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皮線纜復繞機,包括繞復機支架、PCL控制柜、放線單元和收線單元,所述的繞復機支架的側面設有固定板A,在固定板A上的左側設置有放線單元,固定板A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固定板B,在固定板A的右方設置有收線單元,固定板B的中心位置設有牽引裝置,在放線單元與牽引裝置之間設有導輪組A和舞蹈輪組A,且導輪組A位于舞蹈輪組A的上方,在收線單元與牽引裝置之間設置有導輪組B和舞蹈輪組B,且導輪組B位于舞蹈輪組B的上方;收線單元通過中心軸與電機相連,收線單元上方設置有導輪組C,電機與PCL控制柜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積小、安全性高、繞復效果好、適用各種規格皮線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皮線纜繞復機,特別是一種新型皮線纜復繞機。
技術介紹
目前皮線纜復繞機使用的主要是放線裝置、動力裝置,收線單元相互獨立的結構,此結構的皮線纜復繞機占用的場地面積較大,復繞的速度相對較慢,復繞的皮線纜整齊度不好控制。且這種結構的復繞機由于各個單元是分開的,復繞的時候有大量的皮線纜裸露在設備外面,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安全性高、繞復效果好、適用各種規格皮線纜的新型皮線纜復繞機。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皮線纜復繞機,包括繞復機支架、PCL控制柜、放線單元和收線單元,所述的繞復機支架的側面設有固定板A,在固定板A上的左側設置有放線單元,固定板A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固定板B,緊挨固定板A的右方設置有收線單元,固定板B的中心位置設有牽引裝置,在放線單元與牽引裝置之間設有導輪組A和舞蹈輪組A,導輪組A和舞蹈輪組A設置在固定板A上且導輪組A位于舞蹈輪組A的上方,舞蹈輪組A與固定板A之間設有連接軸A,連接軸A鉸接在固定板A上,在收線單元與牽引裝置之間設置有導輪組B和舞蹈輪組B,導輪組B和舞蹈輪組B設置在固定板A上且導輪組B位于舞蹈輪組B的上方,舞蹈輪組B與固定板A之間設有連接軸B,連接軸B鉸接在固定板A上;舞蹈輪組A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相連,舞蹈輪組B也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相連,模擬控制開關設置在PCL控制柜內;收線單元通過中心軸與電機相連,收線單元上方設置有導輪組C,電機與PCL控制柜相連,PCL控制柜設置在繞復機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的導輪組A、導輪組B和導輪組C中均由三個獨立導輪組成,舞蹈輪組A和舞蹈輪組B中均由兩個獨立舞蹈輪組成。所述的導輪組A、導輪組B、舞蹈輪組A和舞蹈輪組B直徑大小相同,導輪組C直徑小于導輪組A的直徑。所述的PCL控制柜包括控制按鈕與控制屏。所述的收線單元包括底板A、底板B、收線塊和收線輪,底板A放置在地面上,底板A上方設置有底板B,底板A與底板B之間設有導軌,底板B上固定有收線塊,在收線塊上與固定板A同側的平行面上固定有收線輪。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安裝面積小,能夠最大程度利用空間;(2)放線單元與收線單元集成,最大限度減少大量裸露在設備外,安全性高;(3)通過PCL控制柜使得收線單元中通過底板A與底板B之間的滑動速度,保證復繞質量;(4)通過在導輪組A、導輪組B和導輪組C設置三個導輪,在舞蹈輪組A合舞蹈輪組B中設置兩個舞蹈輪,適用于多種規格皮線纜的復繞;(5)復繞的速度能達到80m/min,超過行業的復繞速度70m/min。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復繞機支架,2-PCL控制柜,3-放線單元,4-收線單元,5-固定板A,6-牽引裝置,7-導輪組A,8-舞蹈輪組A,9-連接軸A,10-導輪組B,11-舞蹈輪組B,12-連接軸B,13-固定板B,14-導輪組C,15-控制按鈕,16-控制屏,17-底板A,18-底板B,19-收線塊,20-收線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皮線纜復繞機,包括繞復機支架1、PCL控制柜2、放線單元3和收線單元4,所述的繞復機支架1的側面設有固定板A5,在固定板A5上的左側設置有放線單元3,固定板A5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固定板B13,緊挨固定板A5的右方設置有收線單元4,固定板B13的中心位置設有牽引裝置6,在放線單元3與牽引裝置6之間設有導輪組A7和舞蹈輪組A8,導輪組A7和舞蹈輪組A8設置在固定板A5上且導輪組A7位于舞蹈輪組A8的上方,舞蹈輪組A8與固定板A5之間設有連接軸A9,連接軸A9鉸接在固定板A5上,在收線單元4與牽引裝置6之間設置有導輪組B10和舞蹈輪組B11,導輪組B10和舞蹈輪組B11設置在固定板A5上且導輪組B10位于舞蹈輪組B11的上方,舞蹈輪組B11與固定板A5之間設有連接軸B12,連接軸B12鉸接在固定板A5上;舞蹈輪組A8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3相連,舞蹈輪組B11也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3相連,模擬控制開關設置在PCL控制柜2內;收線單元4通過中心軸與電機相連,收線單元4上方設置有導輪組C14,電機與PCL控制柜2相連,PCL控制柜2設置在繞復機支架1的上表面上。如圖1所示,導輪組A7、導輪組B10和導輪組C14中均由三個獨立導輪組成,舞蹈輪組A8和舞蹈輪組B11中均由兩個獨立舞蹈輪組成。如圖1所示,導輪組A7、導輪組B10、舞蹈輪組A8和舞蹈輪組B11直徑大小相同,導輪組C14直徑小于導輪組A7的直徑。如圖1所示,PCL控制柜2包括控制按鈕15與控制屏16,通過控制屏16觀測收線單元4中底板B18與底板A17之間的滑動速度,并通過控制按鈕15對相應的技術參數做出調整。如圖1所示,收線單元4包括底板A17、底板B18、收線塊19和收線輪20,底板A17放置在地面上,底板A17上方設置有底板B18,底板A17與底板B18之間設有導軌,底板B18上固定有收線塊19,在收線塊19上與固定板A5同側的平行面上固定有收線輪20。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是:將生產過程中收線不整齊以及檢測后皮線不整齊的皮線纜盤放在放線單元中3,用模具鎖好,將皮線纜的一端從舞蹈輪組A8的左側引入并繞過其下側,從導輪組A7左側引入并繞過其上側,從牽引裝置6的左側引入并繞過其下側,從舞蹈輪組B11的左側引入并繞過其下側,從導輪組B10的左側引入并繞過其上側,從收線單元4的右側引入最終纏繞在收線單元4上,其中在導輪組B10和收線單元4之間的皮線纜還與導輪組C14的左側相接觸,但未繞過導輪組C14,導輪組C14起到進一步拉緊皮線纜的作用。按下控制按鈕15從而啟動電機,電機帶動收線單元4轉動實現收線,收線單元4處設有一個傳感器,該傳感器測得底板B18在底板A17上去前后滑動的速度,并將信號反饋給PCL控制柜2,控制柜2根據技術要求控制底板B18在底板17上前后滑動的速度,并盡量使底板B18前后移動勻速,使得皮線纜復繞成圓柱形,從而保證了收線的質量。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舞蹈輪組A8被拉高時,通過模擬量開關反饋給放線單元3放線,使其速度加快,反之速度減慢;舞蹈輪組B11被拉高時,通過模擬量開關反饋給放線單元3放線,使其速度減慢,反之速度加快。通過舞蹈輪組A8和舞蹈輪組B11使復繞機在運行過程中保持一個動態平衡。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皮線纜復繞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繞復機支架(1)、PCL控制柜(2)、放線單元(3)和收線單元(4),所述的繞復機支架(1)的側面設有固定板A(5),在固定板A(5)上的左側設置有放線單元(3),固定板A(5)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固定板B(13),緊挨固定板A(5)的右方設置有收線單元(4),固定板B(13)的中心位置設有牽引裝置(6),在放線單元(3)與牽引裝置(6)之間設有導輪組A(7)和舞蹈輪組A(8),導輪組A(7)和舞蹈輪組A(8)設置在固定板A(5)上且導輪組A(7)位于舞蹈輪組A(8)的上方,舞蹈輪組A(8)與固定板A(5)之間設有連接軸A(9),連接軸A(9)鉸接在固定板A(5)上,在收線單元(4)與牽引裝置(6)之間設置有導輪組B(10)和舞蹈輪組B(11),導輪組B(10)和舞蹈輪組B(11)設置在固定板A(5)上且導輪組B(10)位于舞蹈輪組B(11)的上方,舞蹈輪組B(11)與固定板A(5)之間設有連接軸B(12),連接軸B(12)鉸接在固定板A(5)上;舞蹈輪組A(8)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3)相連,舞蹈輪組B(11)也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3)相連,模擬控制開關設置在PCL控制柜(2)內;收線單元(4)通過中心軸與電機相連,收線單元(4)上方設置有導輪組C(14),電機與PCL控制柜(2)相連,PCL控制柜(2)設置在繞復機支架(1)的上表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皮線纜復繞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繞復機支架(1)、PCL控制柜(2)、放線單元(3)和收線單元(4),所述的繞復機支架(1)的側面設有固定板A(5),在固定板A(5)上的左側設置有放線單元(3),固定板A(5)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固定板B(13),緊挨固定板A(5)的右方設置有收線單元(4),固定板B(13)的中心位置設有牽引裝置(6),在放線單元(3)與牽引裝置(6)之間設有導輪組A(7)和舞蹈輪組A(8),導輪組A(7)和舞蹈輪組A(8)設置在固定板A(5)上且導輪組A(7)位于舞蹈輪組A(8)的上方,舞蹈輪組A(8)與固定板A(5)之間設有連接軸A(9),連接軸A(9)鉸接在固定板A(5)上,在收線單元(4)與牽引裝置(6)之間設置有導輪組B(10)和舞蹈輪組B(11),導輪組B(10)和舞蹈輪組B(11)設置在固定板A(5)上且導輪組B(10)位于舞蹈輪組B(11)的上方,舞蹈輪組B(11)與固定板A(5)之間設有連接軸B(12),連接軸B(12)鉸接在固定板A(5)上;舞蹈輪組A(8)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3)相連,舞蹈輪組B(11)也通過模擬控制開關與放線單元(3)相連,模擬控制開關設置在PCL控制柜(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彬,劉詩培,張華,馮林海,馬科,余現君,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