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0-55份,紅大戟38-57份,商陸35-46份,救必應32-46份,北劉寄奴25-37份,紫花杜鵑21-32份,水蜈蚣15-28份,龍脷葉11-19份,山奈5-13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采用純天然中草藥原料制成,見效快、副作用小和治療效果顯著,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各中藥原料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對于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臨床試驗證明,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藥物的有效率達到96%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屬于醫藥
技術介紹
布魯菌病是由布魯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變態反應性傳染病,以發熱多汗關節疼痛肝脾淋巴結腫大睪丸炎為臨床特點,多見于我國畜牧業地區,非疫區人員感染多因進食含布魯桿菌的生奶奶制品或被污染的肉類所致。由于人們對其缺乏足夠的認識,常造成急性布魯菌病的誤診、漏診而轉成慢性布魯菌病,而骨關節疼痛是慢性布魯菌病三大主要癥狀之一,難以治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0-55份,紅大戟38-57份,商陸35-46份,救必應32-46份,北劉寄奴25-37份,紫花杜鵑21-32份,水蜈蚣15-28份,龍脷葉11-19份,山奈5-13份。優選的,本專利技術的藥物中藥材的重量份數是:紅芪46份,紅大戟44份,商陸39份,救必應36份,北劉寄奴30份,紫花杜鵑27份,水蜈蚣22份,龍脷葉15份,山奈9份。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所述藥物制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按照重量配比將紅芪40-55份、紅大戟38-57份、商陸35-46份、救必應32-46份、北劉寄奴25-37份、紫花杜鵑21-32份放入容器中,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8-10倍的蒸餾水,水溫50-70攝氏度浸泡10-20個小時;將水溫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15分鐘,將水溫降低到70-80攝氏度,保持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2)將藥渣重復步驟(1)2-5次,合并所得的藥液;(3)將剩余的中藥組分用超微粉碎機研磨成600-900目的細粉末;(4)將步驟(2)的藥液、步驟(3)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制成口服液。本專利技術的中藥口服液的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00-200毫升,飯后服用。10天為1個療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采用純天然中草藥原料制成,見效快、副作用小和治療效果顯著,本專利技術的各中藥原料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對于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臨床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的藥物的有效率達到96%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的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6份,紅大戟44份,商陸39份,救必應36份,北劉寄奴30份,紫花杜鵑27份,水蜈蚣22份,龍脷葉15份,山奈9份。本實施例藥物制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按照重量配比將紅芪、紅大戟、商陸、救必應、北劉寄奴、紫花杜鵑放入容器中,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9倍的蒸餾水,水溫60攝氏度浸泡18個小時;將水溫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15分鐘,將水溫降低到76攝氏度,保持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2)將藥渣重復步驟(1)4次,合并所得的藥液;(3)將剩余的中藥組分用超微粉碎機研磨成800目的細粉末;(4)將步驟(2)的藥液、步驟(3)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制成口服液。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提供的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55份,紅大戟57份,商陸46份,救必應46份,北劉寄奴37份,紫花杜鵑32份,水蜈蚣28份,龍脷葉19份,山奈13份。本實施例藥物制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按照重量配比將紅芪、紅大戟、商陸、救必應、北劉寄奴、紫花杜鵑放入容器中,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10倍的蒸餾水,水溫70攝氏度浸泡20個小時;將水溫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15分鐘,將水溫降低到80攝氏度,保持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2)將藥渣重復步驟(1)5次,合并所得的藥液;(3)將剩余的中藥組分用超微粉碎機研磨成900目的細粉末;(4)將步驟(2)的藥液、步驟(3)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制成口服液。實施例3本實施例的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0份,紅大戟38份,商陸35份,救必應32份,北劉寄奴25份,紫花杜鵑21份,水蜈蚣15份,龍脷葉11份,山奈5份。本實施例藥物制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按照重量配比將紅芪、紅大戟、商陸、救必應、北劉寄奴、紫花杜鵑放入容器中,加入重量為藥材總重量8倍的蒸餾水,水溫50攝氏度浸泡10個小時;將水溫升高到沸騰,保持沸騰狀態15分鐘,將水溫降低到70攝氏度,保持30分鐘,過濾得藥液和藥渣;(2)將藥渣重復步驟(1)2次,合并所得的藥液;(3)將剩余的中藥組分用超微粉碎機研磨成600目的細粉末;(4)將步驟(2)的藥液、步驟(3)的藥物細粉末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制成口服液。實施例4臨床試驗1、病例選擇:選擇確診的患有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患者100例進行臨床觀察,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48.3歲,病程最短者6個月,最長者11年,平均6.5年。2、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中藥口服液,每日三次,每次100-200毫升,飯后服用。10天為1個療程。3、療效判定:(1)治愈:關節疼痛癥狀全部消失,體力勞動能力恢復,經檢查身體指標恢復正常。(2)顯效:關節疼痛癥狀明顯減輕,經檢查身體指標基本恢復正常。(3)有效:關節疼痛癥狀有所減輕,經檢查身體指標部分好轉。(4)無效:通過治療后關節疼痛癥狀無明顯好轉。4、結果:經過服用本專利技術中藥口服液的治療,治愈76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4例,治愈率76%,總有效率96%。實施例5典型病例下面進一步提供幾例更為詳細的具體病例1、陳某,女,47歲,奶牛場工人,患有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3年多,開始服用普通的治療關節痛的藥物,關節痛沒有好轉,。后開始服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藥物,只服用2個療程后,疼痛就有了減輕,繼續服用3個療程,疼痛明顯減輕,可以從事重體力勞動,鞏固服用2個療程,痊愈,至今沒有復發。2、何某,男,65歲,曾在奶牛養殖場工作多年,感染了布魯菌,患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2年多,服用了多種中西醫藥物,都沒有徹底治愈,后開始服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藥物,服用2個療程后,疼痛就有了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疼痛明顯減輕,鞏固服用1個療程,痊愈,至今沒有復發。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0?55份,紅大戟38?57份,商陸35?46份,救必應32?46份,北劉寄奴25?37份,紫花杜鵑21?32份,水蜈蚣15?28份,龍脷葉11?19份,山奈5?13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慢性布魯菌病關節疼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0-55份,紅大戟38-57份,商陸35-46份,救必應32-46份,北劉寄奴25-37份,紫花杜鵑21-32份,水蜈蚣15-28份,龍脷葉11-19份,山奈5-1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材制成:紅芪46份,紅大戟44份,商陸39份,救必應36份,北劉寄奴30份,紫花杜鵑27份,水蜈蚣22份,龍脷葉15份,山奈9份。
3.制備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藥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冬,
申請(專利權)人:張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