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和系統,所述方法包括:遠程胎兒監護儀根據預設的第一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通過網絡連接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并根據預設的第二通信協議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將所述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所述第二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中,醫生可以通過第二智能終端隨時隨地查看胎兒監護設備采集的監護數據,實現了數據的遠程傳輸和調用;也便于有效地對有異常的孕婦做出診斷和處理,滿足實際應用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監護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和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優生優育理念的普及,孕期保健已被普遍重視。預期保健的內容主要是檢查胎兒的發育狀況,即對胎兒進行監護操作,及時了解胎兒的各種情況。但是目前的胎兒監護設備的技術方案,基本都是單機模式,即使用胎兒監護儀對孕婦進行監護,采集的數據直接在監護儀上顯示,監護完后,通過設備進行打印,這樣不能隨時隨地查看監護數據,數據的處理、傳輸和調用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醫生不能隨時隨地查看監護數據,不能及時有效的對有異常的孕婦做出診斷和處理的問題,提供一種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和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實施例為:一種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遠程胎兒監護儀根據預設的第一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通過網絡連接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并根據預設的第二通信協議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將所述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所述第二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一種遠程胎兒監護系統,包括:遠程胎兒監護儀,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第二移動終端;所述遠程胎兒監護,用于儀根據預設的第一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所述第一智能終端,用于通過網絡連接服務器,并根據預設的第二通信協議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用于將所述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所述第二智能終端,用于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遠程胎兒監護儀采集數據并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通過第一智能終端上傳至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服務器將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并將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由此,醫生可以通過第二智能終端隨時隨地查看胎兒監護設備采集的監護數據,實現了數據的遠程傳輸和調用;也便于有效地對有異常的孕婦做出診斷和處理,滿足實際應用需要。附圖說明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遠程胎兒監護方法流程圖;圖2為基于圖1所示方法一個具體示例中遠程胎兒監護方法流程圖;圖3為一個實施例中遠程胎兒監護系統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應用硬件環境可以包括:遠程胎兒監護儀,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第二移動終端,該第二智能終端可以是醫生等需要遠程查看者所持有的終端。一個實施例中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0:第一智能終端接收用戶輸入的控制指令,將所述控制指令輸出至遠程胎兒監護儀,控制遠程胎兒監護儀數據的采集操作,以及控制遠程胎兒監護儀的設備參數。遠程胎兒監護儀是一種基于胎兒監護儀上實現遠程監控功能的設備,其中,胎兒監護儀是檢測胎兒相關參數的設備,通過對孕婦檢測得到胎兒狀態參數。本實施例中,所使用的遠程胎兒監護儀,其采集的數據包括胎心率、宮縮參數和胎動參數等參數。使用中,用戶可以通過第一智能終端接收用戶輸入的控制指令,這里所涉及的第一智能終端可以是智能手機、智能平板或PDA等,該第一智能終端具有短距離無線通信功能,例如,藍牙功能,同時具備網絡訪問功能,如移動數據網絡、WIFI等。第一智能終端上可以通過安裝APP(安裝在手機上的軟件)來實現人機交互,通過APP控制設備的開始/結束檢測,控制設備的報警以及音量等設備參數的控制。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遠程胎兒監護儀無需設置過多按鈕等功能,只需要設置開機和關機功能,設備上的其它參數均可以通過APP來控制,既便于使用,又可以降低成本。步驟S101:遠程胎兒監護儀根據預設的第一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遠程胎兒監護儀在用戶的控制下,基于自定義的通信協議,對數據進行打包傳輸,在此,所述遠程胎兒監護儀可以通過藍牙與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進行通信;在傳輸數據過程中,第一智能終端可以對接收的數據進行分組,并對每組數據進行編號,然后上傳至服務器;通過編號主要是為了防止數據丟失,通過編號可以方便的找出沒有收到的數據,并進行補發。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智能終端接收到數據后,還將所述數據生成胎心參數的波形,在終端界面上進行顯示。通過實時顯示波形,可以讓用戶看到檢測的狀態,從而進行準確的使用設備和檢測提供了參考。步驟S102: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通過網絡連接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并根據預設的第二通信協議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服務器設于云數據中心,可以接收多個第一智能終端上傳的數據,服務器通過網絡連接各個第一智能終端,主要實現對數據的存儲和轉發功能。所述第一智能終端可以通過與所述服務器連接,并基于自定義的協議格式對所述數據進行打包和加密,然后上傳至所述服務器。通過自定義格式數據,實現了數據的上傳,通過加密可以確保數據安全,是成熟的傳輸協議。在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考慮數據網絡的穩定性問題,為了避免傳輸數據丟失,所述第一智能終端在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過程中,實時檢測與服務器之間的聯網狀態,當沒有網絡或網絡較差時,對數據進行存儲;并在網絡恢復時,重新建立與服務器的連接,然后將存儲的數據發送至所述服務器。上述傳輸策略,可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避免數據丟失。步驟S103:所述服務器將所述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這里所涉及的第二智能終端可以是智能手機、智能平板或PDA等,該第二智能終端具備網絡訪問功能,如移動數據網絡、WIFI等,第二智能終端訪問服務器,調取用戶的監測數據。第二智能終端是設備,通過服務器轉發數據,醫生可以根據需要調取數據進行遠程監測功能。在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所述服務器接收到所述數據后,對所述數據進行壓縮并分段存儲;以及接收外部訪問請求,響應所述訪問請求查詢存儲的數據,并返回請求方。對所述數據數據壓縮和分段存儲,可以節約存儲空間,并方便數據的高性能查詢。步驟S104:所述第二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所述第二智能終端也可以通過安裝APP來實現人機交互,第二智能終端將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醫生使用自己持有的第二智能終端,安裝相應的APP,通過該APP連接到服務器就可以查看到用戶的數據。在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還可以包括:步驟S105:所述服務器還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急救車上的第三智能終端;所述第三智能終端也可以通過安裝APP來實現人機交互,第三智能終端可以安裝相應的APP,通過該APP連接到服務器就可以查看到用戶的數據;這里所涉及的第三智能終端可以是智能手機、智能平板或PDA等,該第三智能終端具備網絡訪問功能,如移動數據網絡、WIFI等,第三智能終端通過訪問服務器,調取用戶的監測數據。上述實施例的方案,主要是應用到急救場景中,通過該數據轉發,當在急救過程中,急救車趕赴現場時,在急救車上也可以實時查看到該用戶的胎兒實時監測數據。步驟S106:所述第三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在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還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遠程胎兒監護儀根據預設的第一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通過網絡連接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并根據預設的第二通信協議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將所述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所述第二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遠程胎兒監護儀根據預設的第一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用戶持有的第一智能終端;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通過網絡連接設于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并根據預設的第二通信協議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將所述數據轉發至第二智能終端,所述第二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生成胎心參數的波形,在終端界面上進行顯示。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程胎兒監護儀通過藍牙與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進行通信;所述第一智能終端通過與所述服務器連接,基于自定義的協議格式對所述數據進行打包和加密,然后上傳至所述服務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器還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急救車上的第三智能終端;所述第三智能終端將所述數據轉換成胎心圖譜進行顯示。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終端接收用戶輸入的控制指令,將所述控制指令輸出至遠程胎兒監護儀,控制遠程胎兒監護儀數據的采集操作,以及控制遠程胎兒監護儀的設備參數。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胎兒監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終端在將所述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過程中,實時檢測與服務器之間的聯網狀態,當沒有網絡或網絡較差時,對數據進行存儲;并在網絡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濤,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貝護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