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耐磨件的鑄造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及其消失模。
技術介紹
攪拌機應用非常廣泛,可應用于建筑領域、環保領域等,攪拌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件就是攪拌葉,在攪拌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攪拌葉一般包括組合使用的側葉片和中葉片,側葉片一般采用消失模鑄造工藝制造,作為耐磨件使用。在工程應用中,因為現有的側葉片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與混凝土之間的攪拌有很大的阻力,在工作中會有很大的磨損損耗,尤其是側葉片上的安裝孔處,會使得安裝孔內的螺栓破損,實際的工程應用中,往往容易導致側葉片安裝不牢固或直接脫落等事故的發生,降低了側葉片的使用壽命,從而增加了耐磨件的損耗。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206563252,專利技術創造名稱為: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葉,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葉,包括有T字形的葉片,葉片上設有兩道條形滑道,兩道條形滑道之間分別設有安裝孔,兩道條形滑道外側分別設有凹槽。該申請案的攪拌葉結構設計合理,重量減輕,與其他部件配合安裝方便,提高了攪拌效率。但是,該申請案中兩道條形滑道之間設有的安裝孔仍舊容易被磨損損耗,會導致攪拌葉安裝不牢固或直接脫落等事故的發生,降低了攪拌葉的使用壽命,從而增加了耐磨件的損耗。消失模鑄造(又稱實型鑄造)是用泡沫塑料(EPS、STMMA或EPMMA)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為與要生產鑄造的零件結構、尺寸完全一樣的實型模具,經過浸涂耐火涂料(起強化、光潔、透氣作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側葉片本體(302)、第一使用部(301)和第二使用部(305),所述第一使用部(301)、第二使用部(305)分別位于側葉片本體(302)相鄰的兩個側面上,所述第二使用部(305)高出側葉片本體(302)的上表面,第二使用部(305)的外壁為弧形面;側葉片本體(302)上前后對稱地設有兩個安裝孔(303),該安裝孔(303)為腰型孔;安裝孔(303)的四周設有一層耐磨保護層(3031),該耐磨保護層(3031)高出側葉片本體(302)的上表面,且耐磨保護層(3031)與側葉片本體(302)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側葉片本體(302)、第一使用部(301)
和第二使用部(305),所述第一使用部(301)、第二使用部(305)分別位于側葉片本體(302)
相鄰的兩個側面上,所述第二使用部(305)高出側葉片本體(302)的上表面,第二使用部
(305)的外壁為弧形面;側葉片本體(302)上前后對稱地設有兩個安裝孔(303),該安裝
孔(303)為腰型孔;安裝孔(303)的四周設有一層耐磨保護層(3031),該耐磨保護層(3031)
高出側葉片本體(302)的上表面,且耐磨保護層(3031)與側葉片本體(302)的連接處采
用圓弧過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使用部(301)
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傾斜面(3011)、第二傾斜面(3012)、第三傾斜面(3013)和第四傾斜面
(3014),所述第一傾斜面(3011)為第一使用部(301)的上表面,第一傾斜面(3011)向
下傾斜,第四傾斜面(3014)為第一使用部(301)的下表面,第四傾斜面(3014)向下傾斜,
第三傾斜面(3013)與第四傾斜面(3014)連接,且第三傾斜面(3013)向上傾斜,第二傾
斜面(3012)將第三傾斜面(3013)與第一傾斜面(301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葉片本體(302)
非第一使用部(301)和第二使用部(305)的側面上設有減重缺口(304);所述側葉片本體
(302)上設有擋板(306),該擋板(306)高出側葉片本體(302)的上表面,且擋板(306)
與第二使用部(305)相對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傾斜面(3013)
與水平線的夾角為50~55°,所述第二傾斜面(3012)與第三傾斜面(3013)的夾角為90°;
所述耐磨保護層(3031)高出側葉片本體(302)的上表面5~6mm。
5.一種攪拌機側葉片耐磨件的消失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鑄件模型(3),所述鑄件模型
(3)的材料為泡沫塑料,鑄件模型(3)的兩側對稱地設有內澆道(2),該內澆道(2)包括
引流塊(201)和插接塊(202),所述引流塊(201)和插接塊(202)相互垂直共同構成L
形結構,引流塊(201)的厚度小于插接塊(202)的厚度,引流塊(201)與鑄件模型(3)
固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大志,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市三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