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胡克峰專利>正文

    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804586 閱讀: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55
    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船舶尾氣脫硫/壓載水處理及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該工藝能夠實現低能耗、高效率、可靠運行,充分利用脫硫副產物亞硫酸鈉達到脫氧處理船舶壓載水的目的,其包括以下步驟:船舶尾氣進入鈉堿吸收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將SOX吸收脫除;氫氧化鈉溶液吸收SOX后形成亞硫酸鈉溶液;壓載水經過過濾器去除水中的生物和雜質,過濾后的壓載水與亞硫酸鈉溶液混合,混合亞硫酸鈉的壓載水經紫外殺菌后進入船舶壓載艙;在壓載艙中,亞硫酸鈉逐步和壓載水中溶解氧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鈉,同時使壓載水脫氧;壓載水排放時,先經過紫外殺菌,然后向排放管路內的壓載水中注入空氣實現曝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船舶尾氣脫硫/壓載水處理及環保
    ,尤其涉及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
    技術介紹
    船舶航運承擔了全球90%的貿易運量,而CO2的排放量僅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8%。因此,船舶航運是相對于航空和陸路運輸較為綠色的運輸方式。隨著全球船舶航運業的快速發展,船舶排放的尾氣對大氣造成的污染也日趨嚴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SOx)不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還會引起酸雨,破壞全球生態系統。除了大氣污染問題,船舶壓載水引起的海洋外來生物入侵性傳播危害早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船舶壓載水是為控制船舶縱傾、橫傾、吃水、穩性或應力而在船上加裝的水及其懸浮物。當船舶空載或部分裝載以及在惡劣的海況條件下,船舶通過裝載壓載水來保證航行的安全,當船舶到達目的港口時會將裝載的壓載水排放以便裝載貨物,這樣船舶壓載水的異地排放就成為造成地理性隔離水體間有害生物傳播的主要途徑。為了防止船舶造成的空氣污染以及有效防治海洋外來入侵生物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危害,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了一系列船舶防污染公約以限制船舶尾氣的排放和防治船舶壓載水異地排放引起的海洋外來生物入侵。為了滿足IMO對船舶尾氣SOx的排放限值以及對壓載水處理的排放標準,必須對船舶排放尾氣中的SOx和壓載水進行處理。目前,脫硫技術主要有石膏法、旋轉噴霧干燥法、海水法、鈉堿法等。石膏法是利用石灰石漿液吸收SO2生成CaSO3,經氧化轉變為CaSO4排出收回,但存在初期投資大、設備占地面積大、系統復雜、需要在船上儲備石灰石等問題。旋轉噴霧干燥法是利用旋轉噴霧吸收塔將霧化的尾氣與熟石灰漿液接觸進行脫硫,但存在脫硫效率不高,脫硫后產物容易腐蝕、堵塞設備等問題。海水法是利用海水自身的堿度來吸收SO2,該方法實質上是將污染轉移給了海洋,目前部分國家禁止在其200海里范圍內使用此法。鈉堿法是利用NaOH吸收SO2生成Na2SO3,經氧化轉變為無害的Na2SO4排放或回收,該法是目前脫硫的主流的方法,已經成功應用到船舶尾氣脫硫處理中??蓪嵈瑧?、滿足D-2標準的壓載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過濾聯合電解法、過濾聯合臭氧法、過濾聯合紫外處理法(專利號CN101948204A)、過濾聯合脫氧法等。它們的共同點是前端均采用過濾技術,過濾精度一般在50μm,用以去除體積大于50μm的生物和雜質,所不同的是過濾后采取不同的處理技術。電解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使用濃度至少大于2mg/L,否則對囊孢幾乎無效、產生化學副產物(如氯代烴、三鹵甲烷)、處理效果受海水鹽度的影響、電解產生的氫氣需進行氣液分離,否則會造成爆炸隱患。臭氧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較大體積微生物效果不明顯、需要足夠的空間存放臭氧發生器、產生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的溴酸鹽、三溴甲烷等化學副產物、能耗高。紫外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殺滅效果和UV線在水中穿透性有關,只有較為干凈的水和無污濁的石英管才能達到較好的殺滅效果。脫氧法是通過把脫氧后的壓載水存放于船舶壓載艙內,故此法是專門針對壓載水處理而研發的。脫氧法在殺滅水中生物的同時,還因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減少了船體的腐蝕。綜上所述,目前不乏有單獨船舶尾氣脫硫方法和設備(或系統),以及單獨船舶壓載水處理方法和設備(或系統)。若用兩套系統分別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處理,不但占地面積大,而且投資、操作費用高。因此同時能夠脫硫和處理船舶壓載水的方法必將受到期待。目前,尚無能夠同時船舶尾氣脫硫兼顧船舶壓載水處理的方法。因此,研究開發高效、節能的船舶脫硫及壓載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具有現實和重大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該工藝能夠實現低能耗、高效率、可靠運行,充分利用脫硫副產物亞硫酸鈉達到脫氧處理船舶壓載水的目的。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1)鈉堿吸收脫硫獲取亞硫酸鈉船舶尾氣進入鈉堿吸收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將SOX吸收脫除,同時洗滌船舶尾氣中的PM,凈化后的船舶尾氣進行排放;氫氧化鈉溶液吸收SOX后形成亞硫酸鈉溶液;(2)壓載水過濾、脫氧和殺菌壓載水經過過濾器去除水中的生物和雜質,過濾后的壓載水與步驟(1)中的亞硫酸鈉溶液混合,混合亞硫酸鈉的壓載水經紫外殺菌后進入船舶壓載艙;在壓載艙中,亞硫酸鈉逐步和壓載水中溶解氧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鈉,同時使壓載水脫氧,通過改變壓載水中的浮游生物生存環境而使其窒息死亡;(3)壓載水排放壓載水排放時,先經過紫外殺菌,然后向排放管路內的壓載水中注入空氣實現曝氣,使壓載水的溶解氧含量升高后排放。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步驟(1)中,氫氧化鈉溶液吸收SOX后形成的亞硫酸鈉溶液經沉淀、絮凝去除截留在溶液中的PM,獲得干凈的亞硫酸鈉溶液與步驟(2)中的壓載水混合,PM收集并轉岸處理;步驟(2)中壓載水經過濾器去除大于50μm的生物及雜質,濾除的生物和雜質排回取水海域;步驟(2)和(3)中,紫外殺菌通過紫外消毒單元殺滅壓載水中兼氧或厭氧性微生物,紫外消毒單元紫外波長范圍200nm-380nm,紫外劑量18-20mJ//cm2;步驟(3)中向排放管路內的壓載水中注入空氣通過空氣曝氣頭或文丘里管實現;在步驟(2)中壓載水與亞硫酸鈉溶液混合前設置溶解氧監測儀檢測溶解氧含量,步驟(3)中曝氣前設置溶解氧監測儀檢測溶解氧含量。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工藝后,通過船舶尾氣鈉堿吸收脫硫、船舶壓載水過濾、脫氧、紫外殺菌、曝氣的工藝,實現了船舶尾氣凈化和壓載水一體化處理,船舶尾氣中硫氧化物和壓載水滿足IMO的排放標準,本專利技術利用鈉堿脫硫后的副產物亞硫酸鈉與壓載水中溶解氧反應生成硫酸鈉,既實現了脫除壓載水中的溶解氧,又使得亞硫酸鈉變為硫酸鈉無害物質,可直接排海,實現了低能耗、高效率、可靠運行;進一步的,本專利技術在排放壓載水時經過紫外消毒單元,可有效殺滅壓載水中兼氧或厭氧型微生物,確保排放的壓載水滿足IMO的排放標準,溶解氧監測儀的設置,一個可根據壓載水中溶解氧含量調節亞硫酸鈉的量,能夠進一步確保有效脫除壓載水中的溶解氧,另一個可根據排放壓載水中溶解氧含量調節曝氣空氣進氣量,確保排放壓載水中溶解氧恢復至正常水平,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危害。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步驟(1)和(2)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步驟(3)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曝氣系統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見圖1,圖2所示,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同時處理的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1)鈉堿吸收脫硫獲取亞硫酸鈉船舶尾氣進入鈉堿吸收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將SOX吸收脫除,同時洗滌船舶尾氣中的PM,凈化后的船舶尾氣進行排放;氫氧化鈉溶液吸收SOX后形成亞硫酸鈉溶液;(2)壓載水過濾、殺菌和脫氧壓載水經過過濾器去除水中的生物和雜質,過濾后的壓載水與步驟(1)中的亞硫酸鈉溶液混合,混合亞硫酸鈉的壓載水經紫外殺菌后進入船舶壓載艙;在壓載艙中,亞硫酸鈉逐步和壓載水中溶解氧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鈉,同時使壓載水脫氧,通過改變壓載水中的浮游生物生存環境而使其窒息死亡;(3)壓載水排放壓載水排放時,先經過紫外殺菌,然后向排放管路內的壓載水中注入空氣實現曝氣,使壓載水的溶解氧含量升高后排放。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鈉堿吸收脫硫獲取亞硫酸鈉
    船舶尾氣進入鈉堿吸收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將SOX吸收脫除,同時洗滌船舶尾氣中的
    PM,凈化后的船舶尾氣進行排放;氫氧化鈉溶液吸收SOX后形成亞硫酸鈉溶液;
    (2)壓載水過濾、殺菌和脫氧
    壓載水經過過濾器去除水中的生物和雜質,過濾后的壓載水與步驟(1)中的亞硫酸鈉
    溶液混合,混合亞硫酸鈉的壓載水經紫外殺菌后進入船舶壓載艙;在壓載艙中,亞硫酸鈉逐
    步和壓載水中溶解氧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鈉,同時使壓載水脫氧,通過改變壓載水中的浮游
    生物生存環境而使其窒息死亡;
    (3)壓載水排放
    壓載水排放時,先經過紫外殺菌,然后向排放管路內的壓載水中注入空氣實現曝氣,使
    壓載水的溶解氧含量升高后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尾氣脫硫和船舶壓載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1)中,氫氧化鈉溶液吸收SOX后形成的亞硫酸鈉溶液經沉淀、絮凝去除截留在溶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克峰,
    申請(專利權)人:胡克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AV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