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的方法,步驟為:將2,6-二氯甲苯溶解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滴加甲醇鈉進行反應,滴加完后在40-170℃下保溫反應2-20h;保溫完成后,降溫至20-120℃;然后向上述反應液中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并通入氯甲烷氣體進行反應,直至反應液中6-氯-2-羥基甲苯的質量分數小于1%,再保溫反應0.1-2h;反應結束后降溫到室溫,然后負壓回收非質子極性溶劑,經后處理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氯甲烷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該方法用少量催化劑提高了氯甲烷的反應速度,可以在常壓下采用氯甲烷作為甲基化試劑;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6-氯-2-甲氧基甲苯收率大于93%、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并且對環境的危害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的方法。
技術介紹
6-氯-2-甲氧基甲苯是一種重要的農藥中間體,主要用來合成甲氧蟲酰肼等。2,6-二氯甲苯與甲醇鈉反應易生成副產6-氯-2-羥基甲苯,6-氯-2-羥基甲苯需要通過甲基化轉化為6-氯-2-甲氧基甲苯。常用的甲基化試劑有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碘甲烷、溴甲烷等。硫酸二甲酯屬于高毒類化學品,是潛在的致癌物質和引起染色體畸變的誘變劑,具有揮發性、毒性、腐蝕性和環境危害。碳酸二甲酯活性較弱,反應條件較苛刻。碘甲烷反應活性較好,但價格較高。溴甲烷也有不錯的反應活性,價格較高,而且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對環境影響較大。氯甲烷甲基化活性較低,文獻報道較少,但其廉價易得,對環境危害較小。加拿大專利CA02313760采用硫酸二甲酯為甲基化試劑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該工藝收率92.1%。歐洲專利EP0941982采用氰化亞銅為催化劑在甲醇鈉作用下直接制備6-氯-2-甲氧基甲苯,該工藝反應時間較長,轉化率不高,收率低,而且氰化亞銅作為催化劑產生含氰廢水和含重金屬銅的廢水,廢水較難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的方法,該方法采用少量催化劑提高了氯甲烷的反應速度,可以在常壓下采用氯甲烷作為甲基化試劑;本專利技術方法6-氯-2-甲氧基甲苯收率高、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并且對環境的危害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的方法,2,6-二氯甲苯與甲醇鈉反應生成6-氯-2-羥基甲苯,6-氯-2-羥基甲苯通過甲基化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包括以下步驟:(1)將2,6-二氯甲苯溶解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滴加甲醇鈉進行反應,滴加完后在40-170℃下保溫反應2-20h得到含有6-氯-2-羥基甲苯的反應液;所述的非質子極性溶劑與2,6-二氯甲苯的質量比為1:1-10:1;所述的甲醇鈉與2,6-二氯甲苯摩爾比為1:1-2.5:1;(2)將步驟(1)中得到的反應液降溫至20-120℃;然后向上述反應液中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并通入氯甲烷氣體進行反應,直至反應液中6-氯-2-羥基甲苯的質量分數小于1%,再保溫反應0.1-2h;所述的氯甲烷與2,6-二氯甲苯的摩爾比為0.3:1-0.8:1。優選的,步驟(1)所述的非質子極性溶劑為四亞甲基砜(TMSO2)、二甲基亞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I)等;所述較優的非質子極性溶劑為二甲基亞砜(DMSO)或/和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I)。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的非質子極性溶劑與2,6-二氯甲苯的質量比為2:1-4:1。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的甲醇鈉與2,6-二氯甲苯摩爾比為1.4:1-1.8:1。優選的,步驟(1)中,滴加的甲醇鈉,為溶解于甲醇中的甲醇鈉溶液,該溶液中甲醇鈉的質量分數為10-28%。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的反應溫度為100-160℃。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的保溫時間為4-8h。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為季銨鹽或聚乙二醇等相轉移催化劑。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催化劑與2,6-二氯甲苯的質量比為0.001:1-0.01:1。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氯甲烷與2,6-二氯甲苯摩爾比為0.4:1-0.6:1。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溫度為40-80℃。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采用氯甲烷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該方法用少量催化劑提高了氯甲烷的反應速度,可以在常壓下采用氯甲烷作為甲基化試劑;本專利技術方法6-氯-2-甲氧基甲苯收率大于93%、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并且對環境的危害小。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但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內容:實施例1:(1)在1000ml四口燒瓶中,依次加入二甲基亞砜300g,2,6-二氯甲苯100g(0.62mol),升溫,溫度達到120℃時,滴加160g甲醇鈉甲醇溶液(甲醇鈉含量28%,0.83mol),甲醇鈉滴加完畢,在140℃保溫4h。(2)降溫至40℃,加入0.1g催化劑PEG-600(聚乙二醇600),在該溫度下通入9.4g氯甲烷(0.19mol)氣體進行反應,直至反應液中6-氯-2-羥基甲苯質量分數小于1%,再保溫反應1h。(3)降溫到室溫,然后負壓回收DMSO,經過后處理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96.4g,含量96.1%,收率95.3%。實施例2:(1)在1000ml四口燒瓶中,依次加入二甲基亞砜300g,2,6-二氯甲苯100g(0.62mol),升溫,溫度達到160℃時,滴加200g甲醇鈉甲醇溶液(甲醇鈉含量28%,1.04mol),甲醇鈉滴加完畢,在160℃保溫8h。(2)降溫至80℃,加入0.1g催化劑PEG-600(聚乙二醇600),在該溫度下通入20g氯甲烷(0.40mol)氣體直至6-氯-2-羥基甲苯質量分數小于1%,保溫反應2h。(3)降溫到室溫,然后負壓回收DMSO,經過后處理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96.8g,含量96.0%,收率95.6%。實施例3:(1)在1000ml四口燒瓶中,依次加入1,3-二甲基-2-咪唑啉酮300g,2,6-二氯甲苯100g(0.62mol),升溫,溫度達到160℃時,滴加185g甲醇鈉甲醇溶液(甲醇鈉含量28%,0.96mol),甲醇鈉滴加完畢,在160℃保溫4h。(2)降溫至40℃,加入0.1g氯化芐基三乙基銨,在該溫度下通入10g氯甲烷(0.2mol)氣體直至6-氯-2-羥基甲苯質量分數小于1%,再保溫反應0.1h。(3)降溫到室溫,然后負壓回收1,3-二甲基-2-咪唑啉酮,脫溶結束,經過后處理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94.0g,含量96.5%,收率93.32%。實施例4:(1)在1000ml四口燒瓶中,依次加入二甲基亞砜300g,2,6-二氯甲苯100g(0.62mol),升溫,溫度達到160℃時,滴加450g甲醇鈉甲醇溶液(甲醇鈉含量10%,0.83mol),甲醇鈉滴加完畢,在160℃保溫12h。(2)降溫至80℃,加入0.1g氯化芐基三乙基銨,在該溫度下通入15g氯甲烷(0.3mol)氣體直至6-氯-2-羥基甲苯質量分數小于1%,保溫反應1h。(3)降溫到室溫,然后負壓回收DMSO,脫溶結束,經過后處理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94.2g,含量96.0%,收率93.03%。實施例5:(1)在3000ml四口燒瓶中,依次加入二甲基甲酰胺和四亞甲基砜各600g,2,6-二氯甲苯400g(2.48mol),升溫,溫度達到120℃時,滴加740g甲醇鈉甲醇溶液(甲醇鈉含量28%,3.8mol),甲醇鈉滴加完畢,在120℃保溫3h。(2)降溫至80℃,加入0.4g氯化芐基三乙基銨,在該溫度下通入55g氯甲烷(1.1mol)氣體直至6-氯-2-羥基甲苯質量分數小于1%,保溫反應1h。(3)降溫到室溫,然后負壓回收DMSO,脫溶結束,經過后處理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367.5g,含量96.2%,收率93.0%。對比實施例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的方法,2,6?二氯甲苯與甲醇鈉反應生成6?氯?2?羥基甲苯,6?氯?2?羥基甲苯通過甲基化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2,6?二氯甲苯溶解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升溫至120?160℃;滴加甲醇鈉進行反應,滴加完后在40?170℃下保溫反應2?20h得到含有6?氯?2?羥基甲苯的反應液;所述的非質子極性溶劑與2,6?二氯甲苯的質量比為1:1?10:1;所述的甲醇鈉與2,6?二氯甲苯摩爾比為1:1?2.5:1;(2)將步驟(1)中得到的反應液降溫至20?120℃;然后向上述反應液中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并通入氯甲烷氣體進行反應,直至反應液中6?氯?2?羥基甲苯的質量分數小于1%,再保溫反應0.1?2h;所述的氯甲烷與2,6?二氯甲苯的摩爾比為0.3:1?0.8: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合成6-氯-2-甲氧基甲苯的方法,2,6-二氯甲苯與甲醇鈉反應生成6-氯-2-羥基甲苯,6-氯-2-羥基甲苯通過甲基化得到6-氯-2-甲氧基甲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2,6-二氯甲苯溶解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升溫至120-160℃;滴加甲醇鈉進行反應,滴加完后在40-170℃下保溫反應2-20h得到含有6-氯-2-羥基甲苯的反應液;所述的非質子極性溶劑與2,6-二氯甲苯的質量比為1:1-10:1;所述的甲醇鈉與2,6-二氯甲苯摩爾比為1:1-2.5:1;(2)將步驟(1)中得到的反應液降溫至20-120℃;然后向上述反應液中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并通入氯甲烷氣體進行反應,直至反應液中6-氯-2-羥基甲苯的質量分數小于1%,再保溫反應0.1-2h;所述的氯甲烷與2,6-二氯甲苯的摩爾比為0.3:1-0.8: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非質子極性溶劑為四亞甲基砜、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3.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其奎,姜友法,朱建榮,孫兵,王明坤,匡建波,薛亞東,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優嘉植物保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