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低功耗低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源電路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895090 閱讀: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0:22
    一種低功耗低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源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TAT電流產生電路和負載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與負載電路一端相連,基準電壓源由所述負載電路輸出,所述PTAT電流產生電路由PM0、PM1、PM2、PM3、NM0、NM1、NM2、NM5和NM6組成,PM0、PM1、PM2、PM3為PMOS管,NM0、NM1、NM2、NM5和NM6為NMOS管。本發明專利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即使是低電壓,甚至是超低電壓下,也能正常工作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芯片的電壓基準源
    ,尤其涉及一種低功耗低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源電路
    技術介紹
    基準電壓源是集成電路中極為重要的模塊,廣泛應用于模擬、數字、模數混合電路中,特別是在數模轉化器和模數轉換器等系統中。對模擬系統而言,基準電壓源的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精度,而基準電壓源的性能主要受溫度的影響,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輸出與溫度無關的基準電壓源。傳統的基準電壓源采用帶隙基準技術設計,這些設計中,都是利用雙極型晶體管的基極—發射極電壓具有負溫度特性,而工作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基極—發射極電壓之差則具有正溫度特性,兩者相互補償可得到與溫度無關的輸出電壓。采用帶隙基準技術設計的基準電壓源的輸出電壓大于1V,其典型值是1.25V,而當今由于移動電子設備的增多,要求模擬集成電路的電源電壓能夠降至1V左右,功耗在uW量級上,降低功耗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降低電源電壓,因此帶隙基準難以達到低功耗要求。與此同時,隨著CMOS工藝發展到深亞微米,一些標準CMOS工藝未提供三極管器件,帶隙基準不再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輸出的基準電壓源低于1V,室溫下功耗低于1uW的低功耗低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源電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功耗低溫度系數基準電壓源電路,包括PTAT電流產生電路和負載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與負載電路一端相連,基準電壓源由所述負載電路輸出,所述PTAT電流產生電路由PM0、PM1、PM2、PM3、NM0、NM1、NM2、NM3、NM5和NM6組成,PM0、PM1、PM2、PM3為PMOS管,NM0、NM1、NM2、NM3、NM5和NM6為NMOS管,PM0漏極d與NM3漏極d連接,PM0柵極g與PM2柵極d連接,PM0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0襯底與電源VDD相連;P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1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1襯底接電源VDD;PM2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2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2襯底與電源VDD連接;PM3漏極d與NM1漏極d連接,PM3柵極g與PM1柵極g連接,PM3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3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0漏極d與PM1漏極d連接,NM0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0源極s與NM6漏極d連接,NM0襯底接地GND;N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1源極s接地GND,NM1襯底接地GND;NM2漏極d與PM2漏極d連接,NM2柵極g與NM1柵極g連接,NM2源極s與NM5漏極d連接,NM2襯底接地GND;NM3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3源極s接地GND,襯底接地GND;NM5漏極d與NM2源極s連接,NM5柵極g與NM1柵極g連接,NM5源極s接地GND,接地GND襯底接地GND;NM6漏極d與NM2源極s連接,NM6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6源極s接地GND,NM6襯底與地GND連接,所述負載電路由PM4和NM4組成,PM4漏極d與NM4漏極d連接,PM4柵極g與PM3柵極g連接,PM4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4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4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4源極s接地GND,NM4襯底與地GND連接,所述基準電壓由NM4漏極d輸出,NM0、NM1、NM2、NM3的NMOS管的物理性能是這樣的,NM3、NM1與NM2、NM0的Vth(閥值電壓)均不相同,而且,Vth3-Vth0=Vth1-Vth2,NM0的漏極電流I0等于NM2的漏極電流I2,NM1的漏極電流I1等于NM3的漏極電流I3。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PM0、PM1、PM2、PM3、NM0、NM1、NM2、NM3、NM5和NM6構成PTAT電流產生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用來給負載電路中提供電流,這種電流與絕對溫度成正比,且與電源VDD無關;負載電路由PM4、NM4構成,PM4與PTAT電流產生電路中的PM1組成電流鏡,將PTAT電路中產生的電流復制到負載電路中,這樣從NM4漏極得到的基準電壓可以達到零溫度系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避免了使用三極管帶來的與標準CMOS工藝不兼容的問題,避免使用電阻,大大減小了芯片面積,本專利技術得到的基準電壓源電壓低于1V,符合當今電子設備低電源電壓和低功耗的發展趨勢。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包括PTAT電流產生電路和負載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與負載電路一端相連,基準電壓源由所述負載電路輸出,所述PTAT電流產生電路由PM0、PM1、PM2、PM3、NM0、NM1、NM2、NM5和NM6組成,PM0、PM1、PM2、PM3為PMOS管,NM0、NM1、NM2、NM5和NM6為NMOS管,PM0漏極d與NM3漏極d連接,PM0柵極g與PM2柵極d連接,PM0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0襯底與電源VDD相連;P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1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1襯底接電源VDD;PM2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2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2襯底與電源VDD連接;PM3漏極d與NM1漏極d連接,PM3柵極g與PM1柵極g連接,PM3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3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0漏極d與PM1漏極d連接,NM0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0源極s與NM6漏極d連接,NM0襯底接地GND;N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1源極s接地GND,NM1襯底接地GND;NM2漏極d與PM2漏極d連接,NM2柵極g與NM1柵極g連接,NM2源極s與NM5漏極d連接,NM2襯底接地GND;NM3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3源極s接地GND,襯底接地GND;NM5漏極d與NM2源極s連接,NM5柵極g與NM1柵極g連接,NM5源極s接地GND,接地GND襯底接地GND;NM6漏極d與NM2源極s連接,NM6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6源極s接地GND,NM6襯底與地GND連接,所述負載電路由PM4和NM4組成,PM4漏極d與NM4漏極d連接,PM4柵極g與PM3柵極g連接,PM4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4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4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4源極s接地GND,NM4襯底與地GND連接,所述基準電壓由NM4漏極d輸出,NM0、NM1、NM2、NM3的NMOS管的物理性能是這樣的,NM3、NM1與NM2、NM0的Vth(閥值電壓)均不相同,而且,Vth3-Vth0=Vth1-Vth2,NM0的漏極電流I0等于NM2的漏極電流I2,NM1的漏極電流I1等于NM3的漏極電流I3。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原理是:電路中由于NM1、NM3的NMOS管處于飽和區,而NM0、NM2的NMOS管處于亞閥值區,因此,NM0、NM1、NM2、NM3的NMOS管具有以下的特性:,上式中表示熱電壓,K、q是一常數,T是溫度,表示特征電流,m>1是一非理想因子,VGS是柵極、源極間的電壓差,Vth是閥值電壓,μn表示MOS管的電子遷移率,Cox表示MOS管柵極氧化層電容,W表示MOS管柵極寬度,L表示MOS管柵極長度。將上下兩式相減,得到兩個等式:因為NM5和NM6的漏極電位相等,所以式等于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功耗低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源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TAT電流產生電路和負載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與負載電路一端相連,基準電壓源由所述負載電路輸出,所述PTAT電流產生電路由PM0、PM1、PM2、PM3、NM0、NM1、NM2、NM3、NM5和NM6組成,PM0、PM1、PM2、PM3為PMOS管,NM0、NM1、NM2、NM3、NM5和NM6為NMOS管,PM0漏極d與NM3漏極d連接,PM0柵極g與PM2柵極d連接,PM0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0襯底與電源VDD相連;P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1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1襯底接電源VDD;PM2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2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2襯底與電源VDD連接;PM3漏極d與NM1漏極d連接,PM3柵極g與PM1柵極g連接,PM3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3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0漏極d與PM1漏極d連接,NM0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0源極s與NM6漏極d連接,NM0襯底接地GND;N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1源極s接地GND,NM1襯底接地GND;NM2漏極d與PM2漏極d連接,NM2柵極g與NM1柵極g連接,NM2源極s與NM5漏極d連接,NM2襯底接地GND;NM3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3源極s接地GND,襯底接地GND;NM5漏極d與NM2源極s連接,NM5柵極g與NM1柵極g連接,NM5源極s接地GND,接地GND襯底接地GND;NM6漏極d與NM2源極s連接,NM6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6源極s接地GND,NM6襯底與地GND連接,所述負載電路由PM4和NM4組成,PM4漏極d與NM4漏極d連接,PM4柵極g與PM3柵極g連接,PM4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4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4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4源極s接地GND,NM4襯底與地GND連接,所述基準電壓由NM4漏極d輸出,NM0、NM1、NM2、NM3的NMOS管的物理性能是這樣的,NM3、NM1與NM2、NM0的閥值電壓Vth不相同,而且,Vth3?Vth0=?Vth1?Vth2,NM0的漏極電流I0等于NM2的漏極電流I2,NM1的漏極電流I1等于NM3的漏極電流I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低功耗低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源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TAT電流產生電路和負載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與負載電路一端相連,基準電壓源由所述負載電路輸出,所述PTAT電流產生電路由PM0、PM1、PM2、PM3、NM0、NM1、NM2、NM3、NM5和NM6組成,PM0、PM1、PM2、PM3為PMOS管,NM0、NM1、NM2、NM3、NM5和NM6為NMOS管,PM0漏極d與NM3漏極d連接,PM0柵極g與PM2柵極d連接,PM0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0襯底與電源VDD相連;P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1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1襯底接電源VDD;PM2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PM2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2襯底與電源VDD連接;PM3漏極d與NM1漏極d連接,PM3柵極g與PM1柵極g連接,PM3源極s與電源VDD連接,PM3襯底與電源VDD連接;NM0漏極d與PM1漏極d連接,NM0柵極g與NM3柵極g連接,NM0源極s與NM6漏極d連接,NM0襯底接地GND;NM1漏極d與其柵極g連接,NM1源極s接地GND,...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志奎陳建文吳江旭王興波譚海曙朱珍于昕梅樊耘楊發權肖永豪周月霞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久久无码av三级|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午夜爽喷水无码成人18禁三级|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