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兩貼片式全開翻蓋包裝盒,為解決傳統包裝盒翻蓋處易斷裂或翻蓋處結構復雜等問題,本包裝盒包括盒蓋、盒身、連接貼片和面紙;盒蓋的一側表面與盒身的相應側表面通過連接貼片連接成整體,經連接貼片連接的盒蓋與盒身的側表面組成一貼片面,面紙裱貼于貼片面并覆蓋連接貼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盒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兩貼片式全開翻蓋包裝盒。
技術介紹
現有翻蓋包裝盒,尤其是需要貼面紙的紙質包裝盒,多采用面紙直接粘貼連接盒蓋、盒身,利用面紙的形變實現翻蓋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用戶反復開啟包裝盒,盒蓋與盒身的連接處的面紙容易發生斷裂,導致此類連接方式只適用于一次性的包裝盒,包裝盒使用壽命短,難以實現舊物利用。而對于塑料和金屬材質的翻蓋包裝盒而言,通常采用鉸鏈連接的方式來實現翻蓋效果,此類連接方式使得產品的結構較為復雜。所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經久耐用的包裝盒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改進的兩貼片式全開翻蓋包裝盒。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兩貼片式全開翻蓋包裝盒,包括盒蓋、盒身、連接貼片和面紙;所述盒蓋的一側表面與所述盒身的相應側表面通過連接貼片連接成整體,經連接貼片連接的盒蓋與盒身的側表面組成一貼片面,所述面紙裱貼于所述貼片面并覆蓋所述連接貼片。進一步地,所述盒身內設有圍條,所述圍條粘貼于盒身內側表面,所述圍條的高度高于盒身的深度。進一步地,所述圍條高于盒身的部分設有缺口部。進一步地,所述缺口部位于圍條兩相對面的中間位置。進一步地,所述盒蓋與盒身的內徑、外徑大小相同。進一步地,所述面紙還包括沿貼片面邊緣延伸的用于裱貼盒蓋頂面的中間體,裱貼于所述貼片面的面紙相對于所述中間體形成第一折邊。進一步地,所述面紙還包括對應盒蓋頂面邊緣延伸的第二折邊,所述第二折邊與所述中間體相連用于裱貼與貼片面相對的盒蓋側表面。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折邊與所述第二折邊的兩端分別延伸有封邊,所述封邊包覆在所述盒蓋側表面的轉角處。進一步地,所述面紙還包括對應盒蓋頂面邊緣延伸的第三折邊,所述第三折邊用于裱貼盒蓋的另外兩個相對的側表面,并覆蓋于所述封邊上。進一步地,所述連接貼片還貼合于盒蓋頂面及側表面。實施本技術的包裝盒,解決了傳統單面紙包裝盒翻蓋處易折斷的問題以及金屬、塑料包裝盒翻蓋處連接機構復雜的問題,在保證翻蓋處使用壽命的基礎上,簡化了產品結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包裝盒打開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中盒蓋的展開示意圖;圖3是圖1中盒身的展開示意圖;圖4是圖1中圍條的展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包裝盒連接貼片的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包裝盒面紙的展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包裝盒閉合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1至圖7,是本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該包裝盒為一長方體狀的紙質包裝盒,包括可相對蓋合的盒蓋1與盒身2,盒蓋1與盒身2的一側表面相連接實現全開翻蓋功能。圖2示出了盒蓋1紙板的展開狀態,盒蓋頂面板12為矩形紙板,矩形紙板四邊設有折痕線,沿盒蓋頂面板12的四邊折痕線延伸有矩形盒蓋側面板11,將該盒蓋側面板11沿折痕線向下翻折90度,相鄰的矩形盒蓋側面板11兩兩相交,形成直角轉角。采用膠水或膠帶粘合兩兩相交的盒蓋側面板11,形成一下開口的長方體。圖3示出了盒身2紙板的展開狀態,盒身底面板22為與盒蓋頂面板12尺寸相同的矩形紙板,矩形紙板四周設有折痕線,沿盒身底面板22的四邊折痕線延伸有矩形盒身側面板23,將該盒身側面板23沿折痕線向上翻折90度,相鄰的矩形盒身側面板23兩兩相交,形成直角轉角。采用膠水或膠帶粘合兩兩相交的盒身側面板23,形成與盒蓋1相適配的上開口長方體。盒蓋1與盒身2采用的紙板相同,且內外徑尺寸也相同,為實現更好的使用效果,可使該盒蓋1與盒身2的高度相同或盒身2的高度大于盒蓋1的高度。盒身側面板23的內表面設有粘貼部21,用于粘貼圍條5。圖4示出了圍條5的展開示狀態,圍條5的長度與盒身底面板22的內周長相同,圍條5的高度高于盒身2的深度,圍條5通過盒身側面板23的粘貼部21固定在盒身2內側表面上,圍條5首尾相接形成上下貫通的長方體。固定后的圍條5伸出盒身側面板23一定距離,且該距離小于或等于盒蓋1的深度。為便于用戶拿取盒身2內的物體,在圍條5相對兩側面設有半圓形缺口部51。盒蓋1與盒身2蓋合時,盒蓋1完全將圍條5包裹住,圍條5與盒蓋1的摩擦力可使盒蓋1有較好的蓋合效果,盒蓋1與盒身2不易脫離。在盒蓋1與盒身2蓋合的基礎上,為實現全開翻蓋效果,在盒蓋1與盒身2蓋合形成的盒體上選擇一個側表面,作為翻蓋連接處。在此實施例中,優先選擇長度較短的側表面。使用連接貼片3粘貼在該側表面上,為實現較好的粘貼效果,連接貼片3為完全粘貼覆蓋該側表面的矩形貼片,且尺寸與該側表面相同。為方便取材,該連接貼片3可采用面紙4。盒蓋1與盒身2的通過連接貼片3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二者相應的連接側面組成一個貼片面。圖6示出了面紙4的展開狀態,該整張面紙4為用于裱貼該盒蓋1、貼片面以及盒身2的側面。面紙4包括與盒蓋1頂面尺寸相適應的矩形面紙中間體45,面紙中間體45四邊設有折痕線,沿該折痕線延伸有第一折邊41、第二折邊42和一對第三折邊43,第一折邊41、第二折邊42兩端延伸有封邊44。在包裝盒閉合狀態下,面紙中間體45用于裱貼盒蓋頂面板12,第一折邊41用于裱貼貼片面,覆蓋連接貼片3,延長盒蓋1與盒身2翻蓋連接處的使用壽命。面紙4與連接貼片3即對應了本技術名稱中的兩貼片式技術特點。第二折邊42用于裱貼與貼片面相對的盒蓋1與盒身2的側面,封邊44包覆于包裝盒的側面轉角,第三折邊43用于裱貼包裝盒另外兩個側面并覆蓋封邊44,使面紙4能夠完全包覆于盒蓋1、貼片面以及盒身2的側面。對盒體進行三面割開,即割開面紙4的第二折邊42與第三折邊43,割開位置為盒蓋1與盒身2的銜接處。得到如圖7所示的蓋合的包裝盒,面紙4第一折邊41完整包覆在貼片面上,連接盒蓋1與盒身2。該包裝盒的打開狀態如圖1所示,盒蓋1可相對于盒身2完全打開,即盒身2的上開口完全敞開,不受盒蓋1的遮擋,盒蓋1翻轉180度后,通過連接貼片3和面紙4連接在盒身2的相應側面。此打開方式即對應了本技術名稱中的全開翻蓋技術特點。可以理解的,面紙4可被設計成整張的僅可裱貼盒蓋1與貼片面的形狀大小,另取面紙對盒身2側面的單獨進行裱貼,省去上述的切割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為進一步延長包裝盒翻蓋功能的使用時間,該連接貼片3可采用不易被折斷的軟塑料,若對包裝盒蓋1有防水、抗沖擊等其他需求,可將該連接貼片3加工為與面紙4相似的形狀,如圖5所示,連接貼片3包括與盒蓋1頂面尺寸相適應的貼片中間體32,貼片中間體32四邊設有折痕線,沿該折痕線延伸有四個折邊,沿其中一條較短折痕線延伸的為連接折邊31,用于粘貼連接盒蓋1與盒身2。與連接折邊31相對的另一折邊用于粘貼覆蓋在盒蓋1相應側面上。另一對折邊的長小于貼片中間體的長,在與中間體連接的兩端分別形成過渡線,該對折邊用于粘貼覆蓋在盒蓋1相應側面上。面紙4裱貼于該盒蓋1、貼片面以及盒身2的側面,完全覆蓋連接貼片3,保證較好的包裝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為簡化包裝盒結構,盒蓋1的內徑略大于盒身2的外徑,盒蓋1的高度小于盒身2的深度,盒蓋1扣在盒身2上。盒身2內不設圍條5,可在盒身2頂部設置與圍條5缺口部51功能相同的缺口,便于用戶取拿物品。在一些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兩貼片式全開翻蓋包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蓋(1)、盒身(2)、連接貼片(3)和面紙(4);所述盒蓋(1)的一側表面與所述盒身(2)的相應側表面通過連接貼片(3)連接成整體,經連接貼片(3)連接的盒蓋(1)與盒身(2)的側表面組成一貼片面,所述面紙(4)裱貼于所述貼片面并覆蓋所述連接貼片(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兩貼片式全開翻蓋包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蓋(1)、盒身(2)、連接貼片(3)和面紙(4);所述盒蓋(1)的一側表面與所述盒身(2)的相應側表面通過連接貼片(3)連接成整體,經連接貼片(3)連接的盒蓋(1)與盒身(2)的側表面組成一貼片面,所述面紙(4)裱貼于所述貼片面并覆蓋所述連接貼片(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身(2)內設有圍條(5),所述圍條(5)粘貼于盒身(2)內側表面,所述圍條(5)的高度高于盒身(2)的深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條(5)高于盒身(2)的部分設有缺口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位于圍條(5)兩相對面的中間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1)與盒身(2)的內徑、外徑大小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焦杰明,孫廣澤,黃子義,莊坤,黃偉,史杰,張濤,
申請(專利權)人:蚌埠金黃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