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兩柱舉升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兩柱舉升機立柱。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兩柱舉升機的立柱為“凹”字形結構,折邊機要折六次才能成型,折邊復雜,易折后出現尺寸大小頭情況,精度難以保證;同時為保證強度,材料板厚厚,造成立柱結構龐大,加工成本增高,且此種立柱受力后穩定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之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兩柱舉升機立柱。針對兩柱舉升機立柱主要受力集中在立柱前后側的特點對兩柱舉升機立柱進行了改進,在立柱前后增加受力件,中間不受力處減小材質厚,達到了用材少,易加工,結構小,立柱受力后穩定性高。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本技術由底板、前加強柱、加強筋、斜加強筋、后加強板、立柱主體、滑臺機構、支臂機構、前滑塊、后滑塊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主體后側與后加強板組焊,其立柱主體為U形折邊結構,后加強板為U形結構,立柱主體前側與前加強柱組焊,其前加強柱為型材方管,立柱主體下端與底板組焊,立柱主體左右兩側與加強筋和斜加強筋組焊。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立柱主體為U形折邊結構,材質薄,折邊機折四次,折邊容易,前后受力件為型材和簡單折邊件,易加工,立柱前后加強,立柱受力后更穩定,整體用材厚減小,重量較輕,成本減少。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兩柱舉升機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兩柱舉升機俯視結構。圖3為本技術兩柱舉升機立柱爆炸圖。1:底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兩柱舉升機立柱,包括:底板(1)、前加強柱(2)、加強筋(3)、斜加強筋(4)、后加強板(5)、立柱主體(6)、滑臺機構(7)、支臂機構(8)、前滑塊(9)、后滑塊(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主體(6)后側與后加強板(5)組焊,其立柱主體(6)為U形折邊結構,后加強板(5)為U形結構,立柱主體(6)前側與前加強柱(2)組焊,其前加強柱(2)為型材方管,立柱主體(6)下端與底板(1)組焊,立柱主體(6)左右兩側與加強筋(3)和斜加強筋(4)組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兩柱舉升機立柱,包括:底板(1)、前加強柱(2)、加強筋(3)、斜加強筋(4)、后
加強板(5)、立柱主體(6)、滑臺機構(7)、支臂機構(8)、前滑塊(9)、后滑塊(10),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主體(6)后側與后加強板(5)組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昌六,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高昌液壓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