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包括風機罩殼(3)、設于風機罩殼下端的集煙罩(4)及設于風機罩殼(3)內的一級離心風機(1)和二級離心風機(2),前述二級離心風機(1)位于一級離心風機的上方,前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連通,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朝向與二級離心風機進風口朝向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1)為雙進風離心風機,并且進風口分別朝左右方向;所述的二級離心風機(2)設置在鄰近風機罩殼(3)的后側壁位置,并且進風口朝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噪音,進而說明風阻降低,排煙效果提升,同時整體安裝緊湊,高度上和寬度上均有所減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吸油煙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利用風機吸力的吸油煙機。
技術介紹
一臺吸油煙機的吸油煙效果主要取決于其在使用狀態條件下所能排出的流量,流量越大,吸油煙效果也越好。吸油煙機在使用狀態下的排出流量主要取決于油煙機風機系統的風壓,風壓越大,排出流量也越大。而油煙機風機系統的風壓則是取決于風機系統的電機功率,電機功率越大,風機系統的風壓越大。普通家用的油煙機在使用狀態時,油煙需要通過排煙管、止逆閥、排煙通道將油煙排出,這些阻力裝置的使用,使得油煙在油煙排出口處存在一定的背壓,背壓的存在會大大影響油煙機的排出流量。風機系統的風壓對油煙機的排出流量起積極作用,而背壓對油煙機的排出流量起消極作用,這兩者在油煙機的使用過程中,都是客觀存在,而又相互矛盾的,因此一臺油煙機在使用過程中,風機系統會自動調配,使其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工作狀態。因此,目前油煙機的風機系統對高阻力管網排煙較差,較大的影響了油煙機的適配性影響用戶狀態下的吸油煙效果。而目前,由于城市中較大一部分油煙機在使用狀態時,油煙除了需要通過本身的排煙管,止逆閥和排煙通道以后,還需要連接防火裝置和公共煙道才能將油煙排出,對于一些樓層較高的住宅樓來說,公共煙道往往較長,并且公共煙道的出口設置在樓層的頂端,這樣對于位于低樓層的住戶來說,其油煙機的背壓將非常大,這么多阻力裝置的使用,會使油煙機在使用時刻的流量大幅度降低,吸油煙效果變差,同時噪聲較大,如果想提高排風效果,目前的大多數的做法就是提高電機功率,增大排風流量,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流量雖有些增加但噪聲會增加很大,顧此失彼?,F有技術中公開了很多串聯離心風機的吸油煙機,如專利號為ZL201310248436.8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一種油煙機及其控制方法》(授權公告號為CN103363563B)。還可以參考CN104949173A、CN105042665A、CN105972663A等。其中,文獻CN104949173A中公開的風機系統是如下布置的::主級風機和次級風機以上下兩層方式分別豎向設置,且所述主級風機的進風口朝向與次級風機的進風口朝向垂直。但該文獻中主級風機和次級風機處于同一豎直方向上,從主級風機的出風口到次級風機的進風口需要較長的連接管,流體的阻力勢必會較大,噪音也會很大,同時,豎直方向上需要較多的安裝空間才可以。這類風機布局在噪音方面還可以有下降空間,同時,現有兩個離心風機在整體安裝高度上還可以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噪音更低的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又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安裝更加緊湊合理的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包括風機罩殼、設于風機罩殼下端的集煙罩及設于風機罩殼內的一級離心風機和二級離心風機,前述二級離心風機位于一級離心風機的上方,前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連通,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朝向與二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朝向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為雙進風離心風機,并且進風口分別朝左右方向;所述的二級離心風機設置在鄰近風機罩殼的后側壁位置,并且進風口朝前。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通過位于二級離心風機之前的彎曲管或擴壓段連接。根據離心風機出口速度特性,進一步減小通道內氣流沖擊造成的損失,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端面與二級離心風機入風口端面的夾角α滿足30°≤α≤90°。為了更好的迎接第一級風機氣體來流,減小阻力,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端面和二級離心風機的入風口端面均為幾何圖形,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端面的幾何中心點與二級離心風機入風口端面的幾何中心點連線相對于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端面的幾何中心點所在豎直線的角度β滿足0°≤β≤20°作為優選,所述二級離心風機入風口端面與水平面夾角θ滿足0°≤θ≤90°,所述二級離心風機的出風口保持豎直向上。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和二級離心風機均為豎向設置。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蝸殼包括蝸殼本體及與蝸殼本體一體的出風段,該出風段與蝸殼本體之間形成蝸舌,所述二級離心風機的底端低于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端面并靠近該蝸舌設置。風機部分整體安裝高度可以有效降低,便于廚房內部空間布局。進一步,所述的二級離心風機靠近機殼的內側設置,對應地,所述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段向內彎曲。進一步,所述風機罩殼的背面為一平整的安裝面,所述二級離心風機進風口朝向與該安裝面垂直。為了滿足各級風機進氣通暢,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的蝸殼前側壁和后側壁之間的距離厚度大于或等于二級離心風機的蝸殼前側壁和后側壁之間的距離。所述的集煙罩橫向設置,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位于集煙罩中部,左右兩側吸煙均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一級離心風機采用雙進風離心風機,由兩側進風,一級離心風機與二級離心風機相垂直設置,由于兩級風機串聯,需要有管道連接。流體流過管道時,流速大小和方向被迫急劇地發生改變,因而出現流體質點的撞擊,產生旋渦、二次流以及流動的分離及再附壁現象。此時由于粘性的作用,流體質點間發生劇烈的摩擦和動量交換,從而阻礙著流體的運動。由彎管的局部損失公式可知,彎管的局部損失取決于管道的直徑、曲率半徑和管道的彎曲角度。因此,一級風機側向和二級風機正向擺放使得彎曲角度減小,并且增加一級出風口的面積,使得通道的曲率半徑增大,減小了損失,可以有效降低噪音,進而說明風阻降低,排煙效果提升,同時整體安裝緊湊,高度上和寬度上均有所減少。另外,本專利技術的改變了吸油煙機的進氣路徑,兩側進風增大了進氣面積,使得油煙機負壓較向兩側延伸,可以更好的捕捉油煙。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1中一級離心風機和二級離心風機組合圖。圖4為實施例2正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2中一級離心風機和二級離心風機組合圖。圖7為實施例2中一級離心風機和二級離心風機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包括機殼10及設于機殼10內的一級離心風機1和二級離心風機2,機殼10包括風機罩殼3及設于風機罩下端的集煙罩4,風機罩殼3的背面為一平整的安裝面,二級離心風機2進風口朝向與該安裝面31垂直。集煙罩4橫向設置,一級離心風機1位于集煙罩4中部。機殼10具有下端的油煙進口及上端的油煙出口,一級離心風機1的入風口與油煙進口連通,一級離心風機1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2的入風口連通,二級離心風機2的出風口與油煙出口連通,本實施例中的一級離心風機1為雙進風離心風機,進風口分別朝左右方向;二級離心風機2設置在鄰近風機罩殼3的后側壁位置,并且進風口朝前,二級離心風機2為單進風離心風機并豎向設置,一級離心風機1的進風口朝向與二級離心風機2的進風口朝向垂直。一級離心風機1的蝸殼前側壁和后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二級離心風機2的蝸殼前側壁和后側壁之間的距離,具體地,一級離心風機1的厚度(蝸殼前側壁和后側壁之間的距離)為H1等于二級離心風機2的厚度H2的1.2倍。一級離心風機1的出風口端面與二級離心風機2入風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包括風機罩殼(3)、設于風機罩殼下端的集煙罩(4)及設于風機罩殼(3)內的一級離心風機(1)和二級離心風機(2),前述二級離心風機(1)位于一級離心風機(1)的上方,前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連通,所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進風口朝向與二級離心風機(2)的進風口朝向垂直或呈一銳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1)為雙進風離心風機,并且進風口分別朝左右方向;所述的二級離心風機(2)設置在鄰近風機罩殼(3)的后側壁位置,并且進風口朝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包括風機罩殼(3)、設于風機罩殼下端的集煙罩(4)及設于風機罩殼(3)內的一級離心風機(1)和二級離心風機(2),前述二級離心風機(1)位于一級離心風機(1)的上方,前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的進風口連通,所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進風口朝向與二級離心風機(2)的進風口朝向垂直或呈一銳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1)為雙進風離心風機,并且進風口分別朝左右方向;所述的二級離心風機(2)設置在鄰近風機罩殼(3)的后側壁位置,并且進風口朝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離心風機和二級離心風機均為豎向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出風口與二級離心風機(2)的進風口通過位于二級離心風機(2)之前的彎曲管(5)或擴壓段(5a)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串聯雙風機型吸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離心風機(1)的蝸殼包括蝸殼本體(13)及與蝸殼本體(13)一體的出風段(11),該出風段(11)與蝸殼本體(13)之間形成蝸舌(12),所述二級離心風機(2)的底端低于一級離心風機的出風端面并靠近該蝸舌(12)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串聯雙風機型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曉強,胡澤元,孫佳琪,袁柯銘,朱逸,施旭娜,茅忠群,諸永定,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