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自動化收線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收線結構。
技術介紹
收線結構用于收集線材,利用有限的空間充分的存取線材,既能夠將線材很好的分類,又能夠很好的存取保護線材,方便線材的使用,線材中除了有單一材料的線材還有復合型的線材,另外線材的粗細程度也不同,通常粗線材及復合型線材由于其韌性差,需要選取粗型卷筒的收線結構,所以使用者需要根據線材的不同種類進行選取不同的收線結構,收線效率低且需要準備不同型號的收線結構,因此存在著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自檢測線材保護收線結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自檢測線材保護收線結構,它包括底座、支架、穿線板、檢測模塊、卷筒、旋轉軸及電機;所述底座上設計有支架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設計有電機固定槽;所述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支架定位孔內,所述支架中間段設計有旋轉孔,所述支架呈平行固定;所述穿線板上設計有穿線孔,所述穿線孔內側面設計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外設計有線圈,所述穿線板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檢測模塊包括檢測板及彈簧;所述檢測板使用磁性材料制作,所述檢測板滑動裝配在所述穿線板的滑動槽內,所述檢測板與所述穿線板垂直,所述彈簧一端與所述檢測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穿線孔內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卷筒包括伸縮桿及支撐板;所述伸縮桿使用電動伸縮桿,所述伸縮桿通過導線與所述穿線板內的線圈連接,所述伸縮桿接電,所述支撐板使用分段卷筒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固定安裝在所述伸縮桿一端,所述伸縮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所述旋轉軸上;所述旋轉軸旋轉裝配在所述支架旋轉孔內;所述旋轉軸通過皮帶與所述電機傳動連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檢測線材保護收線結構,它包括底座(1)、支架(2)、穿線板(3)、檢測模塊(4)、卷筒(5)、旋轉軸(6)及電機(7);所述底座(1)上設計有支架定位孔,所述底座(1)上設計有電機固定槽;所述支架(2)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支架定位孔內,所述支架(2)中間段設計有旋轉孔,所述支架(2)呈平行固定;所述穿線板(3)上設計有穿線孔,所述穿線孔內側面設計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外設計有線圈,所述穿線板(3)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2)的上端,所述旋轉軸(6)旋轉裝配在所述支架(2)旋轉孔內;所述旋轉軸(6)通過皮帶與所述電機(7)傳動連接,所述電機(7)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1)的電機固定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4)包括檢測板(41)及彈簧(42);所述檢測板(41)使用磁性材料制作,所述檢測板(41)滑動裝配在所述穿線板(3)的滑動槽內,所述檢測板(41)與所述穿線板(3)垂直,所述彈簧(42)一端與所述檢測板(4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穿線孔內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卷筒(5)包括伸縮桿(51)及支撐板(52);所述伸縮桿(51)通過導線與所述穿線板(3)內的線圈連接,所述支撐板(5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檢測線材保護收線結構,它包括底座(1)、支架(2)、穿線板(3)、檢測模塊(4)、卷筒(5)、旋轉軸(6)及電機(7);所述底座(1)上設計有支架定位孔,所述底座(1)上設計有電機固定槽;所述支架(2)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支架定位孔內,所述支架(2)中間段設計有旋轉孔,所述支架(2)呈平行固定;所述穿線板(3)上設計有穿線孔,所述穿線孔內側面設計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外設計有線圈,所述穿線板(3)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2)的上端,所述旋轉軸(6)旋轉裝配在所述支架(2)旋轉孔內;所述旋轉軸(6)通過皮帶與所述電機(7)傳動連接,所述電機(7)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1)的電機固定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明華,蔡建青,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浦靈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