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屬于污水污物處理技術領域,包括分離筒和伸入所述分離筒的轉軸,所述分離筒上設置有渣液進口、排渣口以及用于遮擋排渣口的掀蓋,所述渣液進口連通有吸污裝置,所述轉軸上設置有螺旋壓榨葉片和電機,所述螺旋壓榨葉片的輸出端與所述排渣口對應。本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是根據強力吸污渣液分離車所必須具備的功能要素而進行的一種有針對性的創造性設計,是針對不同的渣液混合種類及狀態,采用不同的分離方法以求達到高效、快捷渣液分離徹底干凈的分離效果。該裝置裝配在強力吸污車內后,強力吸污車各項功能要素才得以充分顯示出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水污物處理
,具體而言,涉及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在污水污物處理、造紙等行業,紙屑等渣質與液體分離,是污水污物處理中的關鍵步驟。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渣液分離,這必然導致工作效率偏低。目前,市面上也有了一些渣液分離設備。但是,現有的相關分離設備大多是利用過濾的方法進行渣液分離,這種設備一般存在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現有技術中,一般根據不同的渣質以及渣液的濃度,需選用不同的渣液分離設備,適用范圍較窄,實用性不夠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高效的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以改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其包括分離筒和伸入分離筒的轉軸,分離筒上設置有渣液進口、排渣口以及用于遮擋排渣口的掀蓋,渣液進口連通有吸污裝置,轉軸位于分離筒內的部位設置有螺旋壓榨葉片,位于分離筒外的部位連接有電機,螺旋壓榨葉片的輸出端與排渣口對應。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分離筒包括圓柱形的外筒和圓臺形的內筒,內筒包括靠近渣液進口的大頭端和靠近排渣口的小頭端,螺旋壓榨葉片的螺距從大頭端到小頭端逐漸減小。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內筒由一金屬過濾網彎折卷繞成型,金屬過濾網上設置有多個長條形的過濾孔。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多個過濾孔的長度方向均相對于金屬過濾網的徑向方向傾斜。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多個過濾孔的長度方向與金屬過濾網的徑向方向的夾角為30°-60°。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轉軸內設置有清洗水腔,清洗水腔連通有水泵,水泵連通有清洗水源,轉軸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多個出水孔沿轉軸的長度方向和圓周方向間隔設置。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分離筒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掀蓋開閉的液壓桿,液壓桿連通有液壓泵,液壓泵連通有液壓源。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吸污裝置包括真空泵,真空泵通過管道與分離筒連通。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管道為塑料伸縮軟管。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渣液進口處設置有與分離筒連通的疏通筒,塑料伸縮軟管與疏通筒連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采用分離筒內置螺旋壓榨葉片的結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快速壓榨污水污物中的固體渣,并排出剩余的液體,從而實現渣液的有效分離,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適用于各行業需渣液分離工藝處理的領域,特別適用于污水污物處理等渣液混合物成分、濃度復雜的行業。本專利技術可根據不同物質和液體的混合濃度,通過渣液分離裝置轉速的調整,滿足渣液分離的需求,是國內外任何一中分離設備無法比擬的。本專利技術操作簡單、效率高、能根據對不同濃度的渣液進行渣液分離。同時,本專利技術采用調速電機提供動力,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渣質以及渣液的濃度,設置不同的轉速,從而滿足不同渣液的分離要求,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很強。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內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金屬過濾網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金屬過濾網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匯總:分離筒100;外筒110;渣液進口111;排渣口112;內筒120;金屬過濾網121;過濾孔122;轉軸200;螺旋壓榨葉片300;軸承座400;掀蓋500;液壓桿600。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專利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專利技術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術語“水平”、“豎直”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第一實施例:請參照圖1-3,本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筒100和伸入分離筒100的轉軸200,分離筒100上設置有渣液進口111、排渣口112以及用于遮擋排渣口112的掀蓋500,渣液進口111連通有吸污裝置,轉軸200位于分離筒100內的部位設置有螺旋壓榨葉片300,位于分離筒100外的部位連接有電機,螺旋壓榨葉片300的輸出端與排渣口112對應。其中,渣液進口111設置于分離筒100的一端,排渣口112設置于另一端;掀蓋500鉸接于分離筒100上;吸污裝置為現有設備,可以直接從市場上購買;分離筒100上設置有透明的觀察窗,以便用戶觀察分離筒100內部的情況。本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的工作原理和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吸污裝置通過渣液進口111將污水污物抽取到分離筒100內;然后啟動電機,螺旋壓榨葉片300開始運轉壓榨污水污物,其中固體渣將被壓榨推送到排渣口112,壓榨出的廢液則從分離筒100排出;當固體渣積累到一定量時,打開掀蓋500,固體渣在螺旋壓榨葉片300的推動下被排出分離筒100。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分離筒100包括圓柱形的外筒110和圓臺形的內筒120,內筒120包括靠近渣液進口111的大頭端和靠近排渣口112的小頭端,大頭端與外筒110的一端固定連接,小頭端穿過外筒110的另一端且位于外筒110外部,螺旋壓榨葉片300的螺距從大頭端到小頭端逐漸減小。進一步地,內筒120由一類似扇形的金屬過濾網121彎折卷繞成型,金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離筒和伸入所述分離筒的轉軸,所述分離筒上設置有渣液進口、排渣口以及用于遮擋排渣口的掀蓋,所述渣液進口連通有吸污裝置,所述轉軸位于所述分離筒內的部位設置有螺旋壓榨葉片,位于所述分離筒外的部位連接有電機,所述螺旋壓榨葉片的輸出端與所述排渣口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離筒和伸入所述分離筒的轉軸,所述分離筒上設置有渣液進口、排渣口以及用于遮擋排渣口的掀蓋,所述渣液進口連通有吸污裝置,所述轉軸位于所述分離筒內的部位設置有螺旋壓榨葉片,位于所述分離筒外的部位連接有電機,所述螺旋壓榨葉片的輸出端與所述排渣口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筒包括圓柱形的外筒和圓臺形的內筒,所述內筒包括靠近渣液進口的大頭端和靠近排渣口的小頭端,所述螺旋壓榨葉片的螺距從大頭端到小頭端逐漸減小。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由一金屬過濾網彎折卷繞成型,所述金屬過濾網上設置有多個長條形的過濾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過濾孔的長度方向均相對于所述金屬過濾網的徑向方向傾斜。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式高效渣液分離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朝虹,
申請(專利權)人:楊朝虹,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