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傳送結構,包括輸入輥道;輸入輥道包括支架和輸送輥;其特征是:還包括導向氣缸和導板;導向氣缸固定安裝在支架上,且為設置在支架寬度方向兩端的兩個,導向氣缸的活塞桿上固定安裝有導板;導板整體為與輸入輥道長度方向一致的長條形,且導板的下端緊鄰輸送輥,兩個導向氣缸活塞桿上的導板在支架寬度方向正對。上述鋼筋傳送結構不僅能夠輸送,還在無需停止輸送輥轉動的情況下,即可啟動導向氣缸來推動導板來使得矩形鋼筋快速擺正,使其能夠與后續的夾送、焊接等工序的結構相配合,從而為順利生產做好準備。控制起來也十分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剪力墻箍筋焊接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傳送結構。
技術介紹
剪力墻又稱抗風墻或抗震墻,是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承受風載荷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載荷的墻體,能夠起到防止結構受水平荷載破壞的作用。剪力墻是通過在鋼筋骨架上澆筑混凝土來構筑成型,其中的鋼筋骨架由縱筋和箍筋固定連接而成,矩形多肢箍筋是剪力墻上常用的一種箍筋。目前,矩形多肢箍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加工制得:首先,制作一個箍筋固定模架(如圖2所示),將矩形鋼筋和多根待焊接的箍筋肢條安裝在箍筋固定模架上;然后,焊接工人利用焊槍將矩形鋼筋和箍筋肢條焊接固定,即完成矩形多肢箍筋的加工。但上述矩形多肢箍筋的加工方式耗時耗力,效率較低,已難以滿足高效高質制作的要求了。基于此,本申請人已于2016.5.1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申請號為201610304854.8,名為“多肢矩形箍筋焊接裝置”的技術方案(圖1)來解決上述矩形多肢箍筋加工方法所存在的技術問題。但上述多肢矩形箍筋焊接裝置仍存有不足之處:矩形鋼筋和箍筋肢條需人工將其逐一安裝到箍筋固定模架,這樣操作起來仍較為繁瑣耗,限制了矩形多肢箍筋加工效率的提升。故申請人考慮設計一種能夠實現矩形多肢箍筋自動生產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且該焊接裝置包括焊接機、鋼筋夾送結構和肢條進料結構,且鋼筋夾送結構和肢條進料結構設置在焊接機的左右兩側;通過鋼筋夾送結構來夾送矩形鋼筋并使其與焊接機的下焊接電極平行接觸,并通過該接觸處來構成肢條焊接位;通過肢條進料結構來輸送肢條準確的移動到肢條焊接位處。但如何設計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準確自動地將矩形鋼筋傳送給鋼筋夾送結構的鋼筋傳送結構是需要考慮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準確自動地將矩形鋼筋傳送給鋼筋夾送結構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傳送結構,以更好的提高矩形多肢箍筋生產自動化程度。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傳送結構,包括輸入輥道;所述輸入輥道包括支架和輸送輥,所述支架整體為長條狀矩形框架結構,所述輸送輥為沿該支架長度方向水平排布安裝的多根;所述輸送輥的上端面為與焊接機的下焊接電極的電極頭的上表面齊平的輸送表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氣缸和導板;所述導向氣缸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上,且為設置在支架寬度方向兩端的兩個,所述導向氣缸的活塞桿上固定安裝有所述導板;所述導板整體為與輸入輥道長度方向一致的長條形,且所述導板的下端緊鄰所述輸送輥,兩個導向氣缸活塞桿上的所述導板在支架寬度方向正對。作為優選,所述導板整體位于所述輸入輥道的后端。作為優選,上述鋼筋傳送結構還包括支承板、滑動導軌、滑動導塊和連接桿;所述支承板固定安裝所述輸送輥下方的支架上,且所述支承板的上表面為水平安裝面;所述滑動導軌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承板的上表面,且所述滑動導軌的長度方向與支架的寬度方向一致;所述導向氣缸的活塞桿的軸向平行于滑動導軌的長度方向;所述滑動導塊為滑動配合連接在滑動導軌上的兩塊,且分別與相鄰的導向氣缸的活塞桿固定相連并受其驅動;所述連接桿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導塊上,上端貫穿相鄰兩個輸送輥之間的空隙并與相鄰所述導板固定相連。作為優選,所述滑動導軌為在導板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根;所述滑動導塊為長條形,且該滑動導塊的兩端滑動配合連接在兩根滑動導軌上;所述連接桿為沿所述滑動導塊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多根。作為優選,上述鋼筋傳送結構還包括鋼筋推送結構,所述鋼筋推送結構包括支撐臺、前進結構、升降結構和推送件;所述支撐臺整體固定安裝在輸入輥道的支架后端,所述支撐臺上具有高于所述支架且用于安裝所述前進結構、升降結構和推送件的安裝部位;所述前進結構包括前進氣缸,所述前進氣缸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部位上,且該前進氣缸的活塞桿與支架的長度方向一致并指向正后方;所述升降結構包括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垂直固定安裝在所述前進氣缸的活塞桿上,且該升降氣缸的活塞桿朝向正下方并在下端固定安裝有所述推送件;矩形鋼筋上具有相互平行的兩根長鋼筋和在兩根長鋼筋端部之間垂直固定相連的兩根短鋼筋;所述推送件隨升降氣缸下移后,所述推送件的后端面能夠與矩形鋼筋的短鋼筋正對,并構成用于推送矩形鋼筋的短鋼筋的推送面。作為優選,所述支撐臺包括豎向支撐板和橫向支撐板,所述豎向支撐板為下端固定在支架寬度方向兩端上方的兩塊,兩塊豎向支撐板的上端之間固定連接有所述橫向支撐板,所述橫向支撐板的上表面構成所述安裝部位。作為優選,所述前進結構還包括安裝塊、前進導軌和前進滑塊;所述安裝塊整體為長度方向與支架長度方向一致的長條形,且后端向遠離所述安裝部位的后方延伸;所述前進導軌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塊的上表面且為與安裝塊長度方向一致的長條形;所述前進滑塊滑動配合連接在所述前進導軌上,且所述前進滑塊上固定安裝有所述升降氣缸。作為優選,所述前進導軌為在所述安裝塊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所述前進滑塊整體為長條形,且兩端滑動配合連接在兩個前進導軌上;所述安裝塊上位于兩個前進導軌之間的部分設置有一個供所述升降氣缸貫穿的條形通孔。作為優選,所述推送件的寬度小于矩形鋼筋的短鋼筋的長度,所述推送件的推送面橫向內凹形成有一個條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供矩形鋼筋的短鋼筋的中部落入。上述鋼筋傳送結構在使用時,當輸入輥道上的矩形鋼筋輸送至兩塊導板之間的位置時,在無需停止輸送輥轉動的情況下,即可啟動導向氣缸來推動導板來使得矩形鋼筋快速擺正,使其能夠與后續的夾送、焊接等工序的結構相配合,從而為順利生產做好準備。放置矩形鋼筋時:只需將矩形鋼筋的長度方向與輸入輥道的長度方向保持大致相同(兩者之間偏轉夾角小于90度)即可將其放置到輸入輥道上并自動擺正,無需人工對準,提高了矩形鋼筋的放置效率,優化了矩形鋼筋的傳送過程。此外,因兩塊導板為長條形,且是從矩形鋼筋長度方向兩側來對其進行包夾擺正,這樣一來,矩形鋼筋的前端、中端、后端或整體落在兩塊導板之間均能夠在導板的包夾作用下實現擺正,優化了矩形鋼筋的擺正過程。且導板的控制過程也可按照設計的時間間隔自行啟停導向氣缸(例如每5s自行啟動一次)即可,控制起來也十分簡單。附圖說明圖1為本申請人于2016.5.10提出的申請號為201610304854.8,名稱為“多肢矩形箍筋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人于2016.5.10提出的申請號為201610304854.8,名稱為“多肢矩形箍筋焊接裝置”中的“箍筋固定模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和圖6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夾送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推送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焊接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中A處放大圖。圖10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工件輸出結構的仰視圖。圖11為圖10中B處放大圖。圖12為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傳送結構,包括輸入輥道;所述輸入輥道包括支架和輸送輥,所述支架整體為長條狀矩形框架結構,所述輸送輥為沿該支架長度方向水平排布安裝的多根;所述輸送輥的上端面為與焊接機的下焊接電極的電極頭的上表面齊平的輸送表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氣缸和導板;所述導向氣缸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上,且為設置在支架寬度方向兩端的兩個,所述導向氣缸的活塞桿上固定安裝有所述導板;所述導板整體為與輸入輥道長度方向一致的長條形,且所述導板的下端緊鄰所述輸送輥,兩個導向氣缸活塞桿上的所述導板在支架寬度方向正對。
【技術特征摘要】
1.剪力墻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裝置的鋼筋傳送結構,包括輸入輥道;所述輸入輥道包括支架和輸送輥,所述支架整體為長條狀矩形框架結構,所述輸送輥為沿該支架長度方向水平排布安裝的多根;所述輸送輥的上端面為與焊接機的下焊接電極的電極頭的上表面齊平的輸送表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氣缸和導板;所述導向氣缸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上,且為設置在支架寬度方向兩端的兩個,所述導向氣缸的活塞桿上固定安裝有所述導板;所述導板整體為與輸入輥道長度方向一致的長條形,且所述導板的下端緊鄰所述輸送輥,兩個導向氣缸活塞桿上的所述導板在支架寬度方向正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傳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板整體位于所述輸入輥道的后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傳送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承板、滑動導軌、滑動導塊和連接桿;所述支承板固定安裝所述輸送輥下方的支架上,且所述支承板的上表面為水平安裝面;所述滑動導軌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承板的上表面,且所述滑動導軌的長度方向與支架的寬度方向一致;所述導向氣缸的活塞桿的軸向平行于滑動導軌的長度方向;所述滑動導塊為滑動配合連接在滑動導軌上的兩塊,且分別與相鄰的導向氣缸的活塞桿固定相連并受其驅動;所述連接桿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導塊上,上端貫穿相鄰兩個輸送輥之間的空隙并與相鄰所述導板固定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筋傳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導軌為在導板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根;所述滑動導塊為長條形,且該滑動導塊的兩端滑動配合連接在兩根滑動導軌上;所述連接桿為沿所述滑動導塊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多根。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傳送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鋼筋推送結構,所述鋼筋推送結構包括支撐臺、前進結構、升降結構和推送件;所述支撐臺整體固定安裝在輸入輥道的支架后端,所述支撐臺上具有高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小輝,魏奇科,王振強,王維說,宋春芳,方蒙,李智能,趙波,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