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蕾絲面料,包括:滌綸底網,滌綸底網上編織有帶有第一波邊和第二波邊的圖案,第二波邊拼接在第一波邊外側;抗菌纖維層,抗菌纖維層設置在滌綸底網的內側;防靜電層,防靜電層設置在滌綸底網的內側,防靜電層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經紗為棉紗,緯紗為導電纖維;棉紗,棉紗編織在滌綸底網上,第一波邊為棉紗;草編,草編鑲嵌在圖案上,且第二波邊為草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蕾絲面料,采用蕾絲與草編產品進行拼接和鑲嵌,形成獨特的草編與蕾絲雙波紋波邊,由于蕾絲波邊比較薄弱,容易勾絲破損,通過與草編進行拼接,可防止蕾絲波邊勾絲,增強了其牢度,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面料,具體涉及一種蕾絲面料。
技術介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衣物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穿著的本身屬性,對于衣服的舒適性、外觀以及搭配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蕾絲面料由于其外觀美麗,深受人們喜愛。但是,由于蕾絲網孔較大,很容易被鉤絲,從而大大縮短了蕾絲面料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牢固、成本較低的蕾絲面料。根據本技術的一種蕾絲面料,包括:滌綸底網,所述滌綸底網上編織有帶有第一波邊和第二波邊的圖案,所述第二波邊拼接在所述第一波邊外側;抗菌纖維層,所述抗菌纖維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的內側;防靜電層,所述防靜電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的內側,所述防靜電層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所述經紗為棉紗,所述緯紗為導電纖維;棉紗,所述棉紗編織在所述滌綸底網上,所述第一波邊為棉紗;草編,所述草編鑲嵌在所述圖案上,且所述第二波邊為草編。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蕾絲面料,采用蕾絲與草編產品進行拼接和鑲嵌,形成獨特的草編與蕾絲雙波紋波邊,充分利用草編的隨意性,既保留了蕾絲的優雅與美麗,同時又具有良好的大自然親密感,增加了蕾絲面料的牢固度。由于蕾絲波邊比較薄弱,容易勾絲破損,通過與草編進行拼接,可防止蕾絲波邊勾絲,增強了其牢度,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另外,根據本技術上述實施例的一種蕾絲面料,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進一步地,所述抗菌纖維層為竹炭纖維層或納米銀纖維層。進一步地,所述抗菌纖維層的厚度為10μm~20μm。進一步地,所述防靜電層的厚度為10μm~50μm。進一步地,還包括防紫外線涂層,所述防紫外線涂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外側。進一步地,所述防紫外線涂層為納米二氧化鈦涂層或者丙烯酸涂層。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一種蕾絲面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一種蕾絲面料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如圖1所示,根據本技術的一種蕾絲面料,包括:滌綸底網100、棉紗102和草編103、104。滌綸底網100上編織有帶有第一波邊和第二波邊的圖案,第二波邊拼接在第一波邊外側。其中,第一波邊為棉紗101,第二波邊為草編104,且圖案上還鑲嵌有草編103。滌綸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用滌綸作為底網使蕾絲面料更加牢固。棉紗102是棉纖維經紡紗工藝加工而成的紗,原料易得,造價低廉。在帶有第一波邊的圖案上鑲嵌草編103,且在帶有第一波邊的圖案的外側拼接有第二波邊,第二波邊為草編104,形成獨特的草編與蕾絲雙波紋波邊,既保留了蕾絲的優雅與美麗,同時又具有良好的大自然親密感,增加了蕾絲面料的牢固度。采用蕾絲與草編產品進行拼接和鑲嵌,充分利用草編的隨意性,使蕾絲面料兼具美觀與實用。將蕾絲面料與草編相結合,將草編豐富的大自然氣息通過蕾絲通透的網眼組織透露出來形成對比效果,同時蕾絲花紋清晰可見,增添了趣味性和樸實感。蕾絲由于波邊比較薄弱,容易勾絲破損,通過與草編進行拼接,可防止蕾絲波邊勾絲,增強了其牢度,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如圖2所示,上述的一種蕾絲面料還包括抗菌纖維層110,抗菌纖維層110設置在滌綸底網的內側(圖2所示的方向),其制備方法大概包括混入型和后處理型兩種,混入型的制法是將含銀、銅、鋅離子的陶瓷粉等具有耐熱性的無機抗菌劑,混入聚酯、聚酰胺或聚丙烯腈中進行紡絲而得;后處理型是將天然纖維用季銨化物或脂肪酰亞胺等有機抗菌劑浸漬處理制得??咕w維層110具有抗菌殺菌功能,可防感染和傳染。優選地,抗菌纖維層110的厚度為10μm~20μm,可以起到足夠的抗菌殺菌的效果又不至浪費。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抗菌纖維層110為竹炭纖維層或納米銀纖維層。竹炭纖維是取毛竹為原料,采用了純氧高溫及氮氣阻隔延時的煅燒新工藝和新技術,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細化和蜂窩化,然后再與具有蜂窩狀微孔結構趨勢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紡絲而制成的。這種獨特的纖維結構設計,具有吸濕透氣、抑菌抗菌、冬暖夏涼、綠色環保等特點。納米銀纖維是通過特殊技術,將一層純納米銀永久的結合在纖維表面上所得的高科技產物。這種結構不僅使納米銀纖維保持了原有的紡織品屬性,更賦予了其超凡的抗菌和防臭能力,能夠長久免洗使用而不臭。如圖2所示,上述的一種蕾絲面料還包括防靜電層120,防靜電層120設置在滌綸底網的內側,防靜電層120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經紗為棉紗,緯紗導電纖維,具體地,防靜電層120的厚度約為10μm~50μm。通過上述的編織方法編織的防靜電層120能夠有效地降低面料的摩擦系數,減少靜電的產生,具有較高的防靜電性能。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上述的一種蕾絲面料還包括防紫外線涂層130,能夠吸收紫外線,結構簡單,穿著舒適,延長使用壽命。優選地,防紫外線涂層130為納米二氧化鈦涂層或者丙烯酸涂層。納米二氧化鈦是白色疏松粉末,屏蔽紫外線作用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候性,還具有抗菌、自潔凈、抗老化性能。丙烯酸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線功能且價格低廉,可以降低成本。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蕾絲面料,采用蕾絲與草編產品進行拼接和鑲嵌,形成獨特的草編與蕾絲雙波紋波邊,充分利用草編的隨意性,既保留了蕾絲的優雅與美麗,同時又具有良好的大自然親密感,增加了蕾絲面料的牢固度。由于蕾絲波邊比較薄弱,容易勾絲破損,通過與草編進行拼接,可防止蕾絲波邊勾絲,增強了其牢度,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蕾絲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滌綸底網,所述滌綸底網上編織有帶有第一波邊和第二波邊的圖案,所述第二波邊拼接在所述第一波邊外側;抗菌纖維層,所述抗菌纖維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的內側;防靜電層,所述防靜電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的內側,所述防靜電層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所述經紗為棉紗,所述緯紗為導電纖維;棉紗,所述棉紗編織在所述滌綸底網上,所述第一波邊為棉紗;草編,所述草編鑲嵌在所述圖案上,且所述第二波邊為草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蕾絲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滌綸底網,所述滌綸底網上編織有帶有第一波邊和第二波邊的圖案,所述第二波邊拼接在所述第一波邊外側;抗菌纖維層,所述抗菌纖維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的內側;防靜電層,所述防靜電層設置在所述滌綸底網的內側,所述防靜電層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所述經紗為棉紗,所述緯紗為導電纖維;棉紗,所述棉紗編織在所述滌綸底網上,所述第一波邊為棉紗;草編,所述草編鑲嵌在所述圖案上,且所述第二波邊為草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蕾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方芳,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麗之穎針織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