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喝水杯,包括杯體,所述杯體上設置有內夾層和外夾層,所述內夾層位于內膽和外膽之間,所述外層位于外膽和外殼之間,所述內夾層內設置有液體,所述液體內設置有懸浮結晶體和分散劑和成核劑,所述外夾層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進水口和排水口之間設置有隔水片,所述外殼外部設置有防燙保護套,所述防燙保護套上設置有感溫條,所述感溫條可根據水的溫度顯示不同的數值或顏色,所述進水口上設置有遮蓋,所述排水口上設置有出水塞,所述懸浮結晶體為硝酸鉀或蔗糖。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快速將熱水涼下來,并且在降溫到適合飲用的范圍后具有較長的保溫作用,也可以在水溫太冷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升溫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日常生活領域,尤其涉及喝水杯。
技術介紹
當人們在口渴的時候,經常需要快點喝水,由于熱水需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涼下來才可以飲用,人們在等待當中很容易出現情緒上問題。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降溫的杯子,但是需要放在冰箱中,以冰箱中的溫度來降低溫度,但是這樣的效果通常也不是很大,而且需要等待的時間也比較的長,溫度也不好控制,而且每次使用時都需如此的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喝水杯,本專利技術能夠快速的將熱水涼下來,而且具有一定的保溫效果。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喝水杯,包括杯體,所述杯體上設置有內夾層和外夾層,所述內夾層位于內膽和外膽之間,所述外層位于外膽和外殼之間,所述內夾層內設置有液體,所述液體內設置有懸浮結晶體、分散劑和成核劑,所述分散劑為常規分散劑,能夠使懸浮結晶體分散隔離,控制懸浮結晶體的顆粒大小,所述成核劑催化快速結晶并能夠控制晶體顆粒大小,所述外夾層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能夠通熱水或冰水,通過外膽傳遞熱量,通熱水給液體提供熱量或通冰水吸收掉液體的熱量。進一步的,所述外夾層內設置有螺旋體,所述螺旋體為隔水片。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外部設置有防燙保護套,所述防燙保護套為塑料套或皮革套。進一步的,所述防燙保護套上設置有感溫條,所述感溫條可根據水的溫度顯示不同的數值或顏色。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上設置有遮蓋,所述遮蓋為不銹鋼蓋或橡膠蓋或硅膠管或木蓋,所述遮蓋與進水口通過卡槽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上設置有出水塞,所述出水塞為橡膠塞或硅膠塞或木塞,所述出水塞與排水口通過配合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內膽為食品級不銹鋼材質,所述內膽內部設置有水位刻度表。進一步的,所述杯體底部設置有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所述的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為橡膠或硅膠,所述的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數量為1條。進一步的,所述懸浮結晶體為硝酸鉀或銨鹽或蔗糖或木糖醇。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能快速有效將熱水降到人們所適合的飲用溫度,無需長時間的等待,當水溫降到人們所適合飲用溫度時,又具有緩慢變冷的功能,使人們能夠在較長的時間范圍內喝到適合的溫水。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剖面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進水口A的放大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排水口B的防大圖。圖中標號說明:1、瓶體,2、內夾層,3、外夾層,4、內膽,5、外膽,6、外殼,7、液體,8、隔水片,9、懸浮結晶體,10、遮蓋,11、出水塞,12、防燙保護套,13、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14、感溫條,15、水位刻度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參照圖1所示,喝水杯,包括杯體1,所述杯體1上設置有內夾層2和外夾層3,所述內夾層2位于內膽4和外膽5之間,所述外層3位于外膽5和外殼6之間,所述內夾層2內設置有液體7,所述液體7內設置有懸浮結晶體9、分散劑和成核劑,所述分散劑為常規分散劑,能夠使懸浮結晶體分散隔離,控制懸浮結晶體9的顆粒大小,所述成核劑催化快速結晶并能夠控制晶體顆粒大小,所述外夾層3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能夠通熱水或冰水,通過外膽5傳遞熱量,通熱水給液體7提供熱量或通冰水吸收掉液體7的熱量。進一步的,所述外夾層3內設置有螺旋體,所述螺旋體為隔水片8。進一步的,所述外殼4外部設置有防燙保護套12,所述防燙保護套12為塑料套或皮革套。進一步的,防燙保護套12上設置有感溫條14,所述感溫條14可根據水的溫度顯示不同的數值或顏色。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上設置有遮蓋10,所述遮蓋10為不銹鋼蓋或橡膠蓋或硅膠管或木蓋,所述遮蓋10與進水口通過卡槽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上設置有出水塞,所述出水塞為橡膠塞或硅膠塞或木塞,所述出水塞與排水口通過配合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內膽4為食品級不銹鋼材質,所述內膽4內部設置有水位刻度表15。進一步的,所述杯體1底部設置有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13,所述的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為橡膠或硅膠,所述的防滑凸凹或粗糙表面13數量為1條。進一步的,所述懸浮結晶體9為硝酸鉀或銨鹽或蔗糖或木糖醇。具體實施例:用戶將熱水到入杯體1中,熱水中的熱量通過內膽4傳遞到內夾層2里,由內夾層2里面的液體7快速吸收熱量,使內夾層2里面的分散劑和成核劑快速控制懸浮結晶體9的數量和顆粒大小,使杯體1中的熱水快速降溫,從而達到人們適合飲用的范圍,當杯體1中的水溫低于內夾層2里面的液體7溫度時,通過內夾層2里面的液體7釋放熱量,此時具有緩慢的降溫效果,當內夾層2里面的溫度降低時,內夾層2里面的液體7通過分散劑和成核劑控制懸浮結晶體9的數量和顆粒,最終恢復液體7的初始狀態,當杯體1中的水冷了以后,用戶可使用熱水注入到外夾層3的進水口10,通過外夾層3里的隔水片8均勻的圍繞外膽5,傳遞熱量到內夾層2里面,內夾層2通過吸收外夾層3的熱量傳遞到杯體1里面,從而使杯體1里的水溫上升,當外夾層3里面的水溫低于內夾層2里面的液體7溫度時通過杯體1底部的排水口11排出里面水,重新注入熱水,直至杯體1里面的水溫達到用戶適合飲用的范圍,反之,往進水口10注入冰水、冷水也能帶走液體7的熱量,進行儲冷,加速內膽中飲用水或奶的前期快速降溫。本專利技術能夠在30-60秒時間內將杯內100°C的水降溫到45°C以下,并能夠在4-6小時內將杯內的水溫度控制在18-60°C之間。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喝水杯,包括杯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1)上設置有內夾層(2)和外夾層(3),所述內夾層(2)位于內膽(4)和外膽(5)之間,所述外層(3)位于外膽(5)和外殼(6)之間,所述內夾層(2)內設置有液體(7),所述液體(7)內設置有懸浮結晶體(9)、分散劑和成核劑,所述分散劑為常規分散劑,能夠使懸浮結晶體分散隔離,控制懸浮結晶體(9)的顆粒大小,所述成核劑催化快速結晶并能夠控制晶體顆粒大小,所述外夾層(3)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能夠通熱水或冰水,通過外膽(5)傳遞熱量,通熱水給液體(7)提供熱量或通冰水吸收掉液體(7)的熱量。
【技術特征摘要】
1.喝水杯,包括杯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1)上設置有內夾層(2)和外夾層(3),所述內夾層(2)位于內膽(4)和外膽(5)之間,所述外層(3)位于外膽(5)和外殼(6)之間,所述內夾層(2)內設置有液體(7),所述液體(7)內設置有懸浮結晶體(9)、分散劑和成核劑,所述分散劑為常規分散劑,能夠使懸浮結晶體分散隔離,控制懸浮結晶體(9)的顆粒大小,所述成核劑催化快速結晶并能夠控制晶體顆粒大小,所述外夾層(3)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能夠通熱水或冰水,通過外膽(5)傳遞熱量,通熱水給液體(7)提供熱量或通冰水吸收掉液體(7)的熱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喝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夾層(3)內設置有螺旋體,所述螺旋體為隔水片(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喝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4)外部設置有防燙保護套(12),所述防燙保護套(12)為塑料套或皮革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喝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燙保護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征建高,征茂德,陳巧云,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征之魂專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