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電
,具體涉及對模板進行檢測的設備。
技術介紹
精密激光模板做好之后,需要對其質量進行檢測。目前主要是通過在一個檢測箱底部放置一燈泡,在檢測箱上表面設置一塊半透明的玻璃,將被測精密激光模板放在半透明玻璃上,通過肉眼觀察被測精密激光模板的好壞以及質量,在檢測完一塊精密激光模板之后,掀起檢測箱的上板,取出該精密激光模板,然后放入另外一塊重復進行檢測。現有技術中,由于每次檢測完精密激光模板之后,需要重復掀起檢測箱的上板,放入新的精密激光模板,而且檢測時觀察人員需要低頭和彎腰,容易致使觀察人員疲勞,因此現有的精密激光模板檢測設備的檢測效率不高,影響人體的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如何使觀察人員方便且清晰地檢測激光模板的各個部位。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板檢測設備,包括位于檢測殼體下方的縱向水平輸入機構、設置在檢測殼體內的一對提升機構;所述檢測殼體的底部開設第一豁口,一對提升機構通過第一豁口向下延伸至縱向水平輸入機構的頂部;所述檢測殼體的前側壁上開設觀測窗口,檢測殼體內設有光源;所述檢測殼體的后側壁上開設第六豁口,檢測殼體內設有翻轉板,翻轉板位于第六豁口的旁側。按上述技術方案,縱向水平輸入機構將豎立設置的模板輸送至檢測殼體的下方,一對提升機構將模板經第一豁口提升至檢測殼體的腔體內,觀察人員通過觀測窗口檢測模板;旋轉運動的翻轉板可將檢測殼體內的模板進行翻轉,模板由豎立狀逐漸翻轉為水平狀,在此過程中,觀察人員可對模板作進一步的檢測;抓取裝置,如直線伸縮的吸盤,可通過第六豁口將模板平移出檢測殼體。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板檢測設備,包括位于檢測殼體(40)下方的縱向水平輸入機構(10)、設置在檢測殼體內的一對提升機構;所述檢測殼體的底部開設第一豁口(42),一對提升機構通過第一豁口向下延伸至縱向水平輸入機構的頂部;所述檢測殼體的前側壁上開設觀測窗口(41),檢測殼體內設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殼體(40)的后側壁上開設第六豁口(44),檢測殼體內設有翻轉板(30),翻轉板位于第六豁口的旁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板檢測設備,包括位于檢測殼體(40)下方的縱向水平輸入機構(10)、設置在檢測殼體內的一對提升機構;所述檢測殼體的底部開設第一豁口(42),一對提升機構通過第一豁口向下延伸至縱向水平輸入機構的頂部;所述檢測殼體的前側壁上開設觀測窗口(41),檢測殼體內設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殼體(40)的后側壁上開設第六豁口(44),檢測殼體內設有翻轉板(30),翻轉板位于第六豁口的旁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板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水平輸入機構(10)包括水平輸送底板(12)、安裝在水平輸送底板上的多對直線輸送單元(11);每一直線輸送單元包括傳輸帶(111)、用于驅動傳輸帶的一對輥(112)、用于驅動輥旋轉的第一電機,所述一對輥豎直樞接在水平輸送底板上;一對直線輸送單元并列設置在水平輸送底板上,一對直線輸送單元之間的間隙值等于模板的厚度;多對直線輸送單元以首尾銜接的方式安裝在水平輸送底板上。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板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一對提升機構包括第一提升機構(21)和第二提升機構(22),第一提升機構位于檢測殼體內腔的左側,第二提升機構位于檢測殼體內腔的右側;所述第一提升機構包括第一支架(211)、第一齒條(212)、第一主齒輪(213)、第一副齒輪(214)、第一延伸軸(215)、第一同步帶輪(216)、第一升降條(217)、第一吸盤(218);所述第一支架上設有第一導向結構,所述第一升降條滑動配合在第一導向結構中,第一升降條豎直設置,所述第一吸盤安裝在第一升降條上;所述第一齒條固定在第一升降條上,第一齒條豎直設置,所述第一主齒輪與第一齒條嚙合,第一主齒輪樞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副齒輪與第一主齒輪嚙合,第一副齒輪樞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延伸軸與第一副齒輪的齒輪軸聯接,所述第一同步帶輪安裝在第一延伸軸上;所述第二提升機構包括第二支架、第二齒條(222)、第二主齒輪(223)、第二延伸軸(225)、第二同步帶輪(226)、第二升降條、第二吸盤;所述第二支架上設有第二導向結構,所述第二升降條滑動配合在第二導向結構中,第二升降條豎直設置,所述第二吸盤安裝在第二升降條上;所述第二齒條固定在第二升降條上,第二齒條豎直設置,所述第二主齒輪與第二齒條嚙合,第二主齒輪樞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二齒條與驅動總成(50)聯接;所述第二延伸軸與第二主齒輪的齒輪軸聯接,所述第二同步帶輪安裝在第二延伸軸上;所述第一同步帶輪與第二同步帶輪通過同步帶(24)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安裝在水平輸送底板上,第一支架的底部開設豎直向的第二豁口(2102),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安裝在水平輸送底板上,第二支架的底部開設豎直向的第三豁口(2203),所述第一齒條的底部開設豎直向的第四豁口(2104),第二齒條的底部開設豎直向的第五豁口(2205);所述第二豁口、第三豁口、第四豁口、第五豁口均位于多對直線輸送單元之間的間隙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豁口、第三豁口、第四豁口、第五豁口和多對直線輸送單元之間的間隙構成模板的運行通道。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模板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1)包括第一水平頂板(20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文慶,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聯洲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