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結構及施工方法,特別是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鋼筋混凝土梁(RC梁)—鋼管混凝土柱組合結構梁柱節點也稱節點核心區,由于該區域的應力復雜、集中,它的破壞能夠導致整個結構系統的倒毀,因此梁柱節點的設計也是這種組合結構的重點;由于鋼筋混凝土梁與鋼管混凝土柱連接涉及到兩種不同結構間的連接,其節點構造處理一直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題:梁筋、柱筋、牛腿、加勁板等交錯匯集,節點鋼筋綁扎焊接、混凝土澆筑等施工空間狹窄,造成鋼筋錨固質量、混凝土澆筑密實度均難以控制,嚴重影響結構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及其連接施工方法,以克服已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包括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以及垂直連接在上翼緣板與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腹板位于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長度方向的中線上;所述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結構相同、包括N段翼緣板和N-1段過渡段,N的取值為2或3,相鄰的兩段翼緣板之間通過傾斜的過渡段連接,從而構成折線形的兩層或三層結構:第一段即第一層通過過渡段與第二段即第二層連接,第二段即第二層通過過渡段與第三段即第三層連接;翼緣板的標高依次逐段層降低,寬度逐層減小,相鄰兩層翼緣板之間的高度差為2d,連接在上翼緣板與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的上邊形狀與上翼緣板的折線形對應,腹板的下邊形狀與下翼緣板的折線形對應;上述d為擬焊接的梁鋼筋的直徑。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上翼緣板底面、下翼緣板上面以及腹板的左右兩側面分別設置抗剪栓釘,抗剪栓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包括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以及垂直連接在上翼緣板與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腹板位于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長度方向的中線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結構相同、包括N段翼緣板和N?1段過渡段,N的取值為2或3,相鄰的兩段翼緣板之間通過傾斜的過渡段連接,從而構成折線形的兩層或三層結構:第一段即第一層通過過渡段與第二段即第二層連接,第二段即第二層通過過渡段與第三段即第三層連接;翼緣板的標高依次逐段層降低,寬度逐層減小,相鄰兩層翼緣板之間的高度差為2d,連接在上翼緣板與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的上邊形狀與上翼緣板的折線形對應,腹板的下邊形狀與下翼緣板的折線形對應;上述d為擬焊接的梁鋼筋的直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包括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以及垂直連接在上翼緣板與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腹板位于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長度方向的中線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結構相同、包括N段翼緣板和N-1段過渡段,N的取值為2或3,相鄰的兩段翼緣板之間通過傾斜的過渡段連接,從而構成折線形的兩層或三層結構:第一段即第一層通過過渡段與第二段即第二層連接,第二段即第二層通過過渡段與第三段即第三層連接;翼緣板的標高依次逐段層降低,寬度逐層減小,相鄰兩層翼緣板之間的高度差為2d,連接在上翼緣板與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的上邊形狀與上翼緣板的折線形對應,腹板的下邊形狀與下翼緣板的折線形對應;上述d為擬焊接的梁鋼筋的直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緣板底面、下翼緣板上面以及腹板的左右兩側面分別設置抗剪栓釘,抗剪栓釘的規格為Ф19@200、雙向,長度L=100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緣板以及下翼緣板沿長度方向分別設有2排透氣孔,透氣孔孔徑為25mm,透氣孔孔洞之間的間隔為150~200mm。4.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的連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利用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鋼管混凝土柱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連接鋼管混凝土柱與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S1: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深化設計根據梁縱筋圖紙,利用AutoCAD、探索者TSSD、TeklaStructures和Revit軟件二維、三維相結合對設計圖紙按照1:1放樣、建模;對鋼筋進行優化排布,設置相應的變截面折線形鋼牛腿,鋼牛腿尺寸:S11:根據鋼筋排數N決定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彎折次數以及過渡段的放坡坡度鋼筋排數為N,則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彎折次數為N-1,如N為2,則折次數為1,如如N為3,則折次數為2;過渡段的放坡坡度2d/180=2×28/180=0.31=31%;S12:設計每一段、即每一層上翼緣板和下翼緣板的長度和寬度長度控制原則:每層的翼緣板的長度大于梁鋼筋的搭接長度:當連接的梁鋼筋為HPB300鋼筋時,每層翼緣板長度為L>4d,當連接的梁鋼筋為其他牌號鋼筋時,每層翼緣板長度L>5d;寬度控制原則:翼緣板的寬度小于鋼筋混凝土梁的寬度并逐層減小;翼緣板外邊緣距離梁邊的距離以保證混凝土粗骨料下落空間、振動棒放置空間以及梁筋的保護層厚度為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后玉,馮錦華,梁雄,彭媛,楚洲,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建工集團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