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702984 閱讀: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0:23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其包括安裝在人孔開口處的筒形基座和封裝在基座頂端的蓋板,基座的頂部內壁設置內螺紋,蓋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安裝部;基座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沉槽,沉槽內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基座底部內壁的周圈間隔環設多個支撐耳,支撐耳上放置內托板且各支撐耳與內托板之間分別安裝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基座的內壁上還安裝有環境監測用傳感器以及光感探頭;智能人孔蓋還包括控制器和報警裝置,上述各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光感探頭的信號輸出端以及報警裝置的控制輸入端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實現方便、集成了多種監控和防護功能,智能化程度高,防護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設施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
    技術介紹
    電力隧道內部是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其內敷設大量電力電纜等設施,承擔著城市供電的重任。為了方便運行維護工作,電力隧道上間隔一段距離即設置一個供運維人員出入的“人孔”。人孔一般處于綠化帶、人行道或車行道上。電力隧道人孔上只是簡單地覆蓋一塊蓋板,蓋板僅起到封閉人孔的作用,幾乎沒有其它功能,更談不上具備智能化的自我保護管理功能,在具體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①蓋板安裝不牢固,極易從人孔口上脫離,形成脫位現象,造成人孔裸露;②人孔蓋上沒有描述其屬性的文字信息,不便于運維管理;③外部的雨污水很容易透過人孔流入隧道,從而破壞電力設施絕緣,造成停電事故;④當蓋板損壞、脫位時,不能及時發出信息告知運行人員進行維修;⑤由于蓋板的損壞、脫位使得人孔口裸露,極易造成行人和車輛墜入人孔內,從而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⑥蓋板蓋上后,電力隧道內部環境(煙氣、溫度、濕度)信息也不能即時發送給運行維護人員,無法及時管控。因人孔蓋防護功能不強而造成的人身傷亡、電力設施被盜和停電事故時有發生,如何能有效避免上述問題,是電力設施運維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現方便、集成多種監控和防護功能的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包括安裝在人孔開口處的筒形基座和封裝在基座頂端的蓋板,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基座的頂部內壁設置內螺紋,所述蓋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安裝部;基座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沉槽,沉槽內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且第一壓力傳感器的探頭頂端探出安裝槽;基座底部內壁的周圈間隔環設多個支撐耳,支撐耳上放置內托板且各支撐耳與內托板之間分別安裝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基座的內壁上還安裝有位于內托板下方的環境監測用傳感器以及位于內托板上方的光感探頭;所述智能人孔蓋還包括控制器和報警裝置,上述各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光感探頭的信號輸出端以及報警裝置的控制輸入端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基座的頂端面的周圈位置開設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安裝密封墊圈。所述內托板由左半托板、右半托板兩部分對接形成且對接部為防透水連接。左半托板和右半托板的頂面上分別設置托板把手。所述內托板的外徑與基座的內徑相適應,內托板的周圈邊緣設置柔性的密封環帶。所述環境監測用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環境監測用傳感器包括濕度傳感器。所述環境監測用傳感器包括煙氣濃度傳感器。所述控制器上電連接有用于和遠端控制中心通信的無線數據通信模塊和/或有線數據接頭。所述蓋板頂面上間隔開設至少兩個頂板沉槽,頂板沉槽內安裝吊耳,蓋板的板面上設置運維信息標注區。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效果:1)蓋板與基座上均設有互相對應的螺紋,蓋板旋入基座,覆蓋住孔口,兩者結合緊固,無論人踩、車輪碾軋,均無法使得蓋板脫離基座。蓋板與基座接觸面間設有密封墊圈,起到防水和減振作用;施工時通過螺紋旋向預置開啟或閉合方向,非專業人員無從得知左旋還是右旋,因此形成“密鑰”功能,增加了蓋板的開啟難度;2)第一壓力傳感器和光感探頭組成蓋板脫位監測功能部件,蓋板正常在位時,第一壓力傳感器感知到蓋板重力,光感探頭處于黑暗環境中感知不到亮光;當蓋板脫離基座或開裂損壞時,第一壓力傳感器探頭上無重力或重力很小,光感探頭處于亮光之下,兩者發出信號并傳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報警裝置報警;4)支撐耳上設置第二壓力傳感器,用于實施監測內托板的壓力,其中,支撐耳在基座周圈內壁上等間隔設置四個,第二壓力傳感器也設置四個,可分別對內托板各個位置的壓力進行監測。當蓋板脫離基座或開裂損壞后,雨污水等液體可能會進入,此時雨污水等液體會被內托板攔住,阻止其繼續流入人孔內,同時雨污水等液體重力會被第二壓力傳感器感知,當壓力信號超出預設的閾值時,控制器控制報警裝置報警;另外,當蓋板脫離基座或開裂損壞后,人孔口裸露,如果行人、車輪或其它物體陷入座臺口內,內托板會將其托住,阻止其繼續向人孔內墜落,同時墜入物會被第二壓力傳感器感知而發出信號,控制器接收信號并控制報警裝置報警;5)報警裝置可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其用于本地報警,同時,控制器上連接無線數據通信模塊或有線數據接頭,可與遠端控制中心通信連接,從而可在第一時間通知運維人員趕赴現場檢修,避免次生事故發生;6)內托板為折疊式結構,便于安裝和拆除,邊沿設置柔性密封環帶,易與基座內壁無縫接觸,起到阻水作用;7)設置環境監測用傳感器,可分別監測電力隧道內的煙氣濃度值、溫度值以及濕度值,環境數據可通過控制器發送到遠端控制中心,方便運維人員遠程管理,當信號超過預設的閾值時,發出報警信號;8)蓋板頂面設置運維信息標注區,該區域內標注有該人孔蓋的編碼代號、所處地理位置、所屬電力隧道名稱、管理單位名稱、報修電話號碼等信息,便于管理維護。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實現方便、集成了多種監控和防護功能,智能化程度高,防護效果好。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電氣原理結構示意框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本專利技術的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包括安裝在人孔開口處的筒形基座和封裝在基座1頂端的蓋板2,基座1的頂部內壁設置內螺紋3,蓋板2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與內螺紋3配合的外螺紋安裝部4;基座1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沉槽,沉槽內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5且第一壓力傳感器5的探頭頂端探出安裝槽;基座1底部內壁的周圈間隔環設多個支撐耳6,支撐耳6上放置內托板7且各支撐耳6與內托板7之間分別安裝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8;基座1的內壁上還安裝有位于內托板7下方的環境監測用傳感器以及位于內托板7上方的光感探頭9;智能人孔蓋還包括控制器10和報警裝置11,上述各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光感探頭9的信號輸出端以及報警裝置11的控制輸入端均與控制器10電連接。蓋板2與基座1上均設有互相對應的螺紋,蓋板2旋入基座1,覆蓋住孔口,兩者結合緊固,無論人踩、車輪碾軋,均無法使得蓋板2脫離基座1。施工時通過螺紋旋向預置開啟或閉合方向,非專業人員無從得知左旋還是右旋,因此形成“密鑰”功能,增加開啟蓋板的難度。基座1頂端面的周圈位置開設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安裝密封墊圈12。蓋板2與基座1接觸面間設有密封墊圈,起到防水和減振作用。第一壓力傳感器5和光感探頭9組成蓋板脫位監測功能部件,蓋板2正常在位時,第一壓力傳感器5感知到蓋板2重力,光感探頭9處于黑暗環境中感知不到亮光;當蓋板2脫離基座1或開裂損壞時,第一壓力傳感器5探頭上無重力或重力很小,光感探頭9處于亮光之下,兩者發出信號并傳送給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報警裝置11報警。支撐耳6上設置第二壓力傳感器8,用于實施監測內托板7的壓力;當蓋板2脫離基座1或開裂損壞后,雨污水等液體可能會進入,此時雨污水等液體會被內托板7攔住,阻止其繼續流入人孔內,同時雨污水等液體重力會被第二壓力傳感器8感知,當壓力信號超出預設的閾值時,控制器10控制報警裝置11報警;另外,當蓋板2脫離基座1或開裂損壞后,人孔口裸露,如果行人、車輪或其它物體陷入座臺口內,內托板會將其托住,阻止其繼續向人孔內墜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包括安裝在人孔開口處的筒形基座和封裝在基座(1)頂端的蓋板(2),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的頂部內壁設置內螺紋(3),所述蓋板(2)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與內螺紋(3)配合的外螺紋安裝部(4);基座(1)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沉槽,沉槽內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5)且第一壓力傳感器(5)的探頭頂端探出安裝槽;基座(1)底部內壁的周圈間隔環設多個支撐耳(6),支撐耳(6)上放置內托板(7)且各支撐耳(6)與內托板(7)之間分別安裝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8);基座(1)的內壁上還安裝有位于內托板(7)下方的環境監測用傳感器以及位于內托板(7)上方的光感探頭(9);所述智能人孔蓋還包括控制器(10)和報警裝置(11),上述各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光感探頭(9)的信號輸出端以及報警裝置(11)的控制輸入端均與控制器(10)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包括安裝在人孔開口處的筒形基座和封裝在基座(1)頂端的蓋板(2),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的頂部內壁設置內螺紋(3),所述蓋板(2)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與內螺紋(3)配合的外螺紋安裝部(4);基座(1)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沉槽,沉槽內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5)且第一壓力傳感器(5)的探頭頂端探出安裝槽;基座(1)底部內壁的周圈間隔環設多個支撐耳(6),支撐耳(6)上放置內托板(7)且各支撐耳(6)與內托板(7)之間分別安裝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8);基座(1)的內壁上還安裝有位于內托板(7)下方的環境監測用傳感器以及位于內托板(7)上方的光感探頭(9);所述智能人孔蓋還包括控制器(10)和報警裝置(11),上述各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光感探頭(9)的信號輸出端以及報警裝置(11)的控制輸入端均與控制器(10)電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頂端面的周圈位置開設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安裝密封墊圈(12)。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隧道專用智能人孔蓋,其特征是所述內托板(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思德辛棟董義昊宿連超丁松濤李相濤任遠劉國強胡兆鵬王效坤劉勇趙國成張興楠薛松張所東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濰坊供電公司濰坊方源電力咨詢設計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里番纯肉h在线网站|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人妻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无码av三级|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