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法,包括支梁底模安裝和非預應力鋼筋綁扎、焊接預應力筋支架、波紋管安裝、預應力筋穿設、隱蔽工程驗收、澆筑混凝土、預應力筋張拉、孔道灌漿、張拉端封錨;預應力筋穿設包括:兩端或一端波紋管穿設→綁扎波紋管支撐點→在張拉端安裝螺旋筋和錨墊板→后澆帶模板封堵。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后澆帶內有粘結預應力梁施工方法,減少了結構預留洞,確保了結構整體性;采用后澆帶內設置有粘結預應力梁張拉端,確保了設計應力,減少應力的損失,從而保證了結構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方法,具體涉及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有粘結預應力梁張拉端設置施工一般采用加腋張拉,利用加腋板出張拉端,確保張拉操作空間,然后利用張拉端后預留張拉后澆洞進行張拉作業。首先將預留洞口鋼筋割斷,進行張拉操作,待預應力張拉、灌漿、封錨作業完成后,再將預留后澆張拉洞口進行模板、方木等夾渣剔除干凈,進行架體搭設及模板支設,鋼筋表面用鋼絲刷除銹清理干凈,再采用同型號鋼筋進行搭焊接,鋼筋安裝完成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澆筑完成后進行混凝土養護工作,達到設計強度后再進行架體模板的拆除。做加腋板張拉,由于加腋自重較大、預留后澆洞工序復雜、施工不方便且不安全、加腋張拉變角容易產生應力損失等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減小變角張拉帶來的應力損失、超張拉斷絲等風險和預留后澆洞帶來的工序復雜、不安全、漏水、外觀不整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法,確保有粘結預應力梁張拉的施工質量。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法,包括支梁底模安裝和非預應力鋼筋綁扎、焊接預應力筋支架、波紋管安裝、預應力筋穿設、隱蔽工程驗收、澆筑混凝土、預應力筋張拉、孔道灌漿、張拉端封錨;預應力筋穿設包括:兩端或一端波紋管穿設→綁扎波紋管支撐點→在張拉端安裝螺旋筋和錨墊板→后澆帶模板封堵,其中后澆帶先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進行封堵,再采用模板條進行封堵;預應力筋張拉:(1)張拉順序:總體順序為分區段張拉,對框架梁內每段預應力框架梁采用順序張拉的方式從兩邊向中間或從中間向兩邊進行對稱張拉,先主梁后次梁的方式,先張拉同一個方向的預應力束;(2)張拉過程:一端張拉采用一臺千斤頂在構件一端進行張拉,兩端張拉采用2臺千斤頂在構件兩端同時進行張拉或先在一端張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補拉;(3)張拉程序:(31)梁內預應力筋為直線布設:0→10%ócon→100%ócon錨固;(32)梁內預應力筋為曲線布設且孔數小于等于9孔:0→10%ócon→60%ócon→100%ócon錨固;(33)梁內預應力筋為曲線布設且孔數大9孔:0→10%ócon→30%ócon→60%ócon→100%ócon錨固。進一步地,所述兩端波紋管預應力筋穿設過程:將鋼絞線束打開后成束從任意一端穿入波紋管,保證穿入后兩端外露的鋼絞線長度相等,確保張拉端操作長度大于1m;一端波紋管預應力筋穿設過程:先套設P錨墊板、螺旋筋和約束后從固定端波紋管穿入,固定端擠壓錨要貼緊P錨墊板。進一步地,所述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波紋管和錨墊板的位置是否正確,接頭處是否牢固;混凝土入模時,應盡量避免波紋管受到過大的沖擊,以防波紋管移位和壓癟;混凝土應分層振搗,注意振搗密實;混凝土振動器絕對不能直接振擊波紋管;及時制作混凝土試塊,并按施工規范要求留設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塊,以確定張拉時間;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檢查和清理孔道、錨墊板及灌漿孔。進一步完善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預應力筋張拉控制應力σcon=0.75fptk,即1395Mpa;張拉至終拉力時,持荷2min;每束預應力筋的張拉力為N=1.0σcon·As;張拉伸長值應從0.1σcon和1.0σcon,分兩次量測計算,并作現場記錄;張拉時油壓應緩慢、平穩上升;實際伸長值與計算伸長值偏差應在+6%~-6%之內,否則應暫停張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張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1)采用后澆帶內有粘結預應力梁施工方法,減少了結構預留洞,確保了結構整體性;(2)采用后澆帶內設置有粘結預應力梁張拉端,確保了設計應力,減少應力的損失,從而保證了結構的安全性;(3)由于采用后澆帶內設置有粘結預應力梁張拉端,減少了封錨工序,更有效地保護錨具;減少了預留洞口的封堵工序,以便后續工序的施工。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流程圖;圖2為張拉端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張拉方向示意圖;圖4為張拉過程示意圖;圖5為張拉順序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工藝流程:支梁底模安裝和非預應力鋼筋綁扎,焊接預應力筋支架,波紋管安裝,預留排氣孔、灌漿孔,安裝配件,梁內預應力筋穿設,綁扎板內非預應力鋼筋,隱蔽工程檢查驗收,澆筑砼及養護、強度達到100%,編制張拉順序、張拉設備標定、預應力筋張拉,孔道灌漿,切斷外露預應力筋、并做防護處理。具體施工方法如下:(1)預應力筋穿束波紋管就位后,按照圖紙要求安裝牽引器,逐束穿入。將鋼絞線束打開后成束從一端穿入波紋管并從另一端穿出,穿筋時不要戳傷波紋管,穿束后應核對預應力梁的預應力配筋,不得穿錯;兩端張拉預應力筋可從任意一端穿入波紋管,并保證穿入后兩端外露的鋼絞線長度相等,確保張拉端操作長度大于1m;單端張拉預應力筋先套好P錨墊板、螺旋筋和約束圈后再從固定端波紋管穿入,固定端擠壓錨要貼緊P錨墊板;穿完預應力筋后將波紋管在每一支承點處用鐵絲綁扎固定,并在張拉端位置安裝螺旋筋及錨墊板;錨墊板必須固定以確保張拉端位置不再移動,再進行后澆帶模板的封堵,對于后澆帶模板的封堵進行較高的要求,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進行封堵,再采用模板條進行封堵,既保證不漏漿使混凝土密實,又能保證后澆帶內張拉端表面光滑,圖2為張拉端的操作空間。(2)混凝土澆注全部鋼筋鋪放完成后,由質量檢查部門、監理會同設計單位進行隱檢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時加強振搗并保證密實,不出現蜂窩或孔洞;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不使預應力筋、波紋管、支撐鋼筋和墊板的位置發生變動,不允許直接對準波紋管與錨墊板進行振搗;①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波紋管和錨墊板的位置是否正確,接頭處是否牢固,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②混凝土入模時,應盡量避免波紋管受到過大的沖擊,以防波紋管移位和壓癟。③混凝土應分層振搗,注意振搗密實,尤其在梁的端部及鋼筋密集處更應加倍注意。必要時可適當減小混凝土石子粒徑或采取其它合理的措施解決。④混凝土振動器絕對不能直接振擊波紋管,以防振癟引起波紋管漏漿,影響張拉和孔道灌漿。⑤及時制作混凝土試塊,并按施工規范要求留設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塊,以確定張拉時間。⑥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檢查和清理孔道.錨墊板及灌漿孔。(3)預應力筋張拉錨固1.張拉時間:混凝土強度應達100%后并經監理確認后進行預應力筋的張拉,具體張拉時間按土建施工進度要求進行;張拉時有混凝土立方體強度書面試壓報告單,同束預應力筋采用相應噸位千斤頂整束張拉,如受現場操作空間或其他因素局限,經設計院同意,亦可采用小型千斤頂逐根張拉。2.張拉順序:預應力筋張拉總體順序為分區段張拉預應力筋;張拉時對框架梁內每段預應力框架梁采用順序張拉的方式從兩邊向中間或從中間向兩邊進行對稱張拉,先主梁后次梁的方式,先張拉同一個方向的預應力束;3.張拉過程:只采用一端或兩端張拉的施工方式,一端張拉時用一臺千斤頂在構件一端進行張拉,兩端張拉用2臺千斤頂在構件兩端同時進行張拉或先在一端張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補拉;如受現場操作空間或其他因素局限,經設計院同意,亦可采用小型千斤頂逐根張拉,設計張拉控制應力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梁底模安裝和非預應力鋼筋綁扎、焊接預應力筋支架、波紋管安裝、預應力筋穿設、隱蔽工程驗收、澆筑混凝土、預應力筋張拉、孔道灌漿、張拉端封錨;預應力筋穿設包括:兩端或一端波紋管穿設→綁扎波紋管支撐點→在張拉端安裝螺旋筋和錨墊板→后澆帶模板封堵,其中后澆帶先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進行封堵,再采用模板條進行封堵;預應力筋張拉:(1)張拉順序:總體順序為分區段張拉,對框架梁內每段預應力框架梁采用順序張拉的方式從兩邊向中間或從中間向兩邊進行對稱張拉,先主梁后次梁的方式,先張拉同一個方向的預應力束;(2)張拉過程:一端張拉采用一臺千斤頂在構件一端進行張拉,兩端張拉采用2臺千斤頂在構件兩端同時進行張拉或先在一端張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補拉;(3)張拉程序:(31)梁內預應力筋為直線布設:0→10%ócon→100%ócon錨固;(32)梁內預應力筋為曲線布設且孔數小于等于9孔:0→10%ócon→60%ócon→100%ócon錨固;(33)梁內預應力筋為曲線布設且孔數大9孔:0→10%ócon→30%ócon→60%ócon→100%ócon錨固。...
【技術特征摘要】
1.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梁底模安裝和非預應力鋼筋綁扎、焊接預應力筋支架、波紋管安裝、預應力筋穿設、隱蔽工程驗收、澆筑混凝土、預應力筋張拉、孔道灌漿、張拉端封錨;預應力筋穿設包括:兩端或一端波紋管穿設→綁扎波紋管支撐點→在張拉端安裝螺旋筋和錨墊板→后澆帶模板封堵,其中后澆帶先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進行封堵,再采用模板條進行封堵;預應力筋張拉:(1)張拉順序:總體順序為分區段張拉,對框架梁內每段預應力框架梁采用順序張拉的方式從兩邊向中間或從中間向兩邊進行對稱張拉,先主梁后次梁的方式,先張拉同一個方向的預應力束;(2)張拉過程:一端張拉采用一臺千斤頂在構件一端進行張拉,兩端張拉采用2臺千斤頂在構件兩端同時進行張拉或先在一端張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補拉;(3)張拉程序:(31)梁內預應力筋為直線布設:0→10%ócon→100%ócon錨固;(32)梁內預應力筋為曲線布設且孔數小于等于9孔:0→10%ócon→60%ócon→100%ócon錨固;(33)梁內預應力筋為曲線布設且孔數大9孔:0→10%ócon→30%ócon→60%ócon→100%ócon錨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結預應力后澆帶內張拉施工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新光,衛千峰,李昌強,于相平,全有維,程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