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及具備該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4425835 閱讀: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04:35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薄片體后處理裝置以及具備該薄片體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具備處理盤、移位部件、排出盤、排出輥對以及按壓部件。移位部件使處理盤上積載的薄片體沿薄片體寬度方向移動。排出輥對將處理盤上的薄片體排出到排出盤。按壓部件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按壓部件具有以轉動支點為中心轉動的臂部以及安裝在臂部上能夠在薄片體寬度方向上旋轉的輥,并選擇配置于由輥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第一位置以及輥與處理盤上的薄片體的下面接觸的第二位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對由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形成圖像后的紙張等薄片體進行裝訂處理和移位排出處理等后處理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以及具備該薄片體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
    技術介紹
    以往,利用紙張后處理裝置執行如下后處理:將多張由復印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形成圖像后的紙張(薄片體)堆疊,將堆疊的紙摞集中并用裝訂卡釘進行裝訂的裝訂處理、用穿孔形成裝置開孔(沖孔)的穿孔形成處理、以及對每個規定張數的紙摞移動位置并排出的移位排出處理等。在這樣的紙張后處理裝置中,設置有:處理盤,積載形成有圖像的紙張;排出盤,配置在處理盤的送紙方向下游側;以及排出輥對,將處理盤上的紙張排出到排出盤上。并且,在處理盤等上進行裝訂處理以及移位排出處理等。另外,眾所周知圖像形成裝置還具備使紙摞沿紙張寬度方向移動的移位部件,在裝訂處理之前調整處理盤上的紙摞的側端,或者進行移位排出處理。但是,為了確保規定的輸送性能,將處理盤上的紙張排出到排出盤的排出輥對多由橡膠輥形成。但是,排出輥對由橡膠輥形成時,在處理盤上沿紙張寬度方向移動紙張時,紙張的下面與橡膠輥接觸,產生調整不良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而提出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抑制薄片體調整不良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以及具備該薄片體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本專利技術第一方式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具備:處理盤,積載薄片體;移位部件,使處理盤上積載的薄片體沿垂直于薄片體輸送方向的薄片體寬度方向移動;排出盤,配置在處理盤的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側;排出輥對,將處理盤上的薄片體排出到排出盤;以及按壓部件,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按壓部件具有以轉動支點為中心在薄片體輸送方向上轉動的臂部以及安裝在臂部上能夠在薄片體寬度方向上旋轉的輥,并選擇配置于由輥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的第一位置以及輥與處理盤上的薄片體的下面接觸的第二位置。本專利技術第二方式的圖像形成系統具備上述結構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圖像形成裝置與薄片體后處理裝置連結,在薄片體上形成圖像并將形成有圖像的薄片體輸送到薄片體后處理裝置。按照本專利技術第一方式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以及第二方式的圖像形成系統,按壓部件選擇配置于由輥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的第一位置以及輥與處理盤上的薄片體的下面接觸的第二位置。由此,在按壓部件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狀態下,使處理盤上的薄片體沿薄片體寬度方向移動時,能夠用與薄片體的下面接觸的輥使薄片體沿薄片體寬度方向平順地移動,所以能夠抑制薄片體的調整不良。另外,通過將按壓部件配置在第一位置,能夠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所以能夠抑制薄片體翹曲而浮動,或者當后續的薄片體排出到排出盤上時排出盤上的薄片體從排出盤推出而落下。另外,將按壓排出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按壓部件兼用為使處理盤上的薄片體沿薄片體寬度方向平順地移動的部件,所以能夠抑制零件數量的增加。從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明確了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目的和通過本專利技術得到的具體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圖像形成裝置以及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紙張后處理裝置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紙張后處理裝置的處理盤周圍的局部放大圖,是表示按壓部件配置在第一位置的狀態的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紙張后處理裝置的處理盤周圍的局部放大圖,是表示按壓部件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狀態的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紙張后處理裝置的構造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1對由圖像形成裝置100以及本專利技術的紙張后處理裝置20構成的圖像形成系統進行說明。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數碼復合機作為圖像形成裝置100的一個例子,但本專利技術的紙張后處理裝置20同樣也可以與數碼復合機以外的例如激光打印機、噴墨式打印機和傳真機等連接。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00是所謂的體內排紙型數碼復合機,大致由主體外殼2a和配置在其上部的上部外殼2b構成。上部外殼2b設置有用于將原稿的圖像讀取為電信號的后面所述的各種機構,上部外殼2b的上部附加設置有原稿輸送裝置3。另一方面,主體外殼2a中設置有用于根據讀取的原稿圖像的電信號將圖像轉印到紙張(薄片體)上的后面所述的各種機構,主體外殼2a的左側部附加設置有紙張后處理裝置(薄片體后處理裝置)20。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外殼2a由下部外殼2aa和連結外殼2ab構成,所述連結外殼2ab位于所述下部外殼2aa的上方并沿著其右側部,并且與上部外殼2b連接,下部外殼2aa中設置有紙張P的供紙部4、在紙張P上形成調色劑圖像的圖像形成部6、以及用于定影紙張P上的調色劑圖像的定影裝置7等,另一方面,連結外殼2ab中設置有用于輸送定影后的紙張P并從主體外殼2a排出定影后的紙張P的紙張排出部(排出部)18。另外,在上部外殼2b的正下方的連結外殼2ab的左側形成有向左側面以及正面較大地敞開的體內出紙空間16,該體內出紙空間16上設置有中繼單元19,所述中繼單元19能夠接收并積載從連結外殼2ab的左側面排出的紙張P,并且在對紙張P進行規定的后處理時能夠將紙張P向紙張后處理裝置20輸送。主體外殼2a內具有配置在下部的供紙部4、配置在供紙部4的側方且上方的送紙部5、配置在供紙部4的上方的圖像形成部6、以及配置在圖像形成部6的送紙方向下游側(圖1的右側)的定影裝置7。供紙部4具有在送紙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供紙輥等分離供給機構的多個供紙盒4a,通過供紙輥的旋轉動作對該供紙盒4a中放置的紙張P的紙摞從最上層的紙張P一張張地向送紙部5提供。送紙部5通過各輸送輥對5a將由供紙部4供給的紙張P向圖像形成部6輸送。圖像形成部6以及定影裝置7在圖像形成裝置100主體的內部在與送紙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前后方向,垂直于圖1的紙面的方向)上細長配置,在下部外殼2aa內的上部,從圖1中的左側按圖像形成部6、定影裝置7的順序,沿紙張P的輸送方向(從左向右的方向)并列設置。圖像形成部6利用電子照相方式在紙張P上形成規定的調色劑像,并具備作為被可旋轉地軸支承的像載體的感光鼓9和在該感光鼓9的周圍沿其旋轉方向配置的帶電裝置11、曝光裝置12、顯影裝置13、轉印裝置14、清潔裝置15以及未圖示的電荷去除裝置。定影裝置7以由加熱輥和加壓輥構成的一對定影輥對7a夾持在圖像形成部6中轉印有調色劑像的紙張P,對其進行加熱以及加壓,使未定影調色劑像定影到紙張P上。上部外殼2b內設置有圖像讀取部8。圖像讀取部8是讀取原稿的圖像信息的裝置,當手動地一張一張放置原稿并進行讀取時,打開原稿輸送裝置3,將原稿放置在設置于上部外殼2b的上面的接觸玻璃8a上,當從原稿摞一張一張自動地讀取時,將原稿摞放置到關閉狀態的原稿輸送裝置3的供紙盤3a上。原稿摞放置在供紙盤3a上時,從該原稿摞將原稿一張一張自動地依次送入到接觸玻璃8a上。無論哪種情況,位于接觸玻璃8a上的原稿被未圖示的曝光燈發出的光照射,其反射光作為圖像光通過反射鏡以及成像透鏡等光學系統(都未圖示)被引導至光電轉換部(CCD)。以下,對如上所述構成的圖像形成裝置100的基本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由帶電裝置11使圖1中逆時針旋轉的感光鼓9的表面均勻地帶電。接著,基于由圖像讀取部8讀取的圖像信息,對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a  title="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及具備該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原文來自X技術">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及具備該裝置的圖像形成系統</a>

    【技術保護點】
    一種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處理盤,積載薄片體;移位部件,使所述處理盤上積載的薄片體沿垂直于薄片體輸送方向的薄片體寬度方向移動;排出盤,配置在所述處理盤的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側;排出輥對,將所述處理盤上的薄片體排出到所述排出盤;以及按壓部件,按壓排出到所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所述按壓部件具有以轉動支點為中心在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上轉動的臂部以及安裝在所述臂部上能夠在所述薄片體寬度方向上旋轉的輥,所述按壓部件選擇配置于由所述輥按壓排出到所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輥與所述處理盤上的薄片體的下面接觸的第二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7.02 JP 2015-1337141.一種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處理盤,積載薄片體;移位部件,使所述處理盤上積載的薄片體沿垂直于薄片體輸送方向的薄片體寬度方向移動;排出盤,配置在所述處理盤的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側;排出輥對,將所述處理盤上的薄片體排出到所述排出盤;以及按壓部件,按壓排出到所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所述按壓部件具有以轉動支點為中心在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上轉動的臂部以及安裝在所述臂部上能夠在所述薄片體寬度方向上旋轉的輥,所述按壓部件選擇配置于由所述輥按壓排出到所述排出盤上的薄片體的上游側端部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輥與所述處理盤上的薄片體的下面接觸的第二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體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壓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狀態下,所述輥從構成所述排出輥對的下排出輥的圓周面向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宮崎昌彥,淺川善行河本益雄,
    申請(專利權)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