固體的質量,g;(2)鐵氰化鉀的標定:在加入硫酸銨和檸檬酸的混合溶液的鐵氰化鉀標液中,加入氨水調節pH至7~10,得鐵氰化鉀標液,并用鈷標液滴定其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液的體積,計算鐵氰化鉀的濃度;式中:C鈷標——鈷標液的濃度,mol/L;V2——消耗鈷標液的體積,L;V鐵氰化鉀——鐵氰化鉀的體積,L;(3)硫酸鈷的標定,待標定的硫酸鈷溶液中加入步驟(2)的鐵氰化鉀標液,用鈷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鈷標液的體積,計算硫酸鈷的濃度;式中:C鐵氰化鉀——步驟(2)算的的鐵氰化鉀的濃度,mol/L;V鐵氰化鉀——加入的鐵氰化鉀的體積,L;C鈷標——鈷標液的濃度,mol/L;V3——消耗鈷標液的體積,L;V硫酸鈷——硫酸鈷的體積,L;(4)預處理,若樣品為固體,取34~36g樣品加100~300mL蒸餾水,加熱至60~80℃,加入濃鹽酸直至樣品溶解,得鈷樣品溶液,若樣品為液體,則直接作為鈷樣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維橋,高峰,沈堯胤,王豪,鄭成,鄒超,何沁華,尚通明,周全法,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理工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