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空氣調節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空調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其中,空調器在室外換熱器和節流裝置之間連接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該存儲器包括豎直放置的柱形殼體以及塞部件,塞部件與柱形殼體之間形成儲液室;柱形殼體上開設有進液口和排液口;塞部件與沿著塞部件運動方向設置的彈性件連接,當塞部件運動以使得儲液室容積及儲液室中制冷劑重力改變時,彈性件變形以調節塞部件的平衡。該方案中,當空調器中制冷劑高壓壓力值過高時,則塞部件朝下運動使得儲液室容積增大,從而空調器的管路中的一部分制冷劑存儲在儲液室中,降低空調器管路中制冷劑的壓力,直到制冷劑高壓壓力值滿足要求,此時塞部件達到平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氣調節
,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傳統的T3空調器運行最高溫度52℃,一般空調廠家設計時會留量2~3℃設計余,即使得空調器的最高運行環境溫度55℃左右。但即使有這樣的余量,產品安裝到用戶家里后,仍舊故障頻頻,維修率居高不下。尤其中東環境比較惡劣,當天氣預報大氣溫度45℃左右時,在室外被暴曬后的空氣溫度往往可高達60℃以上,甚至達到67至68℃之間。而該種溫度環境下,常規的T3工況空調器早就因為高溫、高壓、大電流而保護停機,甚至被高溫燒壞了。因此對用戶來說,越是高溫環境需要冷量的時候,空調器卻保護停機無法制冷。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高溫環境下無法正常制冷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通過管路連接形成回路的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內換熱器和所述室外換熱器之間連接有節流裝置,所述室外換熱器和節流裝置之間連接有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所述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包括豎直放置的柱形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柱形殼體內且可沿著所述柱形殼體的軸向做往復運動的塞部件,所述塞部件與所述柱形殼體的內側壁密封,且所述塞部件的作用面與所述柱形殼體之間形成儲液室;所述柱形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液室連通的進液口和排液口,所述進液口連接所述室外換熱器,所述排液口連接所述節流裝置;所述塞部件與沿著所述塞部件運動方向設置的彈性件連接,當所述塞部件在制冷劑壓力下運動以使得儲液室容積及儲液室中制冷劑重力改變時,所述彈性件變形以調節所述塞部件的平衡。優選地,所述塞部件將所述柱形殼體的內腔分隔形成調節室和所述儲液室,且所述儲液室位于所述調節室的上方。優選地,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調節室,底端固定在所述調節室的底板上,頂端支撐所述塞部件。優選地,所述柱形殼體底部敞口。優選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優選地,所述塞部件為分隔板。優選地,所述塞部件為活塞或者柱塞。優選地,所述節流裝置為電子膨脹閥或者熱力膨脹閥。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根據上述空調器進行制冷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空調器切換到制冷運行模式,使得制冷劑從室外換熱器的出口經過所述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進入節流裝置;S2、空調器運行穩定后,塞部件在制冷劑高壓壓力和彈性件支承力作用下運動,并最終達到平衡,其中,如果P實≤P設,則塞部件靜止不動,從而保持P實不變;如果P實>P設,則塞部件移動并壓縮彈性件,以使得儲液室的容積增加,從而使得P實值減小,直到P實=P設;P實為空調器制冷回路中制冷劑高壓壓力值,P設為空調器處于制冷狀態下時所允許的最大制冷劑高壓壓力值;S3、當儲液室中存儲有制冷劑時,如果P實≤P設,則彈性件將塞部件向上頂,從而向空調器制冷回路中釋放制冷劑。優選地,當所述節流裝置為電子膨脹閥時,還包括以下步驟:S4、測量壓縮機的實際吸氣溫度Ts,將壓縮機的實際吸氣溫度Ts與壓縮機的設定吸氣溫度T0做差值,求得壓縮機的回氣過熱度ΔT=Ts-T0:若△T<-1,減小電子膨脹閥開度;若△T>1,增大電子膨脹閥開度;若-1≤△T≤1,保持當前電子膨脹閥開度不變。(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的空調器,在室外換熱器和節流裝置之間連接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所述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包括豎直放置的柱形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柱形殼體內且可沿著所述柱形殼體的軸向做往復運動的塞部件,所述塞部件與所述柱形殼體的內側壁密封,且所述塞部件的作用面與所述柱形殼體之間形成儲液室;所述柱形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液室連通的進液口和排液口,所述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室外換熱器,所述排液口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節流裝置;所述塞部件與沿著所述塞部件運動方向設置的彈性件連接,當所述塞部件運動以使得儲液室容積及儲液室中制冷劑重力改變時,所述彈性件變形以調節所述塞部件的平衡。該方案中,當空調器中制冷劑高壓壓力值過高時,則塞部件朝下運動使得儲液室容積增大,從而空調器的管路中的一部分制冷劑存儲在儲液室中,降低空調器管路中制冷劑的壓力,直到制冷劑高壓壓力值滿足要求,此時塞部件達到平衡。因此,該空調器可以在高溫甚至超高溫環境下正常制冷,有效解決用戶高溫無法制冷的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實施例的空調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的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101、柱形殼體;102、塞部件;103、儲液室;104、進液口;105、排液口;106、調節室;107、彈性件;2、壓縮機;3、室內換熱器;4、室外換熱器;5、換向裝置;6、節流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實施例一請參見圖1,本實施例一的空調器,包括:通過管路連接形成回路的壓縮機2、室內換熱器3和室外換熱器4,所述室內換熱器3和所述室外換熱器4之間連接有節流裝置6;在室外換熱器4和節流裝置6之間連接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1,所述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1包括豎直放置的柱形殼體101,以及設置在所述柱形殼體101內且可沿著所述柱形殼體101的軸向做往復運動的塞部件102,所述塞部件102與所述柱形殼體101的內側壁密封,且所述塞部件102的作用面與所述柱形殼體101之間形成儲液室103;所述柱形殼體101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液室103連通的進液口104和排液口105,所述進液口104連接所述室外換熱器4,所述排液口105連接所述節流裝置6;所述塞部件102與沿著所述塞部件102運動方向設置的彈性件107連接,當所述塞部件102在制冷劑壓力下運動以使得儲液室103容積及儲液室103中制冷劑重力改變時,所述彈性件107變形以調節所述塞部件102的平衡。需要說明的是,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1的進液口104和排液口105是針對空調器在制冷模式下運行的情況而言,因為制冷模式下制冷劑從壓縮機2中流向室外換熱器4,且從室外換熱器4流向可調節制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器,包括:通過管路連接形成回路的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內換熱器和所述室外換熱器之間連接有節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換熱器和節流裝置之間連接有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所述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包括豎直放置的柱形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柱形殼體內且可沿著所述柱形殼體的軸向做往復運動的塞部件,所述塞部件與所述柱形殼體的內側壁密封,且所述塞部件的作用面與所述柱形殼體之間形成儲液室;所述柱形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液室連通的進液口和排液口,所述進液口連接所述室外換熱器,所述排液口連接所述節流裝置;所述塞部件與沿著所述塞部件運動方向設置的彈性件連接,當所述塞部件在制冷劑壓力下運動以使得儲液室容積及儲液室中制冷劑重力改變時,所述彈性件變形以調節所述塞部件的平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器,包括:通過管路連接形成回路的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內換熱器和所述室外換熱器之間連接有節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換熱器和節流裝置之間連接有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所述可調節制冷劑存儲器包括豎直放置的柱形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柱形殼體內且可沿著所述柱形殼體的軸向做往復運動的塞部件,所述塞部件與所述柱形殼體的內側壁密封,且所述塞部件的作用面與所述柱形殼體之間形成儲液室;所述柱形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液室連通的進液口和排液口,所述進液口連接所述室外換熱器,所述排液口連接所述節流裝置;所述塞部件與沿著所述塞部件運動方向設置的彈性件連接,當所述塞部件在制冷劑壓力下運動以使得儲液室容積及儲液室中制冷劑重力改變時,所述彈性件變形以調節所述塞部件的平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件將所述柱形殼體的內腔分隔形成調節室和所述儲液室,且所述儲液室位于所述調節室的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調節室,底端固定在所述調節室的底板上,頂端支撐所述塞部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殼體底部敞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件為分隔板。7.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漢儒,李金波,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