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衣物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本體,設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門,用于開閉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門包括:門蓋,用于形成所述門的外觀,設有透光區域和包覆所述透光區域的不透光區域,顯示器模塊,配置于所述門蓋的后面上,用于通過所述透光區域輸出視覺信息,以及觸摸傳感器,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檢測對所述透光區域的觸摸輸入;在所述觸摸傳感器形成有對齊標記,在所述不透光區域形成有利用所述對齊標記引導所述觸摸傳感器的貼附位置的導向標記。使當在門構成能夠看到衣物容納部內部的視窗部和用于顯示衣物處理裝置中處理的信息的顯示部時,能夠由觸摸屏來實現所述顯示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設有用于開閉本體的衣物投放口的門的衣物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衣物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洗滌衣物的裝置、用于烘干衣物的裝置、能夠同時進行衣物的洗滌和烘干的裝置。在衣物處理裝置中,衣物的洗滌是通過水和洗滌劑的作用來去除洗滌物中沾粘的污漬的行程,衣物的烘干是通過設于衣物處理裝置的熱風供給裝置來去除衣物中含有的水分的行程。一般的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本體,形成外形并設有衣物投放口;設于本體內部的衣物容納部;驅動單元,用于旋轉構成衣物容納部的滾筒;用于開閉衣物投放口的門;以及,控制單元,用于向用戶顯示與衣物處理裝置中處理的行程相關的視覺信息,并輸入用戶的操作。在這樣的一般的衣物處理裝置中,門被設計為用于執行開閉衣物投放口,并能夠看到衣物容納部的內部的固有的功能。并且,控制單元通常設于本體,以開啟/關閉方式等僅簡單地示出預設定的行程,并設有用于操作其的多個按鍵或旋鈕。如上所述的門和控制單元的二分化有礙于衣物處理裝置的簡潔的外觀,從而導致衣物處理裝置和用戶之間的輸入及輸出界面只能停留于低層次方式。對此,不斷開展有使控制單元位于門,并以觸摸屏方式實現控制單元的研究。與此相關的技術還揭示于韓國公開特許公報第10-2011-0130089號(2011.12.05.公開)和韓國公開特許公報第10-2015-0006264號(2015.01.16.公開)。但是,包括所述公開特許公報的在先專利中也未揭示有關于后述的門蓋和觸摸傳感器間的對齊及觸摸傳感器和顯示器模塊間的對齊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在門實現觸摸屏,需要在門蓋的透光區域各對應地配置觸摸傳感器及顯示器模塊。特別是,在觸摸傳感器與顯示器模塊獨立地構成并貼附于門蓋的后面的結構中,觸摸傳感器需要貼附于門蓋的正確的位置,才能確保觸摸屏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為了實現觸摸屏,門蓋和觸摸傳感器間的對齊及觸摸傳感器和顯示器模塊間的對齊尤其重要。而在其中,如果考慮到組裝工藝,門蓋和觸摸傳感器間的對齊則可以說是最先需要進行的作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和觸摸傳感器間的對齊結構及觸摸傳感器和顯示器模塊間的對齊結構,使當在門構成能夠看到衣物容納部內部的視窗部和用于顯示衣物處理裝置中處理的信息的顯示部時,能夠由觸摸屏來實現所述顯示部。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使從門外部無法看到用于將觸摸傳感器貼附于門蓋的預設定的位置的結構。本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標示有用于與門蓋對齊的結構的觸摸傳感器。為了實現如上所述的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包括:本體,設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門,用于開閉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門包括:門蓋,用于形成所述門的外觀,設有透光區域和包覆所述透光區域的不透光區域,顯示器模塊,配置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通過所述透光區域輸出視覺信息,以及觸摸傳感器,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檢測對所述透光區域的觸摸輸入;在所述觸摸傳感器形成有對齊標記,在所述不透光區域形成有利用所述對齊標記引導所述觸摸傳感器的貼附位置的導向標記。在所述觸摸傳感器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的狀態下,所述對齊標記被配置為重疊于所述導向標記內。所述導向標記可包括:不透光部,以及透光部,被形成為包覆所述不透光部,用于劃分所述不透光部和所述不透光區域;在所述觸摸傳感器的前面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的狀態下,所述對齊標記可被配置為重疊于所述不透光部內。所述對齊標記可由與所述不透光部不同的系列的顏色形成。所述門可還包括:不透光性的遮蔽構件,在所述觸摸傳感器的前面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的狀態下,所述遮蔽構件貼附于所述觸摸傳感器的后面并覆蓋所述導向標記。所述遮蔽構件可由與所述不透光區域的顏色相同的系列的顏色形成。所述導向標記可在所述透光區域周邊的至少三處以相互分開地進行配置。所述對齊標記可形成于所述觸摸傳感器的邊角部分。所述觸摸傳感器可包括:底座部,由透光性材料形成;觸摸圖案部,在所述底座部上以預設定的圖案進行圖案化,用于檢測對所述門蓋的觸摸輸入;以及標記部,形成于所述底座部上,用于形成所述對齊標記。所述標記部可由與所述觸摸圖案部相同的材料形成,并與所述觸摸圖案部進行電分離。所述觸摸傳感器還可包括:信號傳遞部,與所述觸摸圖案部進行電連接并形成信號傳遞路徑;所述標記部由與所述信號傳遞部相同的材料形成。所述門蓋可包括:蓋主體,由透光性材料形成;以及遮蔽層,被配置為覆蓋所述蓋主體的后面,并形成所述不透光區域。所述透光區域可以是未配置有所述遮蔽層的部分。與此同時,本技術提供一種制造設于衣物處理裝置的門的方法,其包括:在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門蓋的一面形成包覆透光區域的不透光區域的步驟,以及在所述門蓋的一面貼附用于檢測對所述透光區域的觸摸輸入的觸摸傳感器的步驟;貼附所述觸摸傳感器的步驟包括:使所述觸摸傳感器的對齊標記被置為重疊于形成于所述不透光區域的導向標記內的步驟。所述使所述觸摸傳感器的對齊標記被置為重疊于形成于所述不透光區域的導向標記內的步驟可包括:將所述觸摸傳感器配置為使所述對齊標記位于所述導向標記的透光部內的步驟;以及調節所述觸摸傳感器的位置,以使所述對齊標記位于形成于所述透光部內的不透光部內的步驟。在所述制造設于衣物處理裝置的門的方法中,在所述貼附所述觸摸傳感器的步驟之后,可還包括:在所述觸摸傳感器貼附不透光性的遮蔽構件,并使其覆蓋所述導向標記的步驟。在所述制造設于衣物處理裝置的門的方法中,在所述貼附所述遮蔽構件的步驟之后,可還包括:配置顯示器模塊并使其覆蓋所述遮光區域的步驟。在所述制造設于衣物處理裝置的門的方法中,在所述形成所述不透光區域的步驟之后,可還包括:對所述門蓋進行施壓并使其變形為彎曲的狀態的步驟。根據本技術,在觸摸傳感器中未與第二透光區域對應的部分形成有對齊標記,在門的不透光區域形成有與對齊標記對應的、用于引導觸摸傳感器的貼附位置的導向標記,從而能夠更加準確地實現對門蓋的觸摸傳感器的對齊。并且,門框的安裝導向件由分別與門蓋的第一及第二邊角部對應的帶有弧度的第一突出部和直線形態的第二突出部構成,當將門蓋組裝于門框時,第二邊角部和第二突出部成為可對齊設置位置的基準。即,當使第二邊角部與第二突出部對應地配置時,門蓋將位于門框上的正位置,從而能夠使門蓋的第一及第二透光區域與門框的第一及第二開口部對應地進行配置。如上所述,通過使門蓋位于門框上的正位置,能夠實現貼附于門蓋的觸摸傳感器和結合于門框的顯示器模塊間的對齊。在本技術中,當導向標記由透光部和不透光部構成時,不透光部可由與不透光區域相同的系列的顏色形成。或者,當導向標記僅由透光部構成時,對齊標記可由與不透光區域相同的系列的顏色形成。在所述結構中,遮蔽構件被構成為覆蓋導向標記的透光部。由此,從門外部無法看到用于將觸摸傳感器貼附于門蓋的預設定的位置的結構。當觸摸傳感器的觸摸圖案部由金屬網篩(metalmesh)結構形成時,雖然標記部由與觸摸圖案部相同的金屬物質構成,但可被構成為與觸摸圖案部進行電分離而無法檢測觸摸輸入的虛設部分。所述結構可利用單一金屬物質來形成觸摸圖案部和標記部,因此具有簡潔的層結構,并能夠使標記部在與觸摸圖案部相同的工藝上實現。或者,當觸摸傳感器由基于ITO等的觸摸圖案部和信號傳遞部構成時,觸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設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門,用于開閉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門包括:門蓋,用于形成所述門的外觀,設有透光區域和包覆所述透光區域的不透光區域,顯示器模塊,配置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通過所述透光區域輸出視覺信息,以及觸摸傳感器,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檢測對所述透光區域的觸摸輸入;在所述觸摸傳感器形成有對齊標記,在所述不透光區域形成有利用所述對齊標記引導所述觸摸傳感器的貼附位置的導向標記。
【技術特征摘要】
2016.01.05 KR 10-2016-0001216;2016.04.01 KR 10-2011.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設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門,用于開閉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門包括:門蓋,用于形成所述門的外觀,設有透光區域和包覆所述透光區域的不透光區域,顯示器模塊,配置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通過所述透光區域輸出視覺信息,以及觸摸傳感器,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用于檢測對所述透光區域的觸摸輸入;在所述觸摸傳感器形成有對齊標記,在所述不透光區域形成有利用所述對齊標記引導所述觸摸傳感器的貼附位置的導向標記。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觸摸傳感器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的狀態下,所述對齊標記被配置為重疊于所述導向標記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標記包括:不透光部,以及透光部,被形成為包覆所述不透光部,用于劃分所述不透光部和所述不透光區域;在所述觸摸傳感器的前面貼附于所述門蓋的后面的狀態下,所述對齊標記被配置為重疊于所述不透光部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齊標記由與所述不透光部不同的系列的顏色形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還包括:不透光性的遮蔽構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千剛云,龍升地,權容雨,崔宰熏,孫晙榮,金洪哲,
申請(專利權)人:LG電子株式會社,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