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糧食烘干設備,包括糧倉本體,所述糧倉本體內部設有烘干機構,所述烘干機構包括若干分流器和設于所述分流器下方的若干烘干夾層,所述分流器截面為三角形,且所述分流器一端與伸入所述糧倉本體的熱風爐尾氣出口連接,另一端在所述糧倉本體外部連接有抽風管,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之間還設有封板,使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分別成為單獨的烘干通道;所述烘干夾層包括縱向交錯設置的進風夾層和出風夾層,所述進風夾層和所述出風夾層的側板為網孔板,所述進風夾層與所述熱風爐的熱風出口相連,所述出風夾層在所述糧倉本體外部連接有抽風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能防止糧食在烘干過程中被污染,而且有效的提高了糧食的烘干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糧食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糧食烘干設備。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業、食品工業的發展,明確了打造食品工業戰略目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食品加工業快速增長,產業效益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支柱產業,成為工業反哺農業的主渠道,成為調結構、擴內需、帶就業、保增長的突破口。為了進一步構建現代食品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戰略支撐產業,從“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跨越,就需要較高的糧食產糧在背后作為支撐,但是高糧食產糧就意味著需要投入較多成本來保存糧食,最好的手段就是將糧食烘干,現有的設備通過內部的盤管散發熱量來進行烘干,烘干效率低且效果不明顯。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糧食烘干設備,設計合理,通過該設備不僅烘干效率高,而且效果明顯,為糧庫解決了糧食不能完全烘干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糧食烘干設備,包括糧倉本體,所述糧倉本體內部設有烘干機構,所述烘干機構包括若干分流器和設于所述分流器下方的若干烘干夾層,所述分流器截面為三角形,且所述分流器一端與伸入所述糧倉本體的熱風爐尾氣出口連接,另一端在所述糧倉本體外部連接有抽風管,所述分流器與所述夾層之間還設有封板,使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分別成為單獨的烘干通道。優選的是,所述烘干夾層包括縱向交錯設置的進風夾層和出風夾層,所述進風夾層和所述出風夾層的側板為網孔板,所述進風夾層與所述熱風爐的熱風出口相連,所述出風夾層在所述糧倉本體外部連接有抽風管。所述烘干機構上方還設有若干隔板。所述烘干機構的下方設有若干緩沖塊。所述糧食烘干設備還包括循環提升機構,所述循環提升機構出料口與所述糧倉本體頂部相連,所述循環提升機構進料口與所述糧倉本體底部相連。所述糧倉本體底部在與所述循環提升機構進料口連接處設有控制閥。本技術在使用時,啟動熱風爐和提升機構,同時打開控制閥,糧食順著提升機構的進料口輸送至提升機構的出料口,進入糧倉后,先經過隔板的分流,糧食進入烘干機構中,此時所述分流器接收來自所述熱風爐的尾氣,形成一密閉的尾氣加熱通道,不接觸糧食,對糧食起到安全的烘干作用;所述進風夾層接收來自熱風爐的熱風,并通過網孔板將熱氣輸送至各個夾層對糧食進行烘干,之后通過出風夾層排出熱風;另外烘干完畢后,糧食再次落入糧倉底部,經由提升機構提升依照上述過程循環運轉,直到糧食干濕程度滿足儲存的要求。本技術中通過采用進風夾層和出風夾層交錯設置的方式,在進風夾層和出風夾層之間對糧食進行烘干,代替了傳統采用熱盤管來烘干糧食,其中所述進風夾層和出風夾層的側板通過網孔來進行持續熱氣輸送,熱風直接接觸糧食,有效提高糧食的烘干效果,而且保證烘干的均勻性,另外所述分流器中接收來自熱風爐中的尾氣,通過尾氣的溫度同樣對糧食起到烘干作用,并且接收的尾氣不接觸糧食,最終排出糧倉外部,避免糧食被污染的現象發生;設有的若干隔板能形成若干的糧食流,對于糧食的均勻烘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所述烘干機構的下方設有的若干緩沖塊,對糧食的流動速度起到抑制作用,使糧食較長時間停留在被烘干的位置,在有限的時間可以提高對糧食的烘干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能防止糧食在烘干過程中被污染,而且有效的提高了糧食的烘干效果,對于國家對食品工業的戰略決策具有重要意義。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結構及特征作進一步描述。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所述進風夾層和所述出風夾層的交錯設置示意圖。圖3是圖1中所述進風夾層和所述出風夾層的側視圖。附圖1、圖2及圖3中,1.循環提升機構出料口,2.隔板,3.分流器,4.烘干夾層,5.尾氣出口,6.熱風出口,7.熱風爐,8.抽風管,9.循環提升機構,10.抽風管,11.緩沖塊,12.控制閥,13.循環提升機構進料口,14.糧倉本體,15.出風夾層,16.進風夾層。具體實施方式參看附圖1、圖2及圖3中,一種糧食烘干設備,包括熱風爐7、糧倉及提升機構9,所述熱風爐7頂部分別設有熱風出口6和尾氣出口5,所述糧倉包括糧倉本體14,所述糧倉本體14內部自上而下分別設有隔板2、烘干機構及緩沖塊11,所述烘干機構包括若干分流器3和設于所述分流器3下方的若干烘干夾層4,所述分流器3截面為三角形,且所述分流器3一端與伸入所述糧倉本體14的熱風爐尾氣出口5連接,另一端在所述糧倉本體14外部連接有抽風管8,所述分流器3與所述烘干夾層4之間還設有封板,使所述分流器3與所述烘干夾層4分別成為單獨的烘干通道;所述烘干夾層4包括縱向交錯設置的進風夾層16和出風夾層15,所述進風夾層16和所述出風夾層15的側板為網孔板,所述進風夾層16與所述熱風爐7的熱風出口6相連,所述出風夾層15在所述糧倉本體14外部連接有抽風管8;所述糧食烘干設備還包括循環提升機構9,所述循環提升機構出料口1與所述糧倉本體14頂部相連,所述循環提升機構進料口13與所述糧倉本體14底部相連,所述糧倉本體14底部在與所述循環提升機構進料口13連接處設有控制閥12。本技術在使用時,啟動熱風爐和循環提升機構,同時打開控制閥,糧食順著循環提升機構的進料口輸送至提升機構的出料口,進入糧倉后,先經過隔板的分流,糧食進入所述進風夾層和所述出風夾層之間,此時所述進風夾層接收來自熱風爐的熱風,并通過網孔板將熱氣輸送至各個夾層對糧食進行烘干,之后通過出風夾層排出熱風;另外所述分流器首尾相接,來自熱風爐的尾氣進入分流器中,對糧食同樣起到烘干作用,烘干完畢后,糧食再次落入糧倉底部,經由提升機構提升依照上述過程循環運轉,直到糧食干濕程度滿足儲存的要求。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能防止糧食在烘干過程中被污染,而且有效的提高了糧食的烘干效果,對于國家對食品安全的戰略決策具有重要意義。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糧食烘干設備,包括糧倉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糧倉本體內部設有烘干機構,所述烘干機構包括若干分流器和設于所述分流器下方的若干烘干夾層,所述分流器截面為三角形,且所述分流器一端與伸入所述糧倉本體的熱風爐尾氣出口連接,另一端在所述糧倉本體外部連接有抽風管,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之間還設有封板,使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分別成為單獨的烘干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糧食烘干設備,包括糧倉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糧倉本體內部設有烘干機構,所述烘干機構包括若干分流器和設于所述分流器下方的若干烘干夾層,所述分流器截面為三角形,且所述分流器一端與伸入所述糧倉本體的熱風爐尾氣出口連接,另一端在所述糧倉本體外部連接有抽風管,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之間還設有封板,使所述分流器與所述烘干夾層分別成為單獨的烘干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糧食烘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夾層包括縱向交錯設置的進風夾層和出風夾層,所述進風夾層和所述出風夾層的側板為網孔板,所述進風夾層與所述熱風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子杰,
申請(專利權)人:牛子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