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絕緣子螺母工具,包括:絕緣桿,絕緣桿具有安全長度;操作部,操作部安裝在絕緣桿的第一端;工作部,工作部安裝在絕緣桿的第二端,工作部與螺母相適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絕緣子螺母緊固時需要斷電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力檢維修的工機具的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絕緣子螺母工具。
技術介紹
在日常線路設備運行巡視維護中,經常會發現線路絕緣子螺母松動、脫落等現象,致使絕緣子傾斜、綁線扭曲斷裂,遇有刮風電桿上拔等因素,會使導線脫離橫擔,造成接地、混線等故障,現有技術中對松動絕緣子螺母進行緊固時,需要首先進行停電,然后再進行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絕緣子螺母工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絕緣子螺母緊固時需要斷電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絕緣子螺母工具,包括:絕緣桿,絕緣桿具有安全長度;操作部,操作部安裝在絕緣桿的第一端;工作部,工作部安裝在絕緣桿的第二端,工作部與螺母相適配。進一步地,操作部包括套筒,套筒的內徑和絕緣桿的第一端的外徑相適配。進一步地,操作部還包括操作臂,操作臂垂直連接在套筒上。進一步地,操作臂包括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對稱地設置在套筒的兩側。進一步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段和第二套筒段,第二套筒段的外徑大于第一套筒段的外徑,第一套筒段套設在絕緣桿的第一端。進一步地,操作臂設置在第一套筒段上,操作臂位于第一套筒段靠近第二套筒段處。進一步地,工作部包括機械手,機械手與螺母相配合。進一步地,機械手為筒狀結構,機械手的內部具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與螺母的外表面配合以使螺母轉動。進一步地,工作部還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與絕緣桿的第二端相固定,固定件與機械手可拆卸地連接。進一步地,固定件具有凸臺,凸臺的外圓周具有外限位平面,機械手的筒狀結構具有內限位平面,外限位平面與內限位平面相配合。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當絕緣子螺母松動或者脫落時,工作人員握持操作部,將絕緣桿的第二端的工作部與絕緣子螺母配合,然后工作人員對操作部施力,操作部將力傳遞至工作部。由于絕緣桿具有安全長度,這樣在可以帶電對絕緣子螺母進行緊固等操作,上述結構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絕緣子螺母緊固時需要斷電的問題。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絕緣子螺母工具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示出了圖1的絕緣子螺母工具的工作部的示意圖。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10、絕緣桿;20、操作部;30、工作部。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提供進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為了便于描述,在這里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征與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間位置關系。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于其他方位),并且對這里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現在,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根據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由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施,并且不應當被解釋為只限于這里所闡述的實施方式。應當理解的是,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得本技術的公開徹底且完整,并且將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構思充分傳達給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擴大了層和區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絕緣子螺母工具包括:絕緣桿10、操作部20和工作部30。絕緣桿10具有安全長度。操作部20安裝在絕緣桿10的第一端。工作部30安裝在絕緣桿10的第二端,工作部30與螺母相適配。應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當絕緣子螺母松動或者脫落時,工作人員握持操作部,將絕緣桿10的第二端的工作部與絕緣子螺母配合,然后工作人員對操作部施力,操作部將力傳遞至工作部。由于絕緣桿10具有安全長度,這樣在可以帶電對絕緣子螺母進行緊固等操作,上述結構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絕緣子螺母緊固時需要斷電的問題。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操作部20包括套筒,套筒的內徑和絕緣桿10的第一端的外徑相適配。上述結構使得操作部20與絕緣桿10的配合安裝方便,質量較輕。具體地,套筒可以制作為喇叭口形狀,套筒的開口處的內徑大于套筒內的內徑,絕緣桿10的第一端的直徑為漸變結構,絕緣桿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的直徑變大。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操作部20還包括操作臂,操作臂垂直連接在套筒上。上述結構方便了絕緣子螺母工具的操作,便于擰螺母時用力。具體地,操作臂包括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對稱地設置在套筒的兩側。上述結構加工容易。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對稱地結構使得操作者在用力時,絕緣子螺母工具對螺母的用力對稱。進一步具體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垂直套筒,這樣更方便操作者的用力。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套筒包括第一套筒段和第二套筒段,第二套筒段的外徑大于第一套筒段的外徑,第一套筒段套設在絕緣桿10的第一端。第一套筒段套設在絕緣桿10的第一端,這樣只需加工第一套筒段即可,無需對第二套筒段進行精細加工,上述結構節省了加工成本。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操作臂設置在第一套筒段上,操作臂位于第一套筒段靠近第二套筒段處。上述結構方便了絕緣子螺母工具的拿取。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工作部30包括機械手,機械手與螺母相配合。上述結構使得工作部30與螺母配合,這樣方便擰緊螺母。機械手的結構可以為多種形式,例如只有兩個上下的限位片,限位片的內表面與螺母的表面配合。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機械手為筒狀結構,機械手的內部具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與螺母的外表面配合以使螺母轉動。上述結構使得機械手與螺母的配合更加穩定,這樣在擰緊螺母時,機械手與螺母額配合更加容易。機械手具有螺母導向結構,具體地,機械手的前端的開口大于機械手內部與螺母的配合空間,這樣螺母較容易進入機械手內。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工作部30還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與絕緣桿10的第二端相固定,固定件與機械手可拆卸地連接。當機械手需要更換時,只需更換機械手即可。例如,機械手與固定件配合的部分為標準件,機械手可以有多個,每個機械手可以對應不同型號的螺母。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固定件具有凸臺,凸臺的外圓周具有外限位平面,機械手的筒狀結構具有內限位平面,外限位平面與內限位平面相配合。上述結構使得固定件和機械手容易安裝、拆卸。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絕緣子螺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桿(10),所述絕緣桿(10)具有安全長度;操作部(20),所述操作部(20)安裝在所述絕緣桿(10)的第一端;工作部(30),所述工作部(30)安裝在所述絕緣桿(10)的第二端,所述工作部(30)與螺母相適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絕緣子螺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桿(10),所述絕緣桿(10)具有安全長度;操作部(20),所述操作部(20)安裝在所述絕緣桿(10)的第一端;工作部(30),所述工作部(30)安裝在所述絕緣桿(10)的第二端,所述工作部(30)與螺母相適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絕緣子螺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20)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內徑和所述絕緣桿(10)的第一端的外徑相適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絕緣子螺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20)還包括操作臂,所述操作臂垂直連接在所述套筒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絕緣子螺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臂包括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所述第一操作臂和所述第二操作臂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套筒的兩側。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絕緣子螺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段和第二套筒段,所述第二套筒段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套筒段的外徑,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子淳,韓薇,徐紹軍,劉晶晶,陳洋,李鵬飛,徐揚,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