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包括打氣筒、前置過濾器和凈水器主體,所述的前置過濾器內部設置有濾筒,所述的容器蓋上設置有氣門嘴并與打氣筒相連接,所述的凈水器主體的內部設置有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所述的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均為筒狀結構且同軸設置,所述的外殼內壁設置有分隔板,且隔板之間設置有過濾層,所述的第一內殼內壁也設置有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設置有通透孔,所述的出水管外部設置有第一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二通水管,所述的打氣筒、前置過濾器和凈水器主體通過連接管道連接,總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過濾效果突出、輕便攜帶等優點,為面臨飲用水短缺的人們提供干凈的飲用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過濾裝置,具體涉及到一種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突發性飲水污染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水源污染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引起人們恐慌,因此,飲用水的安全衛生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戶外旅行,例如:探險者、運動愛好者、野外作業人員,野外水質復雜,不易區分,自身所攜帶的干凈水有限,戶外人員需要經常就地取水,而目前國內市場上有適合家庭內使用的凈水器,體積較大,不方便攜帶,也有一些小型的凈水器,它們可以直接接在自來水龍頭上,使用內部的凈化過濾裝置可以對自來水進行凈化,但它不可以隨身攜帶,不能為戶外人員提供潔凈飲用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合攜帶的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在戶外活動時,通過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將水層層過濾,以達到飲用水標準,進行飲用。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包括打氣筒、前置過濾器和凈水器主體,所述的前置過濾器內部設置有濾筒,所述的前置過濾器頂部設置有容器蓋,所述的容器蓋上設置有氣門嘴,所述的氣門嘴和前置過濾器內部連通,所述的前置過濾器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孔A,所述的容器蓋頂部的氣門嘴與打氣筒相連接;所述的凈水器主體由外向內由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組成,所述的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均為筒狀結構且同軸設置,所述的第一內殼長度小于凈水器主體長度,所述的第一內殼和第二內殼長度一致,所述的第一內殼和外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內殼和外殼之間設置有進水通道,所述的出水管與第一內殼固定連接,所述的出水管頂端貫穿第一內殼頂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的第一內殼底端和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內殼頂端和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間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一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三分隔板和第四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二級過濾層,所述的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三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五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間設置有四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一內殼與第二內殼外壁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第六分隔板、第七分隔板和第八分隔板,所述的第六分隔板和第七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五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七分隔板和第八分隔板之間設置有沖洗槽,所述的第八分隔板和第一內殼底部之間設置有六級濾層;所述的第二內殼底部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二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一通水管,所述的第二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一通水管均套裝在第二內殼的外部并依次連接,所述的第二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一通水管與第二內殼外壁之間設置有水流通道,所述的第二通水管固定連接設置在第一內殼底部并貫穿第一內殼底部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通水管的下部設置在六級濾層內部并向上延伸至五級過濾層內部,所述的第一通水管的頂端和末端與第二內殼的外壁之間均設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的第一通水管上部的圓周壁設置有第一通水孔,所述的第一通水管下部的圓周壁設置有第二通水孔,所述的第一通水孔與第二通水孔分別位于沖洗槽的上下兩側,所述的第二通水管下部的圓周壁設置有第三通水孔,所述的第二通水管穿過第一內殼底部部分設置有第四通水孔,所述的沖洗槽底端側壁設置有沖洗閥門,所述的沖洗閥門和外殼的側壁相連通,所述的凈水器主體底部的進水孔B上設置有前置過濾器,所述的出水管底部設置有第五通水孔,所述的第一內殼上部設置有第六通水孔。所述的第二內殼底部設置有第七通水孔,所述的第二內殼下部和出水管外壁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第六分隔板和第七分隔板均設置有通透孔。本技術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將水通過打氣筒加壓方式增大壓強,通過前置過濾器初步過濾,再流入凈水器主體進一步過濾,直至最后過濾出干凈的飲用水,滿足野外人員的飲用水需求,和解決因水質污染造成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總之本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過濾效果突出、輕便攜帶等優點,為面臨飲用水短缺的人們提供干凈的飲用水。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前置過濾器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的內殼結構圖。圖3為本技術的凈水器主體結構圖。圖中:1-前置過濾器2-凈水器主體3-濾筒4-容器蓋5-氣門嘴6-進水孔A7-第一內殼8-出水管9-進水通道10-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第三分隔板13-第四分隔板14-第五分隔板15-一級過濾層16-二級過濾層17-三級過濾層18-四級過濾層19-第六分隔板20-第七分隔板21-第八分隔板22-五級過濾層23-沖洗槽24-六級濾層25-第二通水管26-連接管27-第一通水管28-水流通道29-密封隔板30-第一通水孔31-第二通水孔32-第三通水孔33-第四通水孔34-洗閥門35-進水孔B36-第五通水孔37-第六通水孔38-通透孔39-外殼40-第二內殼41-第七通水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如圖1-3所示,一種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包括打氣筒、前置過濾器1和凈水器主體2,所述的前置過濾器1內部設置有濾筒3,所述的前置過濾器1頂部設置有容器蓋4,所述的容器蓋4上設置有氣門嘴5,所述的氣門嘴5和前置過濾器1內部連通,所述的前置過濾器1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孔A6,所述的容器蓋4頂部的氣門嘴5與打氣筒相連接;所述的凈水器主體2由外向內由外殼39、第一內殼7、第二內殼40和出水管8組成,所述的凈水器主體2、第一內殼7、第二內殼40和出水管8均為筒狀結構且同軸設置,所述的第一內殼7長度小于凈水器主體2長度,所述的第一內殼7和第二內殼40長度一致,所述的第一內殼7和外殼39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內殼7和外殼39之間設置有進水通道9,所述的出水管8與第一內殼7固定連接,所述的出水管8頂端貫穿第一內殼7頂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的第一內殼7底端和外殼39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10,所述的第一內殼7頂端和外殼39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11,所述的第一分隔板10和第二分隔板11之間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三分隔板12、第四分隔板13和第五分隔板14,所述的第一分隔板10和第三分隔板12之間設置有一級過濾層15,所述的第三分隔板12和第四分隔板13之間設置有二級過濾層16,所述的第四分隔板13和第五分隔板14之間設置有三級過濾層17,所述的第五分隔板14和第二分隔板11之間設置有四級過濾層18;所述的第一內殼7與出水管8外壁之間白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第六分隔板19、第七分隔板20和第八分隔板21,所述的第六分隔板19和第七分隔板20之間設置有五級過濾層22,所述的第七分隔板和第八分隔板之間設置有沖洗槽23,所述的第八分隔板21和第一內殼7底部之間設置有六級濾層24;所述的第二內殼40底部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二通水管25、連接管26和第一通水管27,所述的第二通水管25、連接管26和第一通水管27均套裝在第二內殼40的外部并依次連接,所述的第二通水管25、連接管26和第一通水管27與第二內殼40外壁之間設置有水流通道28,所述的第二通水管25固定連接設置在第一內殼7底部并貫穿第一內殼7底部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通水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包括打氣筒、前置過濾器和凈水器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過濾器內部設置有濾筒,所述的前置過濾器頂部設置有容器蓋,所述的容器蓋上設置有氣門嘴,所述的氣門嘴和前置過濾器內部連通,所述的前置過濾器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孔A,所述的容器蓋頂部的氣門嘴與打氣筒相連接;所述的凈水器主體由外向內由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組成,所述的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均為筒狀結構且同軸設置,所述的第一內殼長度小于凈水器主體長度,所述的第一內殼和第二內殼長度一致,所述的第一內殼和外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內殼和外殼之間設置有進水通道,所述的出水管與第一內殼固定連接,所述的出水管頂端貫穿第一內殼頂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的第一內殼底端和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內殼頂端和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間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一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三分隔板和第四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二級過濾層,所述的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三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五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間設置有四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一內殼與第二內殼外壁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第六分隔板、第七分隔板和第八分隔板,所述的第六分隔板和第七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五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七分隔板和第八分隔板之間設置有沖洗槽,所述的第八分隔板和第一內殼底部之間設置有六級濾層;所述的第二內殼底部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二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一通水管,所述的第二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一通水管均套裝在第二內殼的外部并依次連接,所述的第二通水管、連接管和第一通水管與第二內殼外壁之間設置有水?流通道,所述的第二通水管固定連接設置在第一內殼底部并貫穿第一內殼底部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通水管的下部設置在六級濾層內部并向上延伸至五級過濾層內部,所述的第一通水管的頂端和末端與第二內殼的外壁之間均設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的第一通水管上部的圓周壁設置有第一通水孔,所述的第一通水管下部的圓周壁設置有第二通水孔,所述的第一通水孔與第二通水孔分別位于沖洗槽的上下兩側,所述的第二通水管下部的圓周壁設置有第三通水孔,所述的第二通水管穿過第一內殼底部部分設置有第四通水孔,所述的沖洗槽底端側壁設置有沖洗閥門,所述的沖洗閥門和外殼的側壁相連通,所述的凈水器主體底部的進水孔B上設置有前置過濾器,所述的出水管底部設置有第五通水孔,所述的第一內殼上部設置有第六通水孔;所述的第二內殼底部設置有第七通水孔,所述的第二內殼下部和出水管外壁之間設置有隔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一體化凈水器,包括打氣筒、前置過濾器和凈水器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過濾器內部設置有濾筒,所述的前置過濾器頂部設置有容器蓋,所述的容器蓋上設置有氣門嘴,所述的氣門嘴和前置過濾器內部連通,所述的前置過濾器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孔A,所述的容器蓋頂部的氣門嘴與打氣筒相連接;所述的凈水器主體由外向內由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組成,所述的外殼、第一內殼、第二內殼和出水管均為筒狀結構且同軸設置,所述的第一內殼長度小于凈水器主體長度,所述的第一內殼和第二內殼長度一致,所述的第一內殼和外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內殼和外殼之間設置有進水通道,所述的出水管與第一內殼固定連接,所述的出水管頂端貫穿第一內殼頂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的第一內殼底端和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內殼頂端和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間從下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所述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一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三分隔板和第四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二級過濾層,所述的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三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五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間設置有四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一內殼與第二內殼外壁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第六分隔板、第七分隔板和第八分隔板,所述的第六分隔板和第七分隔板之間設置有五級過濾層,所述的第七分隔板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繼偉,徐晶晶,劉碧波,谷保祥,孫召陽,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工程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