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球成型反應器,根據乳化法制備微球的原理,將水油相反應集中于微型反應器中。
技術介紹
常規藥物微球是一種粒徑在微米級的小球,作為液晶間隔物、藥物載體、酶載體等,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傳統的乳化法制備微米微球的步驟繁瑣,其最終利用攪拌速度來剪切形成微球,涉及濃度、溫度、加入速度、攪拌速度等多個參數,工藝控制難度大,微球大小難以控制。為解決這一難題,專利技術了一種微球成型反應器,在傳統的乳化法的基礎上設計新型反應器,實現將水油相反應集中于微型反應器中。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是,一種微球成型反應器,由“Y”型管和毛細管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包含圓形反應管和相連接的排出通道。圓形反應管的內徑D是排出通道內徑d1的3倍以上,兩者之間呈“Y”字形圓柱形漏斗狀相連。短毛細管一、長毛細管、短毛細管二,共3根毛細管豎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裝在“Y”型管的圓形反應管內部,并封閉圓形反應管這端的開口,保證密閉不漏水。在圓形反應管內部,從圓形反應管內部3根毛細管的開口處,到“Y”型管的排出通道的連接口處形成反應混合區域。流體從3根毛細管注入,通過“Y”型管圓形反應管的反應混合區域,進入排出通道,最后排出。優選的,所述長毛細管豎直平行排列在短毛細管一和短毛細管二中間,以滿足實驗中短毛細管一和短毛細管二的管道內液體相同,與長毛細管的管道內液體不同。短毛細管一和短毛細管二開口線平齊,與長毛細管的開口線共同相距H1的距離。所述長毛細管能夠調整插入“Y”型管的長度,即能夠調整H1的尺寸大小。這樣設計能夠根據實驗的原材料濃度、粘度、流速等參數,靈活調整H1的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球成型反應器,由“Y”型管和毛細管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1)包含圓形反應管(2)和相連接的排出通道(7),圓形反應管(2)的內徑D是排出通道(7)內徑d1的3倍以上,兩者之間呈“Y”字形圓柱形漏斗狀相連;短毛細管一(3)、長毛細管(4)、短毛細管二(5),共3根毛細管豎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裝在“Y”型管(1)的圓形反應管(2)內部,并封閉圓形反應管(2)這端的開口;在圓形反應管(2)內部,從圓形反應管(2)內部3根毛細管的開口處,到“Y”型管(1)的排出通道(7)的連接口處形成反應混合區域(6);流體從3根毛細管注入,通過“Y”型管(1)圓形反應管(2)的反應混合區域(6),進入排出通道(7),最后排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微球成型反應器,由“Y”型管和毛細管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1)包含圓形反應管(2)和相連接的排出通道(7),圓形反應管(2)的內徑D是排出通道(7)內徑d1的3倍以上,兩者之間呈“Y”字形圓柱形漏斗狀相連;短毛細管一(3)、長毛細管(4)、短毛細管二(5),共3根毛細管豎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裝在“Y”型管(1)的圓形反應管(2)內部,并封閉圓形反應管(2)這端的開口;在圓形反應管(2)內部,從圓形反應管(2)內部3根毛細管的開口處,到“Y”型管(1)的排出通道(7)的連接口處形成反應混合區域(6);流體從3根毛細管注入,通過“Y”型管(1)圓形反應管(2)的反應混合區域(6),進入排出通道(7),最后排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球成型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長毛細管(4)豎直平行排列在短毛細管一(3)和短毛細管二(5)中間;短毛細管一(3)和短毛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文峰,廖曉玲,肖文謙,劉雪,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科技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