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產線,尤其涉及一種剎車盤生產線,屬于生產
技術介紹
剎車盤生產過程中的平衡、滾字工序,大都與機加工工序連線生產,由于平衡工序節拍快,而其它工序節拍時間長,每條線配備一臺平衡機,造成了平衡設備的浪費。而單獨把平衡設備拿出來獨自在一個區域生產,這又增加了工件的搬運。目前的剎車盤平衡、滾字、防銹工序,都是靠雙手把工件放到相應的設備上,然后手動按下啟動按鈕,該工序結束后再手工取下,放到相應工序的托盤上,費事費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剎車盤生產線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剎車盤平衡、滾字、清洗生產線。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剎車盤平衡、滾字、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輥道線、第二輥道線、第三輥道線和安裝于桁架上的第一機械手、第二機械手,所述第一輥道線的末端設于第一機械手可抓取位置,所述第一輥道線末端與平衡機相鄰,平衡機一側設有滾字機,所述平衡機和滾字機均處于第一機械手的抓取范圍,所述滾字機通過第二輥道線與位于第二機械手抓取范圍內的浸油槽、甩干機連接,所述甩干機位于浸油槽一側,所述第一機械手和第二機械手均采用一拖三的結構形式。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拖三的機械手搬運工件,省去了人工周轉,節省體力和人工;通過系統控制設備的啟停,實現自動化生產。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還包括與甩干機相連的第三輥道線,用于將剎車盤送出生產線。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節省人力搬運成本。進一步,所述第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剎車盤平衡、滾字、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輥道線、第二輥道線和安裝于桁架上的第一機械手、第二機械手,所述第一輥道線的末端設于第一機械手可抓取位置,所述第一輥道線末端與平衡機相鄰,平衡機一側設有滾字機,所述平衡機和滾字機均處于第一機械手的抓取范圍,所述滾字機通過第二輥道線與位于第二機械手抓取范圍內的浸油槽、甩干機連接,所述甩干機位于浸油槽一側,所述第一機械手和第二機械手均采用一拖三的結構形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剎車盤平衡、滾字、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輥道線、第二輥道線和安裝于桁架上的第一機械手、第二機械手,所述第一輥道線的末端設于第一機械手可抓取位置,所述第一輥道線末端與平衡機相鄰,平衡機一側設有滾字機,所述平衡機和滾字機均處于第一機械手的抓取范圍,所述滾字機通過第二輥道線與位于第二機械手抓取范圍內的浸油槽、甩干機連接,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玉恩,李洪濤,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勝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