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生產排氣渦輪增壓器的可變幾何渦輪的方法。
技術介紹
增壓設備(諸如排氣渦輪增壓器)能夠裝備有可變幾何渦輪。可變幾何渦輪配備有活動引導葉片,活動引導葉片能夠影響或者改變渦輪的排氣的流入截面。由于這種可變幾何渦輪,因而能夠改變在渦輪側流入渦輪的排氣,使得依靠可變幾何渦輪,從而能夠影響渦輪的旋轉速度,以及排氣渦輪增壓器的性能。在壓縮機側,能夠利用可變幾何壓縮機影響通過壓縮機輪產生的空氣/排氣的流動。因此,通過使用可變幾何渦輪,這種增壓設備能夠有利地被調節而具體地用于特定操作模式,并且向連接至增壓設備的內燃機供給空氣/排氣的優化流。但是,使用可變幾何渦輪的缺陷是存在大量活動部件,用于當使用活動部件時在各個部件之間還通常存在相互游隙。因此,在制造可變幾何渦輪的過程期間,高精確定位的活動部件是特別重要的。這尤其適用于可變幾何渦輪的引導葉片,引導葉片典型地以旋轉方式安裝在一個或者兩個所謂的引導葉片支撐環上。為了調節可變幾何渦輪的引導葉片的軸向游隙,EP0226444B1推薦了在可變幾何渦輪的兩個引導葉片支撐環之間使用間隔套筒。與該
技術介紹
不同,DE1428171公開了一種具有雙安裝引導葉片的可變幾何渦輪。為了防止卡住引導葉片,US2010/0008766A1提出了將階梯間隔套筒軸向布置在兩個引導葉片支撐環之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的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創建用于生產可變幾何渦輪的改進方法。該問題的解決是通過獨立權利要求的主題。優選實施例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生產用于排氣渦輪增壓器的可變幾何渦輪的方法中,在第一步驟中,將第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生產用于排氣渦輪增壓器的可變幾何渦輪(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共軸地布置第一和第二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將它們軸向地彼此隔開一距離,b)依靠相同鏜孔處理創建第一引導葉片支撐環(2a)中的至少一個第一引導葉片鏜孔(4a)以及創建對準所述第一引導葉片鏜孔(4a)的第二引導葉片鏜孔(4b),其中,兩個所述引導葉片鏜孔(4a、4b)設計為用于可調節地接收所述可變幾何渦輪(1)的引導葉片(5)。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8.13 DE 102015215492.01.一種用于生產用于排氣渦輪增壓器的可變幾何渦輪(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共軸地布置第一和第二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將它們軸向地彼此隔開一距離,b)依靠相同鏜孔處理創建第一引導葉片支撐環(2a)中的至少一個第一引導葉片鏜孔(4a)以及創建對準所述第一引導葉片鏜孔(4a)的第二引導葉片鏜孔(4b),其中,兩個所述引導葉片鏜孔(4a、4b)設計為用于可調節地接收所述可變幾何渦輪(1)的引導葉片(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額外步驟c):c)將一個引導葉片(5)部分地布置在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之間,使得所述引導葉片(5)部分地接收在至少一個所述第一引導葉片鏜孔(4a)中以及部分地接收在對準該第一引導葉片鏜孔(4a)的所述第二引導葉片鏜孔(4b)中,并且具有相對于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旋轉的能力。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被接收以及穩固在共用保持設備中,至少在執行步驟b)期間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在所述共用保持設備中仍被保持。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之前或者之后,執行以下額外方法步驟b0):b0)依靠相同鏜孔處理制作所述第一引導葉片支撐環(2a)中的至少一個第一貫通鏜孔(3a)并且制作對準該第一貫通鏜孔(3a)的額外第二貫通鏜孔(3b),其中,兩個所述貫通鏜孔(3a、3b)設計成接收緊固元件(10),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依靠所述緊固元件(10)能夠被緊固至殼體部分(11),尤其被緊固至排氣渦輪增壓器的軸承殼體或者渦輪殼體的殼體部分。5.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額外步驟d)和步驟e):d)布置定心套筒(9)在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之間,使得其對準第一和第二貫通鏜孔(3a、3b),以及e)將緊固元件(10)插入兩個所述貫通鏜孔(3a、3b)并且插入所述定心套筒(9;9’),使得所述緊固元件(10)穿過兩個所述貫通鏜孔(3a、3b)以及以徑向游隙穿過所述定心套筒(9),并且在軸向方向(A)上伸出超過所述第一引導葉片支撐環(2a),用于緊固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至殼體部分(11)。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使用定心套筒(9),所述定心套筒(9)具有第一軸向端部段(12a),所述第一軸向端部段(12a)沿著所述定心套筒(9)的軸向方向(a)接入軸向中間段(12b),并且從所述軸向中間段(12b)接入與所述第一軸向端部段(12a)對置的第二軸向端部段(12c),其中,第一徑向臺階(13a)形成在所述定心套筒(9)的外周表面(14)上,位于所述第一軸向端部段(12a)和所述軸向中間段(12b)之間的過渡區域中,第二徑向臺階(13b)形成在所述軸向中間段(12b)和所述第二軸向端部段(12c)之間,使得所述定心套筒(9)的半徑(R)在所述軸向中間段(12b)中增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套筒(9)布置于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之間,使得所述第一軸向端部段(12a)接收在第一貫通鏜孔(3a)中,所述第二軸向端部段(12b)接收在第二貫通鏜孔(3b)中,兩個所述引導葉片支撐環(2a、2b)在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茵·迪克·盧默,
申請(專利權)人:博世馬勒渦輪系統有限兩合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