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線纜接插件,包括:線纜固定器、插頭和基座;所述線纜固定器的縱向中心設置有供所述線纜穿過的穿孔,所述線纜固定器的一端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線纜固定器的另一端為傘狀顎口結構;所述插頭內設置有圓孔,所述圓孔的一端設有內螺紋,所述圓孔的另一端具有預設錐度,所述線纜固定器和所述插頭通過螺紋旋轉連接之后,所述傘狀顎口結構收緊,壓緊所述線纜;所述插頭與所述基座插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安裝簡單方便宜拆除,解決了原有捆扎固定方式不穩定,線纜安裝位置難以對正,使用中造成信號傳輸故障的難題,使安裝效率成倍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線纜連接件
,尤其涉及一種線纜接插件。
技術介紹
信息無處不在,而這些信息的傳遞過程即為人們通常所說的通信。通信在人類歷史及人類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通信過程中,線纜作為信息傳輸的載體已經服務于所有社會生活并深入到每一個家庭和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線纜可以實現各種信號的傳輸,例如可以使用在有線電視、有線網絡以及光纖傳輸等等領域中,來實現信號傳輸。現有的線纜固定方法為:線纜穿入套管后利用扎帶將線纜固定,將線纜信號輸入端對正通信信號位置。但是,現有的線纜固定方式不夠穩定,因現場情況多樣,很多現場不能找到合適的固定位置,導致套管中的線纜安裝位置難以對正,在使用中會造成信號傳輸故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線纜接插件,以克服現有的線纜固定方式不夠穩定,由于現場情況多樣,不易找到合適的線纜固定位置而導致的線纜安裝位置難以對正,引發信號傳輸故障的問題,以實現方便快捷的線纜固定方式。本技術提供一種線纜接插件,用于固定所述線纜,包括:線纜固定器、插頭和基座;所述線纜固定器呈圓柱狀體,且所述圓柱狀體的縱向中心設置有供所述線纜穿過的穿孔,所述線纜固定器的一端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線纜固定器的另一端為傘狀顎口結構;所述插頭包括插頭主體,所述插頭主體內設置有圓孔,所述圓孔的一端內設有與所述線纜固定器的所述外螺紋對應的內螺紋;所述圓孔的另一端具有預設錐度,以在所述線纜固定器和所述插頭通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旋轉連接之后,將所述線纜固定器的另一端的所述傘狀顎口結構收緊,壓緊所述線纜;所述插頭與所述基座插接。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插頭的所述插頭主體的外側表面設置有第一定位結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第二定位結構;所述第一定位結構與所述第二定位結構插接。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至少一個限位槽和/或彈片;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至少一個與所述限位槽對應的限位條和/或彈片鎖緊結構。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外螺紋設置在所述線纜固定器的一端的端部至所述線纜固定器的1/2中部位置之間。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內螺紋設置在所述圓孔的一端的端部至所述圓孔的1/2中部位置之間。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插頭主體包括長方體或者圓柱狀體。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預設錐度為3-5度之間。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基座上設置有連接部件,用于將固定所述線纜接插件。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連接部件包括黏貼片,所述黏貼片設置在所述基座外表面。進一步地,上述線纜接插件中,所述連接部件包括固定片和固定件,所述固定片設置在所述基座的外側,且所述固定片上設置有固定孔,通過所述固定件穿過所述固定孔,以將所述線纜接插件固定在待固定位置。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通過將線纜穿入線纜固定器的穿孔,線纜固定器外螺紋旋入插頭內螺紋,進而使線纜固定器的傘狀顎口收緊,壓緊而固定線纜,然后將插頭限位槽插入基座限位條,隨后插頭彈片自動卡位于基座內孔邊沿的彈片緊鎖裝置與基座連接的方式,實現方便快捷地固定線纜,同時可以減少二次安裝引起的材料浪費。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解決現有的線纜固定方式不夠穩定,由于現場情況多樣,不易找到合適的線纜固定位置而導致的線纜安裝位置難以對正,引發信號傳輸故障的問題,從而使得線纜的實現安裝效率成倍提高,且保證線纜對信號的有效傳輸。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實施例一的爆炸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實施例二的爆炸結構圖;圖3為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實施例三的爆炸結構圖;圖4為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實施例四的爆炸結構圖。附圖標記:1—線纜固定器;2—插頭;3—基座;4—線纜;11—穿孔;12—外螺紋;21—圓孔;22—內螺紋;23—限位槽;24—彈片;31—限位條;32—彈片鎖緊結構;33—黏貼片;34—固定片;35—固定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1為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實施例一的爆炸結構圖。本實施例的線纜接插件用于固定線纜。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線纜接插件,包括線纜固定器1、插頭2和基座3,線纜固定器1呈圓柱狀體,且圓柱狀體的縱向中心設置有供線纜穿過的穿孔11,線纜固定器1一端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12,線纜固定器1的另一端為傘狀顎口結構。插頭2包括插頭主體,插頭主體內設置有圓孔21,圓孔21的一端內設有與線纜固定器1的外螺紋12對應的內螺紋22,圓孔21的另一端具有預設錐度,線纜4穿過線纜固定器1的穿孔11后,線纜固定器1的傘狀顎口從插頭內螺紋22一端進入插頭2,線纜固定器1的外螺紋12與插頭2的內螺紋22旋轉連接,隨著螺紋旋進,光纖固定器1的傘狀顎口收緊,使線纜4得以壓緊而固定,插頭2插入基座3與基座插接。本實施例的線纜接插件,通過將線纜穿入線纜固定器1的穿孔11,線纜固定器1的外螺紋12旋入插頭2的內螺紋22,進而使線纜固定器1的傘狀顎口收緊,壓緊而固定線纜,然后將插頭2插入基座3將線纜接插件組合完成,實現方便快捷地固定線纜,同時可以減少二次安裝引起的材料浪費。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解決現有的線纜固定方式不夠穩定,由于現場情況多樣,不易找到合適的線纜固定位置而導致的線纜安裝位置難以對正,引發信號傳輸故障的問題,從而使得線纜的實現安裝效率成倍提高,且保證線纜對信號的有效傳輸。圖2為本技術的線纜接插件實施例二的爆炸結構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線纜接插件在上述圖1所示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線纜接插件,用于固定所述線纜,其特征在于,包括:線纜固定器、插頭和基座;所述線纜固定器呈圓柱狀體,且所述圓柱狀體的縱向中心設置有供所述線纜穿過的穿孔,所述線纜固定器的一端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線纜固定器的另一端為傘狀顎口結構;所述插頭包括插頭主體,所述插頭主體內設置有圓孔,所述圓孔的一端內設有與所述線纜固定器的所述外螺紋對應的內螺紋;所述圓孔的另一端具有預設錐度,以在所述線纜固定器和所述插頭通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旋轉連接之后,將所述線纜固定器的另一端的所述傘狀顎口結構收緊,壓緊所述線纜;所述插頭與所述基座插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纜接插件,用于固定所述線纜,其特征在于,包括:線纜固定
器、插頭和基座;
所述線纜固定器呈圓柱狀體,且所述圓柱狀體的縱向中心設置有供所述
線纜穿過的穿孔,所述線纜固定器的一端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線纜固
定器的另一端為傘狀顎口結構;所述插頭包括插頭主體,所述插頭主體內設
置有圓孔,所述圓孔的一端內設有與所述線纜固定器的所述外螺紋對應的內
螺紋;所述圓孔的另一端具有預設錐度,以在所述線纜固定器和所述插頭通
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旋轉連接之后,將所述線纜固定器的另一端的所
述傘狀顎口結構收緊,壓緊所述線纜;所述插頭與所述基座插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的所述插
頭主體的外側表面設置有第一定位結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第二定位結構;
所述第一定位結構與所述第二定位結構插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結構
包括至少一個限位槽和/或彈片;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至少一個與所述限位
槽對應的限位條和/或彈片鎖緊結構。
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叢震,郭偉,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宇翔恒通科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