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監測系統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換流站閥廳的紅外巡檢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特高壓及超高壓技術的發展,換流站在電網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閥廳是換流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判斷換流站閥廳中的運行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尤為重要,而現階段,判斷閥廳中的運行設備是否正常運行主要依靠人工巡檢和固定位置的實時監測。人工巡檢方式存在著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檢測質量分散、手段單一等不足,巡檢到位率、及時率無法保證;而對固定位置的實時監測,又只能對運行設備的局部位置進行監測,存在很大的監控盲區,很難滿足巡視范圍全方位覆蓋的要求。綜上所述,現階段的監測手段往往會造成監視延誤從而引起比較大的財產損失?;诖朔N情況,能滿足大范圍監測要求的智能巡檢裝置的技術研究就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一種用于換流站閥廳的紅外巡檢裝置,本技術能夠在換流站閥廳強電磁、封閉環境下長時間持續穩定運行,且能夠進行全方位、大范圍的實時監測,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運行靈活、自主,具有較高的實時性和到位性。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換流站閥廳的紅外巡檢裝置,包括車身,所述的車身內設置有蓄電池、驅動裝置和無線收發盒,所述的車身的側壁設置有通過電纜與蓄電池相連接的充電接口和三擋開關,所述的車身的頂部設置有與無線收發盒相連接的萬向天線,所述的驅動裝置上設置有其頂端向上延伸至車身頂部外側的升降平臺,所述的升降平臺的頂端設置有云臺,所述的云臺的頂端設置有雙艙紅外熱像儀,所述的蓄電池還通過電纜與萬向天線、云臺和雙艙紅外熱像儀相連接,所述的三擋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換流站閥廳的紅外巡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1),所述的車身(1)內設置有蓄電池(12)、驅動裝置(13)和無線收發盒(6),所述的車身(1)的側壁設置有通過電纜與蓄電池(12)相連接的充電接口(11)和三擋開關(9),所述的車身(1)的頂部設置有與無線收發盒(6)相連接的萬向天線(7),所述的驅動裝置(13)上設置有其頂端向上延伸至車身(1)頂部外側的升降平臺(3),所述的升降平臺(3)的頂端設置有云臺(4),所述的云臺(4)的頂端設置有雙艙紅外熱像儀(5),所述的蓄電池(12)還通過電纜與萬向天線(7)、云臺(4)和雙艙紅外熱像儀(5)相連接,所述的三擋開關(9)通過電纜與驅動裝置(13)相連接,所述的萬向天線(7)通過電纜與云臺(4)和雙艙紅外熱像儀(5)相連接,所述的車身(1)的下方還設置有與驅動裝置(13)相連接的車輪(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換流站閥廳的紅外巡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1),所述的車身(1)內設置有蓄電池(12)、驅動裝置(13)和無線收發盒(6),所述的車身(1)的側壁設置有通過電纜與蓄電池(12)相連接的充電接口(11)和三擋開關(9),所述的車身(1)的頂部設置有與無線收發盒(6)相連接的萬向天線(7),所述的驅動裝置(13)上設置有其頂端向上延伸至車身(1)頂部外側的升降平臺(3),所述的升降平臺(3)的頂端設置有云臺(4),所述的云臺(4)的頂端設置有雙艙紅外熱像儀(5),所述的蓄電池(12)還通過電纜與萬向天線(7)、云臺(4)和雙艙紅外熱像儀(5)相連接,所述的三擋開關(9)通過電纜與驅動裝置(13)相連接,所述的萬向天線(7)通過電纜與云臺(4)和雙艙紅外熱像儀(5)相連接,所述的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少林,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寒霜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