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包括架體、轉動設置架體上的傳動軸、可在傳動軸上往復移動的離合傳動齒輪以及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的皮帶輪;傳動軸上設有外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的軸孔設有內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螺接在傳動軸的外螺紋部上;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一端時處于第一傳動工位;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另一端時處于第二傳動工位。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較為緊湊合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離合聯動設計
,具體涉及一種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
技術介紹
糧食問題是當今舉世矚目的迫切問題之一,我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有了糧食國家才能穩定健康地發展工業、國防、服務業、科學文化事業等。糧食問題不僅是經濟和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和安全問題。伴隨綠色食品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糧食綠色儲藏技術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中國儲糧生態系統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我國的糧食儲藏理念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糧食儲藏技術正在由傳統儲糧技術向綠色儲糧技術發展,由粗放型倉儲管理向精細化倉儲管理發展。目前傳統的糧倉,大多采用單體設計,只能同時儲放一種糧食,功能單一。也有部分糧倉采用雙體設計,但是卻采用兩套單獨的卸糧裝置各自卸糧,導致占地較大,成本較高的缺點。如果設計出一種離合傳動機構,驅動電機通過其正反向各自帶動一套卸糧裝置,即可克服上述缺點。現有離合傳動機構很多,各有利弊,如何設計一種占用空間較小,承力較大,穩定可靠,成本較低的離合傳動機構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包括架體、轉動設置架體上的傳動軸、可在傳動軸上往復移動的離合傳動齒輪以及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的皮帶輪;傳動軸上設有外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的軸孔設有內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螺接在傳動軸的外螺紋部上;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一端時處于第一傳動工位;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另一端時處于第二傳動工位。上述方案中,傳動軸上還設有用于限位皮帶輪的防脫對頂螺母組件。上述方案中,皮帶輪通過鍵銷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上述方案中,傳動軸通過兩個滾軸支承座轉動設置在架體上。上述方案中,各滾軸支承座包括軸承座、滾動軸承和用于防止滾動軸承從軸承座中脫落的尾蓋。上述方案中,離合傳動齒輪的輪齒,在沿著傳動軸中心軸線的平行線的方向上,其兩端部的兩側面上均設有導向滑面。上述方案中,導向滑面是弧形面。上述方案中,導向滑面是斜面。上述方案中,離合傳動齒輪和皮帶輪位于兩個滾軸支承座之間。上述方案中,皮帶輪的一側端和傳動軸的外螺紋部鄰接設置,皮帶輪的另一側端和防脫對頂螺母組件鄰接設置。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積極技術效果:(1)本專利技術占用空間較小,承力較大,結構簡單,穩定可靠,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離合聯動裝置的一種半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第二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離合聯動裝置移除離合傳動齒輪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所示離合聯動裝置中傳動軸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3所示離合聯動裝置中皮帶輪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3所示離合聯動裝置中離合傳動齒輪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采用圖1所示離合聯動裝置制成的雙體糧倉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所示糧倉中卸糧裝置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所示卸糧裝置的一種爆炸圖;圖11是圖9所示卸糧裝置的一種俯視圖;圖12是圖1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3是采用圖1所示離合聯動裝置制成的另一種雙體糧倉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14是圖13所示糧倉中信息采集儀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5是圖14所示信息采集儀的一種俯視圖;圖16是圖14所示信息采集儀的一種爆炸圖;圖17是圖14所示信息采集儀進一步分解的一種爆炸圖;圖18是圖14所示信息采集儀的一種剖視圖;圖19是圖14所示信息采集儀中筒殼的一種剖視圖;圖20是圖14所示信息采集儀中行進滾管的一種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離合聯動裝置)圖1和圖2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是一種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見圖1和圖2所示,該離合聯動裝置4包括架體41、轉動設置架體上的傳動軸42、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的皮帶輪43以及用于帶動外接齒輪轉動的離合傳動齒輪44;傳動軸上設有外螺紋部421,離合傳動齒輪的軸孔設有內螺紋部441,離合傳動齒輪螺接在傳動軸的外螺紋部上,離合傳動齒輪可在傳動軸外螺紋部上沿傳動軸中心軸線方向往復移動。本實施例中,傳動軸外螺紋部的一端是皮帶輪,另一端是設置在傳動軸上的限位擋臺422;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一端時抵接在皮帶輪上,此時離合傳動齒輪處于第一傳動工位,傳動軸通過離合傳動齒輪帶動一個外接齒輪轉動;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另一端時抵接在限位擋臺上,此時離合傳動齒輪處于第二傳動工位,傳動軸通過離合傳動齒輪帶動另一個外接齒輪轉動。傳動軸通過兩個滾軸支承座45轉動設置在架體上,各滾軸支承座包括軸承座451、滾動軸承452和用于防止滾動軸承從軸承座中脫落的尾蓋453。傳動軸上還設有用于限位皮帶輪的防脫對頂螺母組件46,皮帶輪通過鍵銷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皮帶輪的一側端和傳動軸的外螺紋部鄰接設置,皮帶輪的另一側端和防脫對頂螺母組件鄰接設置,從而防止皮帶輪相對傳動軸發生滑移。本實施例結構較為緊湊,且易于制造。(實施例2、離合聯動裝置)圖3至圖7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和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見圖3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限位擋臺的距離皮帶輪較近的一側端、皮帶輪的距離限位擋臺較近的一側端以及離合傳動齒輪的兩側端均設有擋齒5,各擋齒設有承推面51和導向面52,各導向面是弧面。離合傳動齒輪在向著限位擋臺方向平移時,離合傳動齒輪擋齒的承推面最終抵接在限位擋臺的擋齒的承推面上;離合傳動齒輪在向著皮帶輪方向平移時,離合傳動齒輪擋齒的承推面最終抵接在皮帶輪的擋齒的承推面上;這種受力方式使得離合傳動齒輪可以承受更大應力。本實施例中,由于離合傳動齒輪是沿傳動軸中心軸線方向往復平移的,故離合傳動輪的輪齒,在沿著傳動軸中心軸線的方向上,其兩端部的兩側面上均設有傾斜的導向滑面101,便于各輪齒的嚙合。見圖7所示,離合傳動齒輪的輪齒442的兩端部的兩側面上均設有斜面作為導向滑面101,在具體實踐中,該導向滑面也可選用弧形面。(應用例1、雙體糧倉)圖8至圖12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種具體應用方式。本應用例是采用上述實施例1制成的一種雙體糧倉,見圖8至12所示,包括雙體倉庫1和設置在雙體倉庫下方的卸糧裝置2。雙體倉庫1具有并排設置的第一倉庫11和第二倉庫12,第一倉庫的底部呈錐狀,其底部中心處具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倉庫的底部也呈錐狀,其底部中心處具有第二出料口。本實施例中,雙體倉庫的下部設有四根撐柱13,雙體倉庫通過該四根撐柱站立在地面上。在具體實踐中,也可不要撐柱,而是將雙體倉庫直接固定在墻體上或者載具上,例如將本實施例用于聯合收割機上。卸糧裝置2包括箱體21、第一絞龍22、第二絞龍23以及用于帶動第一絞龍和第二絞龍轉動的驅動裝置3。箱體包括底座211和封蓋212,底座內設有隔板213,隔板把底座內部空間分隔成等大的第一卸糧腔214和第二卸糧腔215;封蓋上設有和第一卸糧腔連通的第一進糧口216,第一卸糧腔的底部設有第一出糧口217;封蓋上還設有和第二卸糧腔連通的第二進糧口218,第二卸糧腔的底部設有第二出糧口219。第一進糧口和第一倉庫連通。第一絞龍包括第一轉軸221、第一螺旋板222和第一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轉動設置架體上的傳動軸、可在傳動軸上往復移動的離合傳動齒輪以及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的皮帶輪;傳動軸上設有外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的軸孔設有內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螺接在傳動軸的外螺紋部上;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一端時處于第一傳動工位;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另一端時處于第二傳動工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轉動設置架體上的傳動軸、可在傳動軸上往復移動的離合傳動齒輪以及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的皮帶輪;傳動軸上設有外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的軸孔設有內螺紋部,離合傳動齒輪螺接在傳動軸的外螺紋部上;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一端時處于第一傳動工位;當離合傳動齒輪移動至傳動軸外螺紋部的另一端時處于第二傳動工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傳動軸上還設有用于限位皮帶輪的防脫對頂螺母組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皮帶輪通過鍵銷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工位離合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傳動軸通過兩個滾軸支承座轉動設置在架體上。5.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申俊,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君豐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