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警示燈,從下到上依次包括底板、電池裝置、第一PCB板、COB光源燈、第二PCB板、LED閃光燈、反光杯、透明燈罩、外殼罩、三角反光板以及三角錐罩,電池裝置固定在外殼罩底部,COB光源燈和LED閃光燈分別通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與電池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既能通過多節串接的電池供電,保證警示燈能夠長時間地正常使用。而且該警示燈內具有兩種光源體,選擇COB光源燈時,光源通過反光杯和透明蓋罩,可直接作為照明燈使用;同時加上三角錐罩,對光起到擴散作用。選擇LED閃光燈時,光源通過三角反光板呈紅色持續閃爍,起到警示作用,同時加上三角錐罩,對光起到擴散作用,滿足了不同場合下的不同需求。同時警示燈外部整體呈為三棱柱結構,能夠有效避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安全發光警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警示燈。
技術介紹
當車輛發生故障或發生異常交通狀況時,需要在路上設置路障,通常采用警示燈作為路障。現有的警示燈只能通過電源進行供電,很容易出現電力不足的現象,而且有些路段并沒有電源,這樣就不能正常使用。而且現有的警示燈光線顏色單一,即發光源單一所導致,因而不能滿足大范圍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時具有兩種光源體并保持能夠長時間持續工作警示的警示燈。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一種警示燈,從下到上依次包括底板、電池裝置、第一PCB板、COB光源燈、第二PCB板、LED閃光燈、反光杯、透明燈罩、外殼罩、三角反光板以及三角錐罩,電池裝置固定在外殼罩底部,COB光源燈和LED閃光燈分別通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與電池裝置連接,COB光源燈固定在第一PCB板上,且第一PCB板固定在電池倉的槽內;LED閃光燈、開關按鈕固定在第二PCB板上,開關按鈕套套裝在開關按鈕上,并嵌置在外殼罩的上槽孔內,由三角反光板將LED閃光燈的上下兩端封裝在外殼罩內,由透明燈罩將COB光源燈的上下兩端分別封裝在反光杯內;第二PCB板通過LED閃光燈和開關按鈕固定在外殼罩上端面的槽孔內,且透明燈罩自上而下地將反光杯和COB光源燈扣在第一PCB板上;三角錐罩通過第一卡扣與三角反光板的第二卡扣卡接。作為優選:所述電池裝置包括電池、電池倉和電池蓋,將電池嵌置在電池倉內并通過電池蓋將電池密封在電池倉內。作為優選:所述電池蓋與電池倉之間為螺絲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電池倉與外殼罩為螺絲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外殼罩與底板之間為齒輪式鉸鏈連接,該鉸鏈并配合有相應的卡簧進行配合,外殼罩可固定于任何旋轉的角度。作為優選:所述底板底端還設有用于能夠吸合在金屬物體上的磁鐵。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上還設有掛環。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上還設有掛孔。作為優選:所述三角錐罩是采用透明材質的三角錐罩。作為優選:警示燈外部整體呈為三棱柱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既能通過多節串接的電池供電,保證警示燈能夠長時間地正常使用。而且該警示燈內具有COB光源燈和LED閃光燈兩種光源體,選擇COB光源燈時,光源通過反光杯和透明蓋罩,可直接作為照明燈使用;同時加上三角錐罩,對光起到擴散作用。選擇LED閃光燈時,光源通過三角反光板呈紅色持續閃爍,起到警示作用,同時加上三角錐罩,對光起到擴散作用,滿足了不同場合下的不同需求;同時警示燈外部整體呈為三棱柱結構,能夠有效避風。既可以單獨用于小范圍的安全警示,也可以多個安全發光警示路障個體首尾銜接組成較大范圍的安全發光警示路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底板1、鉸鏈11、卡簧12、掛環13、磁鐵14、開關按鈕套15、掛孔16、電池蓋21、電池倉22、第一PCB板3、第二PCB板31、LED閃光燈32、開關按鈕33、COB光源燈34、反光杯4、透明燈罩5、外殼罩6、三角反光板7、第一卡扣71、三角錐罩8、第二卡扣81。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警示燈的具體實施例,從下到上依次包括底板1、電池裝置、第一PCB板3、COB光源燈、第二PCB板31、LED閃光燈32、反光杯4、透明燈罩5、外殼罩6、三角反光板7以及三角錐罩8,電池裝置固定在外殼罩6底部,COB光源燈34和LED閃光燈32分別通過第一PCB板3和第二PCB板31與電池裝置連接,COB光源燈固定在第一PCB板3上,且第一PCB板3固定在電池倉22的槽內;LED閃光燈32、開關按鈕33固定在第二PCB板31上,開關按鈕套15套裝在開關按鈕33上,并嵌置在外殼罩6的上槽孔內,由三角反光板7將LED閃光燈32的上下兩端封裝在外殼罩6內,由透明燈罩5將COB光源燈的上下兩端分別封裝在反光杯4內;第二PCB板31通過LED閃光燈32和開關按鈕33固定在外殼罩6上端面的槽孔內,且透明蓋罩5自上而下地將反光杯4和COB光源燈34扣在第一PCB板3上;三角錐罩8通過第一卡扣81與三角發光板7的第二卡扣71卡接。其中:所述電池裝置包括電池、電池倉22和電池蓋21,將電池嵌置在電池倉22內并通過電池蓋21將電池密封在電池倉22內。所述電池蓋21與電池倉22之間為螺絲連接。所述電池倉22與外殼罩6為螺絲連接,且外殼罩6與底板1之間為齒輪式鉸鏈連接,該鉸鏈并配合有相應的卡簧進行配合,外殼罩可固定于任何旋轉的角度。所述底板1底端還設有用于能夠吸合在金屬物體上的磁鐵14。所述底板1上還設有掛環13。所述底板1上設有掛孔16。所述三角錐罩8是采用透明材質的三角錐罩。警示燈外部整體呈為三棱柱結構。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既能通過多節串接的電池供電,保證警示燈能夠長時間地正常使用。而且該警示燈內具有COB光源燈和LED閃光燈兩種光源體,選擇COB光源燈時,光源通過反光杯和透明蓋罩,可直接作為照明燈使用;同時加上三角錐罩,對光起到擴散作用。選擇LED閃光燈時,光源通過三角反光板呈紅色持續閃爍,起到警示作用,同時加上三角錐罩,對光起到擴散作用,滿足了不同場合下的不同需求;同時警示燈外部整體呈為三棱柱結構,能夠有效避風。既可以單獨用于小范圍的安全警示,也可以多個安全發光警示路障個體首尾銜接組成較大范圍的安全發光警示路障。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警示燈,其特征在于,從下到上依次包括底板(1)、電池裝置、第一PCB板(3)、COB光源燈(34)、第二PCB板(31)、LED閃光燈(32)、反光杯(4)、透明燈罩(5)、外殼罩(6)、三角反光板(7)以及三角錐罩(8),電池裝置固定在外殼罩(6)底部,COB光源燈(34)和LED閃光燈(32)分別通過第一PCB板(3)和第二PCB板(31)與電池裝置連接,COB光源燈固定在第一PCB板(3)上,且第一PCB板(3)固定在電池倉(22)的槽內;LED閃光燈(32)、開關按鈕(33)固定在第二PCB板(31)上,開關按鈕套(15)套裝在開關按鈕(33)上,并嵌置在外殼罩(6)的上槽孔內,由三角反光板(7)將LED閃光燈(32)的上下兩端封裝在外殼罩(6)內,由透明燈罩(5)將COB光源燈的上下兩端分別封裝在反光杯(4)內;第二PCB板(31)通過LED閃光燈(32)和開關按鈕(33)固定在外殼罩(6)上端面的槽孔內,且透明燈罩(5)自上而下地將反光杯(4)和COB光源燈(34)扣在第一PCB板(3)上;三角錐罩(8)通過第一卡扣(81)與三角反光板(7)的第二卡扣(71)卡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警示燈,其特征在于,從下到上依次包括底板(1)、電池裝置、第一PCB板(3)、COB光源燈(34)、第二PCB板(31)、LED閃光燈(32)、反光杯(4)、透明燈罩(5)、外殼罩(6)、三角反光板(7)以及三角錐罩(8),電池裝置固定在外殼罩(6)底部,COB光源燈(34)和LED閃光燈(32)分別通過第一PCB板(3)和第二PCB板(31)與電池裝置連接,COB光源燈固定在第一PCB板(3)上,且第一PCB板(3)固定在電池倉(22)的槽內;LED閃光燈(32)、開關按鈕(33)固定在第二PCB板(31)上,開關按鈕套(15)套裝在開關按鈕(33)上,并嵌置在外殼罩(6)的上槽孔內,由三角反光板(7)將LED閃光燈(32)的上下兩端封裝在外殼罩(6)內,由透明燈罩(5)將COB光源燈的上下兩端分別封裝在反光杯(4)內;第二PCB板(31)通過LED閃光燈(32)和開關按鈕(33)固定在外殼罩(6)上端面的槽孔內,且透明燈罩(5)自上而下地將反光杯(4)和COB光源燈(34)扣在第一PCB板(3)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偉建,
申請(專利權)人:錢偉建,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