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飲用水凈水器。現有的飲用凈水器具有混凝、澄清和過濾三道凈水工藝技術,但絮凝時間在6-20分鐘之間,因而存在有絮凝時間長,以及對1500mg/L以上高濁水凈化效果不佳,和漂浮濾料易結塊,出水質量不易保持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效能高,水質好的產品。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由殼體(1)、機座(7)、絮凝系統(8)、沉淀系統(2)、濾料反沖系統(13)所組成,其特征在于絮凝系統(8)設置整流網板(10)和固體接觸絮凝室(3)、濾料反沖系統(13)設置有表沖管(16)和頂沖管(18)。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在于固體接觸絮凝室(3)內設置有頂面排泥斗(21)和排泥管(20),回水管(4)。本技術附圖圖面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飲用水凈水器正面示意圖;圖2、固體接觸絮凝室俯視圖;圖3、飲用水凈水器俯視圖;圖4、絮凝系統俯視圖。在圖1、圖2、圖3、圖4中,各序號分別表示為1、殼體,2、沉淀系統,3、固體接觸絮凝室,4、回水管,5、污泥濃縮室,6、原水進水管,7、機座,8、絮凝系統,9、排砂閥,10、整流網板,11、排污閥,12、反沖泵進水管,13、濾料反沖系統,14、表沖閥,15、頂沖閥,16、表沖管,17、濾料室,18、頂沖管,19、清水出水管,20、排泥管,21、頂面排泥斗。本技術中絮凝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原水從原水進水管(6)高速進入凈水器內,在整流網板(10)的作用下發生對絮凝初期有效的整流態,同時形成大量微絮粒,微絮粒隨旋轉水體進入固體接觸絮凝室(3),其作用在于增加絮凝接觸的水流長度,促使礬花群體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飲用水凈水器、由殼體、機座、絮凝系統、沉淀系統、濾料反沖系統所組成,其特征在于:絮凝系統(8)設置有整流網板(10)和固體接觸絮凝室(3),濾料反沖系統(13)設置有表沖管(16)和頂沖管(1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振南,呂奎生,嚴正新,
申請(專利權)人:宜昌市環境工程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2[中國|湖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