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溫控風扇,包括溫度檢測模塊、人體感應模塊、單片機、數碼管、驅動模塊和風扇本體;單片機分別連接溫度檢測模塊、數碼管和驅動模塊,溫度檢測模塊將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并通過數碼管顯示;單片機內設置有預設溫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若外界環境溫度低于預設溫度的下限值,則控制驅動模塊停止工作,若在預設溫度上下限值之間,則通過驅動模塊控制風扇本體處于低速運轉狀態,若高于上限值,則通過驅動模塊控制風扇本體處于高速運轉狀態;人體感應模塊用于控制風扇本體的轉停,其轉動軸線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定向。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自動溫控風扇,可任意調節風扇的風力,并自動控制其轉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家用電器
,特別涉及一種自動溫控電風扇。
技術介紹
現在雖然不少城市家庭用上了空調,但在占中國大部分人口的農村地區依舊使用電風扇作為降溫防暑設備。春夏(夏秋)交替時節,白天溫度依舊很高,電風扇應高轉速、大風量地轉動,使人感到清涼。到了晚上,氣溫降低,特別是當人入睡后,應該逐步減小轉速,以免使人感冒。雖然電風扇都有調節不同檔位的功能,但必須要人手動換檔,人睡著了就無能為力了。人們普遍采用的定時器關閉的做法,一方面是定時時間長短有限制,一般是一兩個小時;另一方面可能在一兩個小時后氣溫依舊沒有降低很多,而風扇就關閉了,使人在睡夢中熱醒而不得不起床重新打開風扇,增加定時器時間,這樣顯得非常麻煩。有時可能多次定時后最后一次定時時間太長,在溫度降低以后風扇依舊繼續吹風,使人容易患上感冒。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自動溫控風扇,該風扇可自動調節風力大小,并自動控制其轉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動溫控風扇,包括溫度檢測模塊、人體感應模塊、單片機、數碼管、驅動模塊和風扇本體;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單片機、所述數碼管和所述驅動模塊均安裝在所述風扇本體上;所述單片機分別連接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數碼管和所述驅動模塊,所述溫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外界環境溫度,并將該信號傳遞給所述單片機,并通過所述數碼管顯示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所述單片機內設置有預設溫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所述單片機將所述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與預設溫度的上、下限值作比較,若低于預設溫度的下限值,則控制所述驅動模塊停止工作,若在預設溫度上下限值之間,則通過所述驅動模塊控制所述風扇本體處于低速運轉狀態,若高于上限值,則通過所述驅動模塊控制所述風扇本體處于高速運轉狀態;所述人體感應模塊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風扇本體上并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風扇本體的轉停,所述人體感應模塊的轉動軸線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定向。進一步地,所述風扇本體還包括底座,所述人體感應模塊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底座上。進一步地,所述人體感應模塊采用RE200B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進一步地,所述單片機采用STC89S52芯片。進一步地,所述溫度傳感器模塊為DS18B20單線數字溫度傳感器。進一步地,所述數碼管采用四位共陰極數碼管。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溫控電風扇,包括溫度檢測模塊、人體感應模塊、單片機和驅動模塊,溫度檢測模塊將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與單片機的預設溫度做比較,單片機根據實時環境溫度的變化來控制驅動模塊輸出電流的大小,從而控制風扇本體的風力大小。同時,人體感應模塊用于根據人體的感應范圍來控制風扇本體的轉停,當人體進入人體感應模塊的感應范圍內時,風扇本體運轉,而當人體離開人體感應模塊的感應范圍時,風扇本體停止運轉,以實現風扇的智能化自動溫度控制。該風扇的使用能使人安心進入睡眠,同時不會造成能源浪費。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提供的自動溫控風扇的連接示意圖。附圖中,1-溫度檢測模塊、2-人體感應模塊、3-單片機、4-數碼管、5-驅動模塊、6-風扇本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專利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自動溫控風扇,包括溫度檢測模塊1、人體感應模塊2、單片機3、數碼管4、驅動模塊5和風扇本體6。溫度檢測模塊1、單片機3、數碼管4和驅動模塊5均安裝在風扇本體6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單片機3分別連接溫度檢測模塊1、數碼管4和驅動模塊5。在本實施方式中,單片機3采用STC89S52芯片。數碼管4采用四位共陰極數碼管。溫度檢測模塊1用于檢測外界環境溫度,并將該信號傳遞給單片機3,并通過數碼管4顯示所述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在本實施方式中,溫度傳感器模塊1為DS18B20單線數字溫度傳感器。在本實施方式中,單片機3內設置有預設溫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上限值為30℃,所述下限值為25℃。單片機3將所述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與預設溫度的上、下限值作比較,若當前外界環境溫度低于25℃,則控制驅動模塊5停止工作;若當前外界環境溫度在25~30℃之間,則通過驅動模塊5控制風扇本體6處于低速運轉狀態;若當前外界環境溫度高于30℃,則通過驅動模塊5控制風扇本體6處于高速運轉狀態,從而實現風扇自動隨溫度變化來調速。在本實施方式中,人體感應模塊2可轉動地安裝在風扇本體6上,并與單片機3連接,用于控制風扇本體6的轉停。在本實施方式中,風扇本體6還包括一底座(圖未示),人體感應模塊2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人體感應模塊2的轉動軸線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定向。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人體感應模塊采用RE200B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當人體進入人體感應模塊2的感應范圍內時,風扇本體6運轉;而當人體離開人體感應模塊2的感應范圍時,風扇本體6停止運轉。本專利技術的自動溫控風扇在使用時,溫度檢測模塊1將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信息發送給單片機3,并在數碼管4顯示當前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單片機3將所述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與預設溫度的上、下限值作比較,若當前外界環境溫度低于25℃,則控制驅動模塊5停止輸出電流,以使風扇本體6停止工作;若當前外界環境溫度在25~30℃之間,則控制驅動模塊5輸出小電流,以使風扇本體6處于低速狀態;若當前外界環境溫度高于30℃,則控制驅動模塊5輸出大電流,以使風扇本體6處于高速狀態,從而實現風扇本體6自動停止并隨溫度變化自動調速的操作。同時,當人體進入人體感應模塊2的感應范圍內時,風扇本體6得電運轉;而當人體離開人體感應模塊2的感應范圍時,風扇本體6斷電停止運轉。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專利技術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專利技術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專利技術所涵蓋專利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溫控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溫度檢測模塊、人體感應模塊、單片機、數碼管、驅動模塊和風扇本體;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單片機、所述數碼管和所述驅動模塊均安裝在所述風扇本體上;所述單片機分別連接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數碼管和所述驅動模塊,所述溫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外界環境溫度,并將該信號傳遞給所述單片機,并通過所述數碼管顯示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所述單片機內設置有預設溫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所述單片機將所述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與預設溫度的上、下限值作比較,若低于預設溫度的下限值,則控制所述驅動模塊停止工作,若在預設溫度上下限值之間,則通過所述驅動模塊控制所述風扇本體處于低速運轉狀態,若高于上限值,則通過所述驅動模塊控制所述風扇本體處于高速運轉狀態;所述人體感應模塊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風扇本體上并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風扇本體的轉停,所述人體感應模塊的轉動軸線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定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溫控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溫度檢測模塊、人體感應模塊、單片機、數碼管、驅動模塊和風扇本體;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單片機、所述數碼管和所述驅動模塊均安裝在所述風扇本體上;所述單片機分別連接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數碼管和所述驅動模塊,所述溫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外界環境溫度,并將該信號傳遞給所述單片機,并通過所述數碼管顯示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所述單片機內設置有預設溫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所述單片機將所述檢測到的外界環境溫度與預設溫度的上、下限值作比較,若低于預設溫度的下限值,則控制所述驅動模塊停止工作,若在預設溫度上下限值之間,則通過所述驅動模塊控制所述風扇本體處于低速運轉狀態,若高于上限值,則通過所述驅動模塊控制所述風扇本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家祥,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