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預應力鋼絞線施工中塑料管密封接頭,特別涉及的是連接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帶螺栓鎖緊和排氣管的密封接頭。
技術介紹
近些年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預應力混凝土逐漸得到推廣,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相比,預應力混凝土具有強度高,節省材料等優點,現在最為先進的技術是真空壓漿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它的特點是先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中預先埋設金屬管或者塑料管,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在預埋金屬管或者塑料管內牽拉預應力鋼絞線,然后用錨具將預應力鋼絞線固定在構件上,最后在管道一端用真空泵進行抽真空,使其產生-0.1Mpa的真空度,再用灌漿泵將特種水泥從管道另一端灌入,直至充滿管道。這些金屬管或者塑料管不僅需要為預應力鋼絞線提供保護屏障,還需要較高的密封性來保證真空灌漿的質量。現在預埋管件中較先進是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該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強度高,質量較好,但是在現場施工中,這種塑料管一般采用熱塑焊接,或者纏密封膠帶的方式相互連接,這些連接方式處理繁瑣,無法設置排氣管,而且密封效果差,很容易出現漏氣的現象,影響真空預應力孔道灌漿的密實度和飽滿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密封性能好的連接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帶螺栓鎖緊和排氣管的密封接頭。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接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帶螺栓鎖緊和排氣管的密封接頭,所述密封接頭是由第一半圓管和第二半圓管對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帶螺栓鎖緊和排氣管的密封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頭(6)是由第一半圓管(1)和第二半圓管(4)對接結合組成,用螺栓緊固件組(5)將對接接合面緊固結合;在所述第一半圓管(1)外緣凸出設置有貫通其半圓管壁的排氣管(1c);第一半圓管(1)的內圈和第二半圓管(4)的內圈上分別有結構相同位置對稱間隔設置的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兩個小環形凹槽(1a,4a)和密封墊凹槽(1d,4c);所述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分別設置在第一半圓管(1)長度中點的兩側和第二半圓管(4)長度中點的兩側;所述兩個小環形凹槽(1a,4a)分別設置在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的外側;在每個大環形凹槽(1b,4b)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密封墊凹槽(1d,4c);所述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分別包裹在密封接頭(6)兩端分別連接的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3)端部首個大環形筋(3b)的外緣上;所述兩個小環形凹槽(1a,4a)分別包裹在密封接頭(6)兩端分別連接的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3)端部首個小環形筋(3a)的外緣上;第一半圓管(1)內圈上的所述第一密封墊凹槽(1d)和第二半圓管(4)內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接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帶螺栓鎖緊和排氣管的密封接頭,其特
征在于,所述密封接頭(6)是由第一半圓管(1)和第二半圓管(4)對接
結合組成,用螺栓緊固件組(5)將對接接合面緊固結合;在所述第一半圓
管(1)外緣凸出設置有貫通其半圓管壁的排氣管(1c);第一半圓管(1)
的內圈和第二半圓管(4)的內圈上分別有結構相同位置對稱間隔設置的兩
個大環形凹槽(1b,4b)、兩個小環形凹槽(1a,4a)和密封墊凹槽(1d,4c);
所述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分別設置在第一半圓管(1)長度中點的兩側
和第二半圓管(4)長度中點的兩側;所述兩個小環形凹槽(1a,4a)分別設
置在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的外側;在每個大環形凹槽(1b,4b)的兩側分
別設置有一個密封墊凹槽(1d,4c);所述兩個大環形凹槽(1b,4b)分別包裹
在密封接頭(6)兩端分別連接的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3)端部首個大環形
筋(3b)的外緣上;所述兩個小環形凹槽(1a,4a)分別包裹在密封接頭(6)
兩端分別連接的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3)端部首個小環形筋(3a)的外緣
上;第一半圓管(1)內圈上的所述第一密封墊凹槽(1d)和第二半圓管(4)
內圈上的所述第二密封墊凹槽(4c)均與所述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3)端部
首個大環形筋(3b)兩側的小直管(3c)位置對應;在所述密封墊凹槽(1d,
4c)內分別裝有密封墊(2)。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一種連接竹節狀預應力塑料管帶螺栓鎖緊和
排氣管的密封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緊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坡,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鑫坤泰預應力專業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