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屬于光伏組件制造技術領域,其可解決現有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的貼附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包括:供帶機構、帶運送機構、帶壓著機構,所述帶運送機構包括:相互接觸的第一導向輪和供給輪,用于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夾住,并在所述帶壓著機構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的同時,通過第一電機控制供給輪轉動將所述基帶與所述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光伏組件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光伏組件互聯帶多數是焊接的,目前也出現了粘性互聯帶直接粘接于光伏組件表面,在自動化生產過程中,需要能夠較方便并快捷地在光伏組件片上壓合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現有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導電膠薄膜的貼附方式包括兩種,分別為壓頭貼附方式和滾輪貼附方式。其中,壓頭貼附方式是指:通過壓頭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壓在顯示基板上,壓著時間一般在0.5~1S左右,然后壓頭抬起,最后通過剝離棒將貼附在顯示基板上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基帶剝離掉,只剩余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導電膠薄膜;滾輪貼附方式是指:通過氣缸控制一滾輪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從右至左壓著在顯示基板上,然后氣缸將滾輪抬起,最后通過另一氣缸控制剝離棒從右至左運動,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導電膠薄膜相分離。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無論是壓頭貼附方式還是滾輪貼附方式,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導電膠薄膜的貼附都需要先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貼在電池片上,然后再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剝離兩個步驟,且兩個步驟需要分別進行不可以同時進行,從而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導電膠薄膜的貼附時間較長,進而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針對現有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貼附效率較高且結構簡單的一種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解決本專利技術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包括:供帶機構,用于供給由導電粘附互連帶和基帶構成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運送機構,用于沿既定的運送路徑運送所述供帶機構供給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壓著機構,用于將所述帶運送機構所運送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其中,所述帶運送機構包括:相互接觸的第一導向輪和供給輪,用于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夾住,并在所述帶壓著機構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的同時,通過第一電機控制供給輪轉動將所述基帶與所述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本專利技術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可以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貼附和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基帶與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同步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貼附效率。優選的是,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還包括框架,所述供帶機構、所述帶壓著機構、所述供給輪均固定在框架上。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供帶機構固定在所述框架的頂部,所述帶運送機構還包括:固定在框架底部的第二導向輪,用于在所述第一導向輪和供給輪運送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時,以使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沿既定方向運動。優選的是,所述帶壓著機構包括氣缸和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的壓著輪,所述壓著輪在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的推動下將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壓著在貼附光伏組件上,并通過第二電機的控制將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沿所述帶運送機構運送膠帶的相反方向運動,以將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貼附在光伏組件電池片上。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導向輪通過連接桿與所述氣缸的缸體連接。優選的是,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還包括:回收機構,用于將貼附完成后剩余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進行回收。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回收機構包括:真空吸附管道和回收卷軸,所述真空吸附管道用于吸附貼附完成后剩余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所述回收卷軸旋轉將所述真空吸附管道吸附的所述剩余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卷起回收。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導向輪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接觸且不與所述供給輪接觸的位置設置有沿既定運送路徑方向的開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1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1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第一導向輪的局部方法圖;其中附圖標記為:100、供帶機構;201、氣缸;202、壓著輪;301、供給輪;302、第一導向輪;303、第二導向輪;400、回收機構;500、框架;600、光伏組件電池片;A、開槽。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結合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其包括:供帶機構100,用于供給由導電粘附互連帶和基帶構成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運送機構,用于沿既定的運送路徑運送所述供帶機構100供給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壓著機構,用于將所述帶運送機構所運送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在光伏組件電池片600上;其中,所述帶運送機構包括:相互接觸的第一導向輪302和供給輪301,用于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夾住,并在所述帶壓著機構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在光伏組件電池片600上的同時,通過第一電機控制供給輪301轉動將所述基帶與所述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可以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貼附和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基帶與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同步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貼附效率。優選地,本實施例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還包括框架500,其中上述的供帶機構100、帶傳送機構的供給輪301、帶壓著機構均是固定在框架500上的。故本實施例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的機構較為緊湊,使用方便。進一步優選地,供帶機構100固定在所述框架500的頂部,所述帶運送機構還包括:固定在框架500底部的第二導向輪303,用于在所述第一導向輪302和供給輪301運送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時,以使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沿既定方向運動。由于該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包括第二導向輪303,故其可以使得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貼附的位置更加精確。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具體結構,優選地,帶壓著機構包括氣缸201和與所述氣缸201的活塞桿連接的壓著輪202,所述壓著輪202在所述氣缸201的活塞桿的推動下將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壓著在光伏組件電池片600上,并通過第二電機的控制用于將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沿所述帶運送機構運送膠帶的相反方向將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貼附在光伏組件電池片600上。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導向輪302通過連接桿與所述氣缸201的缸體連接。所以可以保證第一導向輪302與帶壓著機構同時運動,保證一般貼附一邊拉動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從而節約貼附的總體時間。當然,優選地本實施例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還包括:回收機構400,用于將貼附完成后剩余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進行回收。進一步優選地,該回收機構400包括:真空吸附管道和回收卷軸,所述真空吸附管道用于吸附貼附完成后剩余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所述回收卷軸旋轉將所述真空吸附管道吸附的所述剩余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基帶卷起回收。為了更清楚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該貼附裝置的貼附方法對該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進行描述。首先,第一電機控制供給輪301轉動,此時供給輪301與第一導向輪302之間產生摩擦,將供帶機構100中所供給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帶機構,用于供給由導電粘附互連帶和基帶構成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運送機構,用于沿既定的運送路徑運送所述供帶機構供給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壓著機構,用于將所述帶運送機構所運送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其中,所述帶運送機構包括:相互接觸的第一導向輪和供給輪,用于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夾住,并在所述帶壓著機構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的同時,通過第一電機控制供給輪轉動將所述基帶與所述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帶機構,用于供給由導電粘附互連帶和基帶構成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運送機構,用于沿既定的運送路徑運送所述供帶機構供給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帶壓著機構,用于將所述帶運送機構所運送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其中,所述帶運送機構包括:相互接觸的第一導向輪和供給輪,用于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夾住,并在所述帶壓著機構將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的導電粘附互連帶壓著固定并貼附光伏組件電池片上的同時,通過第一電機控制供給輪轉動將所述基帶與所述導電粘附互連帶分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還包括框架,所述供帶機構、所述帶壓著機構、所述供給輪均固定在框架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帶機構固定在所述框架的頂部,所述帶運送機構還包括:固定在框架底部的第二導向輪,用于在所述第一導向輪和供給輪運送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時,以使所述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膠帶沿既定方向運動。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粘性互聯帶貼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楓,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綠迪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