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工位電動磨料機,包括機架、第一石磨機構、第二石磨機構、調速電機和控制裝置;機架的右側設置第一石磨機構,第一石磨機構包括第一收料筒和第一石磨,第一收料筒設置在機架的上部,第一收料筒的一側開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第一石磨設置于第一收料筒內,機架的中間下部固定安裝有調速電機,調速電機與控制裝置相連接,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結構相同,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分別位于調速電機的兩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傘齒輪實現一個電機帶動兩個石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可以同時實現干、濕磨同時工作,在一個石磨磨粉的同時可以用另一個石磨磨汁,采用皮帶傳動,結構簡單,出現問題便于拆卸維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糧食粉碎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工位電動磨料機。
技術介紹
目前社會中對糧食的粉碎采用的是金屬磨磨制,由于金屬磨在粉碎分離食物的過程中發熱嚴重,使磨出的糧食失去了其原有的自然風味。石磨是用于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石磨通常由兩個圓盤石做成,磨是平面的兩層,兩層的接合處都有紋理,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在滾動過兩層中間時被磨碎,形成粉末。石磨通常采用人力或畜力作為動力,或者采用風力、水力等自然力帶動石磨,但是自然條件限制不能廣泛使用。市面上現有的電動石磨,大多結構復雜,不易拆卸,磨碎效率低,而且都是單個電機帶動一個石磨,造成了能源浪費。技術的內容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拆卸,磨碎效率高,能夠同時帶動多個石磨的多工位電動石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工位電動磨料機,包括機架、第一石磨機構、第二石磨機構、調速電機和控制裝置;所述機架的右側設置第一石磨機構,第一石磨機構包括第一收料筒和第一石磨,第一收料筒設置在機架的上部,第一收料筒的一側開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第一石磨設置于第一收料筒內,所述第一石磨包括第一上石磨和第一下石磨,第一下石磨固定放置在第一收料筒內,第一下石磨的上部對應設置有第一上石磨,第一上石磨的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口,第一進料口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盤,第一上石磨、第一下石磨和第一收料筒同軸設置,且第一上石磨和第一下石磨的中心軸處穿設有第一豎直限位桿,第一豎直限位桿與機架固定;所述機架的中間下部固定安裝有調速電機,調速電機與控制裝置相連接,調速電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電機輸出軸的端部通過一對相互嚙合的傘齒輪與一豎直傳動桿連接,豎直傳動桿通過軸承與機架固定,豎直傳動桿的上部設置有第一皮帶輪,第一皮帶輪通過第一皮帶與第一石磨機構的第一上石磨連接,第一皮帶套設于第一皮帶輪和第一上石磨的外側,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一皮帶相匹配的第一張緊輪;所述的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結構相同,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分別位于調速電機的兩側;所述第一皮帶輪的正上方同軸設置有第二皮帶輪,第二皮帶輪通過第二皮帶與第二石磨機構的第二上石磨連接,第二皮帶套設于第二皮帶輪和第二上石磨的外側,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二皮帶相匹配的第二張緊輪;所述第一張緊輪下部通過第一支撐桿與機架固定連接,第一張緊輪與第一支撐桿轉動連接,第一支撐桿的下部開有螺紋,所述機架上開有與第一支撐桿匹配的第一滑槽,第一支撐桿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擋塊,第一擋塊的直徑大于第一滑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張緊輪下部通過第二支撐桿與機架固定連接,第二張緊輪與第二支撐桿轉動連接,第二支撐桿的下部開有螺紋,所述機架上開有與第二支撐桿匹配的第二滑槽,第二支撐桿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擋塊,第二擋塊的直徑大于第二滑槽的寬度;所述機架的下部安裝有萬向輪,萬向輪上安裝有鎖緊裝置,機架的一側安裝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與調速電機相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調速器和定時器。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皮帶輪的下底面、第一張緊輪的下底面和第一上石磨的下底面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皮帶輪的下底面、第二張緊輪的下底面和第二上石磨的下底面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進料口為兩個,且關于第一上石磨的中心對稱設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傘齒輪實現一個電機帶動兩個石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可以同時實現干、濕磨同時工作,在一個石磨磨粉的同時可以用另一個石磨磨汁;2、采用皮帶傳動,結構簡單,出現問題便于拆卸維修;3、設置有張緊輪,便于調節皮帶的松緊,延長皮帶的使用壽命;4、控制裝置設置有調速器和定時器,可以調節石磨的轉速,以適應不用材料的磨碎,定時功能能夠防止石磨空轉,節約能源。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圖;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A。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1所示,一種多工位電動磨料機,包括第一石磨機構1、第二石磨機構2、機架3和調速電機4。機架3的右側設置第一石磨機構1,第一石磨機構1包括第一收料筒11和第一石磨,第一收料筒11設置在機架3的上部,第一收料筒11的一側開有第一落料口12,所述第一石磨設置于第一收料筒11內,所述第一石磨包括第一上石磨13和第一下石磨14,第一下石磨14固定放置在第一收料筒11內,第一下石磨14的上部對應設置有第一上石磨13,第一上石磨13的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口15,本實施例的第一進料口15為兩個,且關于第一上石磨13的中心對稱設置。第一進料口15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盤16,第一上石磨13、第一下石磨14和第一收料筒11同軸設置,第一上石磨13和第一下石磨14的中心軸處穿設有第一豎直限位桿(公知技術,圖中未予示出),第一豎直限位桿與機架3固定連接。機架3的中間下部固定安裝有調速電機4,調速電機4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調速電機4輸出軸的端部通過一對相嚙合的傘齒輪5與一豎直傳動桿6連接,豎直傳動桿6通過軸承與機架3固定,豎直傳動桿6的上部設置有第一皮帶輪7,第一皮帶輪7通過第一皮帶8與第一石磨機構1的第一上石磨13連接,第一皮帶8套設于第一皮帶輪7和第一上石磨13的外側,機架3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一皮帶8相匹配的第一張緊輪9。第二石磨機構2與第一石磨機構1相同,第二石磨機構2與第一石磨機構1分別位于調速電機4的兩側。第一皮帶輪7的正上方同軸設置有第二皮帶輪72,第二皮帶輪72通過第二皮帶82與第二石磨機構2的第二上石磨23連接,第二皮帶82套設于第二皮帶輪72和第二上石磨23的外側,機架3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二皮帶82相匹配的第二張緊輪92。如圖2所示,第一張緊輪9下部通過第一支撐桿101與機架3固定連接,第一張緊輪9與第一支撐桿101轉動連接,第一支撐桿101的下部開有螺紋,機架3上開有與第一支撐桿101匹配的第一滑槽111,第一支撐桿101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擋塊121,第一擋塊121的直徑大于第一滑槽111的寬度,第一支撐桿101可以在第一滑槽111內滑動,第一支撐桿101滑動到合適位置,用螺母將第一支撐桿101固定在機架3上。第二張緊輪92下部通過第二支撐桿102與機架3固定連接,第二張緊輪92與第二支撐桿102轉動連接,第二支撐桿102的下部開有螺紋,機架3上開有與第二支撐桿102匹配的第二滑槽112,第二支撐桿102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擋塊122,第二擋塊122的直徑大于第二滑槽112的寬度,第二支撐桿102可以在第二滑槽112內滑動,第二支撐桿102滑動到合適位置后,用螺母將第二支撐桿102固定在機架3上。機架3的下部安裝有萬向輪17,萬向輪17上安裝有鎖緊裝置。機架3的一側安裝有控制裝置18,控制裝置18與調速電機4相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18包括調速器和定時器。第一皮帶輪7的下底面、第一張緊輪9的下底面和第一上石磨13的下底面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皮帶輪72的下底面、第二張緊輪92的下底面和第二上石磨23的下底面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具體工作時,以使用第一石磨機構1為例,調整第一張緊輪9下部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工位電動磨料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第一石磨機構、第二石磨機構、調速電機和控制裝置;所述機架的右側設置第一石磨機構,第一石磨機構包括第一收料筒和第一石磨,第一收料筒設置在機架的上部,第一收料筒的一側開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第一石磨設置于第一收料筒內,所述第一石磨包括第一上石磨和第一下石磨,第一下石磨固定放置在第一收料筒內,第一下石磨的上部對應設置有第一上石磨,第一上石磨的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口,第一進料口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盤,第一上石磨、第一下石磨和第一收料筒同軸設置,且第一上石磨和第一下石磨的中心軸處穿設有第一豎直限位桿,第一豎直限位桿與機架固定連接;所述機架的中間下部固定安裝有調速電機,調速電機與控制裝置相連接,調速電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調速電機輸出軸的端部通過一對相互嚙合的傘齒輪與一豎直傳動桿連接,豎直傳動桿通過軸承與機架固定,豎直傳動桿的上部設置有第一皮帶輪,第一皮帶輪通過第一皮帶與第一石磨機構的第一上石磨連接,第一皮帶套設于第一皮帶輪和第一上石磨的外側,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一皮帶相匹配的第一張緊輪;所述的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結構相同,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分別位于調速電機的兩側,所述第一皮帶輪的正上方同軸設置有第二皮帶輪,第二皮帶輪通過第二皮帶與第二石磨機構的第二上石磨連接,第二皮帶套設于第二皮帶輪和第二上石磨的外側,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二皮帶相匹配的第二張緊輪;所述第一張緊輪下部通過第一支撐桿與機架固定連接,第一張緊輪與第一支撐桿轉動連接,第一支撐桿的下部開有螺紋,所述機架上開有與第一支撐桿匹配的第一滑槽,第一支撐桿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擋塊,第一擋塊的直徑大于第一滑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張緊輪下部通過第二支撐桿與機架固定連接,第二張緊輪與第二支撐桿轉動連接,第二支撐桿的下部開有螺紋,所述機架上開有與第二支撐桿匹配的第二滑槽,第二支撐桿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擋塊,第二擋塊的直徑大于第二滑槽的寬度;所述機架的下部安裝有萬向輪,萬向輪上安裝有鎖緊裝置,機架的一側安裝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與調速電機相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調速器和定時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工位電動磨料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第一石磨機構、第二石磨機構、調速電機和控制裝置;所述機架的右側設置第一石磨機構,第一石磨機構包括第一收料筒和第一石磨,第一收料筒設置在機架的上部,第一收料筒的一側開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第一石磨設置于第一收料筒內,所述第一石磨包括第一上石磨和第一下石磨,第一下石磨固定放置在第一收料筒內,第一下石磨的上部對應設置有第一上石磨,第一上石磨的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口,第一進料口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料盤,第一上石磨、第一下石磨和第一收料筒同軸設置,且第一上石磨和第一下石磨的中心軸處穿設有第一豎直限位桿,第一豎直限位桿與機架固定連接;所述機架的中間下部固定安裝有調速電機,調速電機與控制裝置相連接,調速電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調速電機輸出軸的端部通過一對相互嚙合的傘齒輪與一豎直傳動桿連接,豎直傳動桿通過軸承與機架固定,豎直傳動桿的上部設置有第一皮帶輪,第一皮帶輪通過第一皮帶與第一石磨機構的第一上石磨連接,第一皮帶套設于第一皮帶輪和第一上石磨的外側,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第一皮帶相匹配的第一張緊輪;所述的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結構相同,第二石磨機構與第一石磨機構分別位于調速電機的兩側,所述第一皮帶輪的正上方同軸設置有第二皮帶輪,第二皮帶輪通過第二皮帶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磊,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天中人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