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DC/DC變換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增益Trans-Z源升壓變換器。
技術介紹
光伏、燃料電池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發展已成為解決化石燃料短缺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光伏、燃料電池等輸出的電壓很低,一般需要DC/DC變換器升壓。然而許多升壓DC/DC變換器受到占空比、生熱和損耗的限制,無法實現大幅度的升壓,如Boost變換器,其電壓增益為1/(1-D),D為占空比,但由于寄生參數的影響,其增益受到限制;又如準Z源變換器,其電壓增益為1/(1-2D),較Boost變換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高增益Trans-Z源升壓變換器。本專利技術電路中具體包括直流輸入電源Vin、第一電感所述、第一二極管所述、第一電容所述、第二電容所述、第三電容所述、第二二極管所述、匝比為1:n(n≥2)所述的變壓器所述、開關管所述、第三二極管所述、輸出電容所述和負載。本專利技術電路具體的連接方式為:所述的直流輸入電源Vin的正極與第一電感所述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感所述的另外一端與第一二極管所述的陽極和第二電容所述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一二極管所述的陰極與第一電容所述的一端、第三電容所述的一端和第二二極管所述的陽極連接。所述的第二二極管所述的陰極與變壓器所述副邊的同名端連接。所述的變壓器所述副邊的異名端與第三電容所述的另外一端和變壓器所述原邊的同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增益Trans?Z源升壓變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輸入電源、第一電感(L1)、第一二極管(D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二二極管(D2)、匝比為1:n的變壓器(T)、開關管(S)、第三二極管(D3)、輸出電容(Cout)和負載;所述直流輸入電源的正極與第一電感(L1)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感(L1)的另外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與第一電容(C1)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一端和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與變壓器(T)副邊的同名端連接;所述變壓器(T)副邊的異名端與第三電容(C3)的另外一端和變壓器(T)原邊的同名端連接;所述變壓器(T)原邊的異名端與第二電容(C2)的另外一端、開關管(S)的漏極和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與輸出電容(Cout)的一端和負載的一端連接;所述輸出電容(Cout)與負載并聯;所述直流輸入電源Vin的負極與第一電容(C1)的另外一端、開關管(S)的源極、輸出電容(Cout)的另外一端和負載的另外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增益Trans-Z源升壓變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輸入電源、第一電感(L1)、第
一二極管(D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二二極管(D2)、匝比為1:n的
變壓器(T)、開關管(S)、第三二極管(D3)、輸出電容(Cout)和負載;
所述直流輸入電源的正極與第一電感(L1)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感(L1)的另外一端
與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與第一
電容(C1)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一端和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D2)
的陰極與變壓器(T)副邊的同名端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波,沈瀚云,羅安,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