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帶有副溫室的免供暖農用大棚,屬于農用大棚
技術介紹
黑龍江省地處緯度較高,冬季寒冷,大地結凍深度一般都在1.5~2.0米之間,而且結凍期大都在四個月以上。多年來這里的農用大棚冬季普遍使用燃煤來增加大棚內的溫度,燃煤采暖費用過高,即使大棚內的溫度合適,但大棚內的土壤溫度達不到作物生長要求,難以正常生產。例如:哈爾濱、佳木斯等地,一般一畝規模的溫室大棚,冬季一個采暖周期至少要消耗燃煤15~16噸,采暖效果還不理想,而且爐灰難以處理,造成的空氣和環境污染較為嚴重。近年出現的供北方使用的免供暖農用大棚,在節能環保方面、在棚內溫度的提升方面都達到了滿意的技術效果。但在太陽能的利用和土地的利用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有待開發。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即在太陽能的利用和土地的利用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有待開發。進而提供一種帶有副溫室的免供暖農用大棚。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帶有副溫室的免供暖農用大棚,包括:前地下保溫墻體、大棚前墻、下層塑料薄膜、大棚薄膜支架、上層塑料薄膜、太陽能電池板、平臺、中間墻體、防雨棚、后墻體、后地下保溫墻體、山墻地下保溫墻體和山墻,所述前地下保溫墻體埋設在地平面以下的土層內,前地下保溫墻體的上端設有大棚前墻,所述后地下保溫墻體埋設在地平面以下的土層內,后地下保溫墻體的上端砌筑有后墻體,中間墻體砌筑在后墻體前側的土層上,中間墻體的上端固定有平臺,大棚薄膜支架的前端固定在大棚前墻上,大棚薄膜支架的后端固定在平臺上的前側,大棚薄膜支架的下部設有下層塑料薄膜,大棚薄膜支架的上部設有上層塑料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副溫室的免供暖農用大棚,包括:前地下保溫墻體(1)、大棚前墻(2)、下層塑料薄膜(3)、大棚薄膜支架(5)、上層塑料薄膜(6)、太陽能電池板(7)、平臺(8)、中間墻體(9)、防雨棚(10)、后墻體(12)、后地下保溫墻體(13)、山墻地下保溫墻體(16)和山墻(1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下保溫墻體(1)埋設在地平面(15)以下的土層(14)內,前地下保溫墻體(1)的上端設有大棚前墻(2),所述后地下保溫墻體(13)埋設在地平面(15)以下的土層(14)內,后地下保溫墻體(13)的上端砌筑有后墻體(12),中間墻體(9)砌筑在后墻體(12)前側的土層(14)上,中間墻體(9)的上端固定有平臺(8),大棚薄膜支架(5)的前端固定在大棚前墻(2)上,大棚薄膜支架(5)的后端固定在平臺(8)上的前側,大棚薄膜支架(5)的下部設有下層塑料薄膜(3),大棚薄膜支架(5)的上部設有上層塑料薄膜(6),平臺(8)上端的中部固定有太陽能電池板(7),防雨棚(10)的上端與平臺(8)的后側固定連接,防雨棚(10)的下端與后墻體(12)的上端固定連接,大棚前墻(2)和中間墻體(9)之間的空間為主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副溫室的免供暖農用大棚,包括:前地下保溫墻體(1)、大棚前墻(2)、下層塑料薄膜(3)、大棚薄膜支架(5)、上層塑料薄膜(6)、太陽能電池板(7)、平臺(8)、中間墻體(9)、防雨棚(10)、后墻體(12)、后地下保溫墻體(13)、山墻地下保溫墻體(16)和山墻(1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下保溫墻體(1)埋設在地平面(15)以下的土層(14)內,前地下保溫墻體(1)的上端設有大棚前墻(2),所述后地下保溫墻體(13)埋設在地平面(15)以下的土層(14)內,后地下保溫墻體(13)的上端砌筑有后墻體(12),中間墻體(9)砌筑在后墻體(12)前側的土層(14)上,中間墻體(9)的上端固定有平臺(8),大棚薄膜支架(5)的前端固定在大棚前墻(2)上,大棚薄膜支架(5)的后端固定在平臺(8)上的前側,大棚薄膜支架(5)的下部設有下層塑料薄膜(3),大棚薄膜支架(5)的上部設有上層塑料薄膜(6),平臺(8)上端的中部固定有太陽能電池板(7),防雨棚(10)的上端與平臺(8)的后側固定連接,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德榮,劉加林,王福東,王福勝,張艷華,
申請(專利權)人:王德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