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包括內部設置有電動機的圓柱形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電動機連接,傳動軸的自由端伸出外殼的底部并連接有方榫接頭;所述外殼的中部側壁上設置有開關,外殼的下部側壁上開設有進風孔,外殼的頂部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開設有排風孔;所述外殼的底部沿傳動軸的周向設置有環形的燈帶;還包括套接在方榫接頭上的方型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所述外殼內設置有鋰電池,外殼的上部側壁上設置有與鋰電池連接的充電接口;所述鋰電池、開關、電動機和燈帶依次串聯連接;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省力,開蓋效率高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油桶開蓋器,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
技術介紹
油桶,即盛油用的桶,一般為鐵皮或塑料材質做成圓筒形狀,在工廠或生產工地上動力機械的使用非常的普遍,動力機械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或降低勞動力,要讓動力機械的運行平穩或減少故障,必須定期進行更換機油、液壓油、齒輪油或冷卻液等的工作,成品機油或冷卻液等均封裝在圓形的鐵桶或塑料桶內,在氣溫溫和的地區開蓋比較容易,但在沙漠戈壁等地因為氣溫高,桶內壓力大,致使開蓋十分不容易,強行開蓋時還可能出現桶蓋被破壞的情況,現需要一種能夠輕松開啟油桶蓋的開蓋器具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出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省力,工作效率高的優點。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包括內部設置有直流電動機的圓柱形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電動機連接,傳動軸的自由端伸出外殼的底部并連接有方榫接頭;所述外殼的中部側壁上設置有與電動機連接的開關,外殼的下部側壁上開設有用于電動機通風散熱的進風孔,外殼的頂部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開設有用于電動機通風散熱的排風孔;所述外殼的底部沿傳動軸的周向設置有環形的燈帶;還包括套接在方榫接頭上的方型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外殼內設置有鋰電池,外殼的上部側壁上設置有與鋰電池連接的充電接口;所述鋰電池、開關、電動機和燈帶依次串聯連接。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方榫接頭的四周設置有彈簧鎖銷,套筒的卯孔內壁上設置有與彈簧鎖銷匹配的銷孔。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開關為三擋開關,具有使電動機的轉子順時針轉動的“正檔”、使電動機的轉子逆時針轉動的“反檔”和使電動機所在電路斷開的“0檔”。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朝向相反,且第一卡塊與套筒相互垂直,第二卡塊與第一卡塊相互平行,第一卡塊、第二卡塊和套筒形成一“之”字形的結構件。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中,采用直流電動機帶動套筒以及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轉動從而將桶蓋打開,無需手動一圈一圈的扭開,省時省力,使用方便;(2)本專利技術中,電動機具有正轉、反轉和停止三擋,不僅能夠進行開蓋也能夠進行關蓋,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3)本專利技術中,電動機啟動扭力大,能夠在桶內壓力過大時也能輕松打開桶蓋,省時省力。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套接上套筒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所述套筒與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外殼,2-傳動軸,3-方榫接頭,4-開關,5-進風口,6-上蓋,7-排風孔,8-燈帶,9-套筒,10-第一卡塊,11-第二卡塊,12-充電接口,13-彈簧鎖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1: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省力,開蓋效率高的優點,如圖1、圖2、圖3所示,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包括內部設置有直流電動機的圓柱形外殼1、設置在外殼1內的傳動軸2;所述傳動軸2的一端與電動機連接,傳動軸2的自由端伸出外殼1的底部并連接有方榫接頭3;所述外殼1的中部側壁上設置有與電動機連接的開關4,外殼1的下部側壁上開設有用于電動機通風散熱的進風孔5,外殼1的頂部設置有上蓋6,所述上蓋6開設有用于電動機通風散熱的排風孔7;所述外殼1的底部沿傳動軸2的周向設置有環形的燈帶8;還包括套接在方榫接頭3上的方型的套筒9,所述套筒9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所述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的朝向相反,且第一卡塊10與套筒9相互垂直,第二卡塊11與第一卡塊10相互平行,第一卡塊10、第二卡塊11和套筒9形成一“之”字形的結構件;其中,所述外殼1內設置有鋰電池,外殼1的上部側壁上設置有與鋰電池連接的充電接口12;所述鋰電池、開關4、電動機和燈帶8依次串聯連接。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方榫接頭3的四周設置有彈簧鎖銷13,套筒9的卯孔內壁上設置有與彈簧鎖銷13匹配的銷孔,能夠方便對套筒進行更換。實施例3: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開關4為三擋開關,具有使電動機的轉子順時針轉動的“正檔”、使電動機的轉子逆時針轉動的“反檔”和使電動機所在電路斷開的“0檔”,能夠使電動開蓋扳手能夠進行開蓋和關蓋的操作。使用時,將連接有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的套筒9放入桶蓋內,其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分別與桶蓋的兩個擋塊相抵,然后將電動開蓋扳手的方榫接頭3插接在套筒9的卯孔中,然后用手按下開關4上的“反檔”使電動機逆時針轉動,將桶蓋打開;也可以先將套筒9套在方榫接頭3上,然后再將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對準桶蓋的擋塊并放入桶蓋內,最后按下“反檔”開蓋。要關閉桶蓋時依照上訴步驟將套筒放入桶蓋內,并按下“正檔”關閉桶蓋。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專利技術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設置有電動機的圓柱形外殼(1)、設置在外殼(1)內的傳動軸(2);所述傳動軸(2)的一端與電動機連接,傳動軸(2)的自由端伸出外殼(1)的底部并連接有方榫接頭(3);所述外殼(1)的中部側壁上設置有開關(4),外殼(1)的下部側壁上開設有進風孔(5),外殼(1)的頂部設置有上蓋(6),所述上蓋(6)開設有排風孔(7);所述外殼(1)的底部沿傳動軸(2)的周向設置有環形的燈帶(8);還包括套接在方榫接頭(3)上的方型的套筒(9),所述套筒(9)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油桶蓋的電動開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設置有電動機的圓柱形外殼(1)、設置在外殼(1)內的傳動軸(2);所述傳動軸(2)的一端與電動機連接,傳動軸(2)的自由端伸出外殼(1)的底部并連接有方榫接頭(3);所述外殼(1)的中部側壁上設置有開關(4),外殼(1)的下部側壁上開設有進風孔(5),外殼(1)的頂部設置有上蓋(6),所述上蓋(6)開設有排風孔(7);所述外殼(1)的底部沿傳動軸(2)的周向設置有環形的燈帶(8);還包括套接在方榫接頭(3)上的方型的套筒(9),所述套筒(9)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卡塊(10)和第二卡塊(11)。2.根據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云娟,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亞加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