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輸送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包括旋轉盤,旋轉盤上同心安裝有次級圈,次級圈圓周上同軌安裝有多個直線電機初級,各直線電機初級上均安裝有用于吸附衛生用品片狀材料的吸附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益效果:采用直線電機取代以往的機械結構,結構簡單,實現片狀材料在接收和丟棄的傳遞期間,旋轉盤兩端的吸附裝置速度始終與兩側對應的輸送設備速度相等,實現片狀材料的高速且穩定輸送;面對換碼生產需求,無需更換整套片狀材料輸送機構;運行時摩損、噪音和疲勞失效減少,維修保養變的簡單,整套裝置的穩定性提高;旋轉盤勻速旋轉,各直線電機初級只用在次級圈上做加減速運動,為非機械變距、無極變速的輸送機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輸送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片狀材料輸送機構。
技術介紹
隨著一次性衛生用品的產品種類的增多和生產線速度的不斷提高,產品在制作工程中出現不等速傳遞的工況越來越多,速度差值也是越來越大。以最常見的衛生巾制造為例。一般衛生巾產品的長度為280mm,寬度為100mm。衛生巾在被貼上小包膜之前是按長度方向輸送,上小包膜時按照寬度方向傳遞,假定產品直行的間距,與小薄膜超出產品寬度的值相等,這樣單個產品就存在180mm的速度差。按照主流衛生巾機器1000片/分鐘的生產速度。一分鐘就存在速度差180米,即3米/秒。現在行業內通用的解決辦法是讓產品通過多個轉移輪逐級降速,從而實現穩定傳遞。但當衛生巾設備提速到2000片/分鐘或者更高的速度,傳統多輥降速轉移已不能保證傳遞的穩定性。且相對而言衛生巾遠比其他需要傳遞的衛生產品或片狀材料硬度要高,其他的片狀材料則可能在速度差超過100米/分時,就不能穩定傳遞,表現為被傳遞物缺失、串位、起皺等現象。針對以上情況設備商進一步研發了可變速傳遞裝置,如申請號為201320728918.9的縮距旋轉輪轂裝置,提供了一種變速傳遞解決方案,其通過機械結構改變吸附盤相對旋轉中心的半徑,從而實現在接收和丟棄位置形成速度差。該方法的缺陷在于,由于圓周上的吸附盤相對旋轉中心的半徑都不相同,整套裝置旋轉時處于偏心狀態,同時旋轉的零件過多,質量大,高速運行壽命很難保證。又如申請號為201110316230.5的可變距片狀軟體吸附傳送方法及裝置,其提供的解決方案是由機械連桿改變吸附盤的間距,從而實現在接收和丟棄位置形成速度差。該套解決方案的缺陷在于吸附盤在接收和丟棄片狀材料的工作期間,吸附盤的速度一直在變化,不能與對應的輸送機構等速。若要使片狀材料在傳遞瞬間的速度恒定,則需制作異形凸輪來取代現在的圓形凸輪,結果是惡化凸輪和連桿的工作環境,同樣很難達到高轉速需求。此外以上解決方案的共同缺陷還在于面對動輒幾個碼在同一機器生產的需求,不能做到依靠自身的調節同時滿足不同碼產品在接收處和丟棄處與對應的輸送裝置完全等速的轉移片狀材料。其結果是換碼生產時需要更換整套變距機構或者調節變距結構在可接受的速度偏差范圍內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采用直線電機取代以往的機械結構,結構簡單的;可實現片狀材料在接收和丟棄的傳遞期間,旋轉盤速度始終與兩側對應的輸送設備速度相等,可實現片狀材料的高速且穩定輸送的;面對換碼生產需求,無需更換整套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穩定性提高的非機械變距且無極變速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其包括旋轉盤,旋轉盤上同心安裝有次級圈,次級圈的圓周上同軌安裝有多個直線電機初級,各直線電機初級上均安裝有用于吸附衛生用品片狀材料的吸附裝置。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初始階段:本技術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右側設有第一轉移輪,且左側設有第二轉移輪;其中,第一轉移輪以速度V1向輸送機構的右側傳遞衛生用品的片狀材料;第二轉移輪以速度V2從輸送機構的左側接收片狀材料,V1>V2。運輸階段:吸附裝置從第一轉移輪接收片狀材料,從開始接收片狀材料到接收完畢,該吸附裝置的速度始終為V1。接收片狀材料完成后,吸附裝置在隨旋轉盤公轉的同時,吸附裝置通過直線電機初級減速,速度從V1逐漸降低到V2。吸附裝置以速度V2向第二轉移輪傳遞片狀材料,直至傳遞結束。回程階段:吸附裝置丟棄片狀材料后,通過直線電機初級逐漸加速,從V2加速到V1。保證在吸附裝置開始接收片狀材料之前,速度穩定為V1。因此,旋轉盤始終在主機內勻速同步轉動,而所有吸附裝置在第一轉移輪和第二轉移輪之間,加減速循環運輸片狀材料。公知地,直線電機可以看做是普通旋轉電機沿半徑徑向剖切展開而成。旋轉電機的轉子成為直線電機的次級,旋轉電機的定子成為直線電機的初級。一般將具有硅鋼片和線圈繞組的次級加長成為導軌。初級與次級之間通過磁力形成氣隙,從而實現初級在次級上無摩擦運動。此外直線電機動作可以由伺服程序精確控制。雖然直線電機可以用于磁懸浮列車這樣的重型運輸設備,但是也可以進一步輕量化,緊湊的應用在工業細分領域正是本技術應用了本方案獨特結構的直線電機,才實現了本技術要解決的最終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采用直線電機取代以往的機械結構,結構簡單,實現片狀材料在接收和丟棄的傳遞期間,旋轉盤兩端的吸附裝置速度始終與兩側對應的輸送設備的速度完全相等,實現片狀材料的高速且穩定輸送;2.采用直線電機取代以往的機械結構,面對換碼生產需求,無需更換整套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只用改動程序即可;3.直線電機取代以前的機械結構,運行時摩損、噪音和疲勞失效減少,維修保養變的簡單,整套裝置的穩定性提高;4.本技術將直線電機置于旋轉的本體,即旋轉盤上,旋轉盤的旋轉速度為勻速,而各直線電機初級只用在次級圈上做加減速運動,打破直線電機相對本行業的的速度和載荷限制,是一種非機械變距和無極變速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軸側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主視圖;圖3是圖2中A-A剖視圖;圖4是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技術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運行示意圖,圖中箭頭為旋轉方向。其中:1.旋轉盤,11.軸套,12.盤體,13.轉軸,14.外筒;21.次級圈,22.直線電機初級;3.吸附裝置,32.吸氣接頭,33.吸附孔;4.負壓裝置,41.負壓倉,42.配氣盤,43.進氣嘴;L1.第一轉移輪;L2.第二轉移輪。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圖5所示的本技術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具體實施例,其包括旋轉盤1,旋轉盤1上同心安裝有次級圈21,次級圈21的圓周上同軌安裝有多個直線電機初級22,各直線電機初級22上均安裝有用于吸附衛生用品片狀材料的吸附裝置3。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5所示,初始階段:本實施例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的右側設有第一轉移輪L1,且左側設有第二轉移輪L2;其中,第一轉移輪L1以速度V1向輸送機構的右側傳遞衛生用品的片狀材料;第二轉移輪L2以速度V2從輸送機構的左側接收片狀材料,V1>V2。運輸階段:吸附裝置3從第一轉移輪L1接收片狀材料,從開始接收片狀材料到接收完畢,該吸附裝置3的速度始終為V1。接收片狀材料完成后,吸附裝置3在隨旋轉盤1公轉的同時,吸附裝置3通過直線電機初級22減速,速度從V1逐漸降低到V2。吸附裝置3以速度V2向第二轉移輪L2傳遞片狀材料,直至傳遞結束。回程階段:吸附裝置3丟棄片狀材料后,通過直線電機初級22逐漸加速,從V2加速到V1。保證在吸附裝置3開始接收片狀材料之前,速度穩定為V1。因此,旋轉盤1始終在主機內勻速同步轉動,而所有吸附裝置3在第一轉移輪L1和第二轉移輪L2之間,加減速循環運輸片狀材料。公知地,直線電機可以看做是普通旋轉電機沿半徑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轉盤(1),所述旋轉盤(1)上同心安裝有次級圈(21),所述次級圈(21)的圓周上同軌安裝有多個直線電機初級(22),各直線電機初級(22)上均安裝有用于吸附衛生用品片狀材料的吸附裝置(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轉盤(1),所述旋轉盤(1)上同心安裝有次級圈(21),所述次級圈(21)的圓周上同軌安裝有多個直線電機初級(22),各直線電機初級(22)上均安裝有用于吸附衛生用品片狀材料的吸附裝置(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盤(1)包括軸套(11)、轉軸(13)和盤體(12),所述軸套(11)用于固定于外部的支架上,所述轉軸(13)通過軸承安裝于軸套(11)中,所述盤體(12)固定連接于轉軸(13)的輸出端,所述次級圈(21)固定于盤體(1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材料輸送機構還包括負壓裝置(4),所述吸附裝置(3)的頂面上設有多個吸附孔(33),且側面設有吸氣接頭(32);所述吸氣接頭(32)通過吸附裝置(3)內部的空腔與吸附孔(33)連通;各吸氣接頭(32)均通過氣管與負壓裝置(4)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片狀材料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裝置(4)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配氣盤(42)和負壓倉(4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宜敏,金昌飛,
申請(專利權)人:安慶市恒昌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