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包括設有上層和下層的機架,上層設有熱交換腔,每個熱交換腔內均設有換熱組件,換熱組件包括兩個換熱器,換熱組件均與一個壓縮機一一對應連接,壓縮機的數量與熱交換腔的數量相等,所有壓縮機均設置在下層,所有壓縮機分成A組和B組,A組的壓縮機均設在最左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B組的壓縮機均設在最右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所以維修人員可以很方便的從左右兩側對壓縮機進行檢修。熱交換腔內的換熱器一左一右設置,在左側的換熱器呈向右下方向傾斜的姿態設置,在右側的換熱器呈向右下方向傾斜的姿態設置,兩個換熱器呈V字形設置,在節省空間的同時能增加熱交換效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熱交換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的大型熱交換系統,由于其壓縮機布設不合理,導致整個系統的重量布設不均勻,在壓縮機工作會引起整個系統的震動和巨大的噪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包括機架,機架設有上層和下層,上層設有自左而右排列的至少三個熱交換腔,每個熱交換腔內均設有換熱組件,換熱組件包括兩個換熱器,換熱組件與壓縮機一一對應連接,壓縮機的數量與熱交換腔的數量相等,所有壓縮機均設置在下層,所有壓縮機分成A組和B組,A組和B組的數量的差值為0或-1或1,A組的壓縮機和B組的壓縮機均從前至后排列,A組的壓縮機均設在最左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B組的壓縮機均設在最右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在同一個熱交換腔內的兩個換熱器,所述兩個換熱器的下端相互接近而上端相互遠離。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設在機架的左側,控制箱與機架連接。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設在熱交換腔底部的接水盆,接水盆包括盆體,盆體的盆底的中部設有凸起的分割帶,分割帶包括第一傾斜面和第二傾斜面,第一傾斜面和第二傾斜面上端相互接近而下端相互遠離;換熱組件的兩個換熱器均為蒸發器,兩個換熱器分別設在分割帶的兩側,一側的換熱器的下端與第一傾斜面抵接,另一側的換熱器的下端與第二傾斜面抵接。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盆體為左右對稱構件。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盆體為一體成形沖壓構件。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盆底上設有排水孔。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排水孔的邊緣向下延伸形成連接部。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掛鉤,換熱器的上端通過掛鉤與機架連接。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兩個換熱器之間設有整體呈三角形的固定架,三角形的固定架的兩條邊上設有抵接面,所述兩個抵接面分別與其旁側的換熱器抵接。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每個熱交換腔的頂部均設有風扇,風扇的旋轉中心位于分割帶的上方。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包括機架,機架設有上層和下層,上層設有自左而右排列的至少三個熱交換腔,每個熱交換腔內均設有換熱組件,換熱組件包括兩個換熱器,換熱組件與壓縮機一一對應連接,壓縮機的數量與熱交換腔的數量相等,所有壓縮機均設置在下層,所有壓縮機分成A組和B組,A組和B組的數量的差值為0或-1或1,A組的壓縮機和B組的壓縮機均從前至后排列,A組的壓縮機均設在最左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B組的壓縮機均設在最右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所以維修人員可以很方便的從左右兩側對壓縮機進行檢修。這樣也可保證用于放置本實施例的地面受力平衡,A組和B組的壓縮機同時工作時,兩側的震動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互抵消,減少了機架的總體震動,進而降低工作噪音。在同一個熱交換腔內的兩個換熱器,所述兩個換熱器的下端相互接近而上端相互遠離。這樣讓兩個換熱器呈V字形設置,在節省空間的同時能增加熱交換效率。本技術用于熱交換系統。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右視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左視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接水盆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換熱器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換熱器的安裝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技術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參照圖1至圖7,這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具體地: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包括機架,機架設有上層和下層,上層設有自左而右排列的四個熱交換腔,每個熱交換腔內均設有換熱組件,換熱組件包括兩個換熱器20,換熱組件與壓縮機1一一對應連接,壓縮機1的數量與熱交換腔的數量相等,所有壓縮機1均設置在下層,所有壓縮機1分成A組和B組,A組的數量為2,B組的數量也為2,這樣可保證用于放置本實施例的地面受力平衡,A組和B組的壓縮機同時工作時,兩側的震動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互抵消,減少了機架的總體震動,進而降低工作噪音,A組的壓縮機1和B組的壓縮機1均從前至后排列,A組的壓縮機1均設在最左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B組的壓縮機1均設在最右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所以維修人員可以很方便的從左右兩側對壓縮機進行檢修。在同一個熱交換腔內的兩個換熱器20一左一右設置,在左側的換熱器20呈向右下方向傾斜的姿態設置,在右側的換熱器20呈向右下方向傾斜的姿態設置。這樣讓兩個換熱器呈V字形設置,在節省空間的同時能增加熱交換效率。在大型的熱交換系統中一般都具有電子控制系統,電子孔子系統上設有控制按鈕和信息顯示器,現有的熱交換系統為了節省成本,將控制按鈕和信息顯示器隨意布設,導致維護人員難以快速掌握系統的運行狀態,故本實施例還包括控制箱21,所述控制箱21設在機架的左側,控制箱21與機架連接,控制箱21箱內設有上述的控制按鈕和信息顯示器,系統的運行狀況的相關數據從控制箱21中就可以全部獲得,節約了維護人員的大量時間。需要對系統進行相關的控制,也不必到處跑,在控制箱中便可完成。對于制熱系統,換熱器為蒸發器,蒸發器在工作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故還包括設在熱交換腔底部的接水盆,接水盆包括盆體,盆體的盆底102的中部設有凸起的沿前后延伸的分割帶,分割帶包括設在左側的向左下方向傾斜的第一傾斜面103,分割帶還包括設在右側的向右下方向傾斜的第二傾斜面104;換熱組件的兩個換熱器20均為蒸發器,左側的換熱器20的下端與第一傾斜面103抵接,右側的換熱器20的下端與第二傾斜面104抵接。利用分割帶的的第一傾斜面和第二傾斜面來固定兩個蒸發器,不但能將冷凝水收集起來,還能通過接水盆將蒸發器固定在機架上。本實施例的盆體為左右對稱構件。這樣兩個蒸發器也左右對稱地設置,便于設計和節省空間。盆體為左右對稱構件。本實施例的盆體為一體成形沖壓構件。為了便于排水,盆底102上設有排水孔1021;而為了便于排水孔與外設的排水管道連接,排水孔1021的邊緣向下延伸形成連接部1022。本實施例還包括掛鉤101,蒸發器的上端通過掛鉤101與機架連接。這樣蒸發器上下兩端均得到有效的固定。為了進一步地固定蒸發器,兩個蒸發器之間設有整體呈三角形的固定架120,固定架120的兩側均設有抵接面,所述兩個抵接面分別與其旁側的蒸發器抵接。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機架設有上層和下層,上層設有自左而右排列的至少三個熱交換腔,每個熱交換腔內均設有換熱組件,換熱組件包括兩個換熱器(20),換熱組件與壓縮機(1)一一對應連接,壓縮機(1)的數量與熱交換腔的數量相等,所有壓縮機(1)均設置在下層,所有壓縮機(1)分成A組和B組,A組和B組的數量的差值為0或?1或1,A組的壓縮機(1)和B組的壓縮機(1)均從前至后排列,A組的壓縮機(1)均設在最左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B組的壓縮機(1)均設在最右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在同一個熱交換腔內的兩個換熱器(20)下端相互接近而上端相互遠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機架設有上層和下層,上層設有自左而右排列的至少三個熱交換腔,每個熱交換腔內均設有換熱組件,換熱組件包括兩個換熱器(20),換熱組件與壓縮機(1)一一對應連接,壓縮機(1)的數量與熱交換腔的數量相等,所有壓縮機(1)均設置在下層,所有壓縮機(1)分成A組和B組,A組和B組的數量的差值為0或-1或1,A組的壓縮機(1)和B組的壓縮機(1)均從前至后排列,A組的壓縮機(1)均設在最左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B組的壓縮機(1)均設在最右側的熱交換腔的下方;在同一個熱交換腔內的兩個換熱器(20)下端相互接近而上端相互遠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箱(21),控制箱(21)設在機架的左側,控制箱(21)與機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兩側分布的熱交換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在熱交換腔底部的接水盆,接水盆包括盆體,盆體的盆底(102)的中部設有凸起的分割帶,分割帶包括第一傾斜面(103)和第二傾斜面(104),第一傾斜面(103)和第二傾斜面(104)上端相互接近而下端相互遠離;換熱組件的兩個換熱器(20)均為蒸發器,兩個換熱器(20)分別設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健,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澳霆環境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