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作物烘干除塵一體機,它涉及農用機電技術領域;它的烘干機箱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的內部,底部均設有加熱裝置;烘干機箱的內部設有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均設有短彈簧和長彈簧和振動電機,振動電機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上;烘干機箱的底部右側下方設有除塵通道,除塵通道與烘干機箱之間設有隔離板;抽氣裝置的進氣口與灰塵出口通過軟管相連,抽氣裝置的出氣口與集塵裝置通過軟管相連;大風扇設置在除塵通道的右側。它以機器代替人工勞作,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和除塵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晾干和除塵的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用機電
,具體涉及一種農作物烘干除塵一體機。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烘干除塵機系列有很多,絕大部分烘干除塵機設備服務化工行業,但是服務農業尤其是專門針對農產品的烘干機目前尚不多。一些農作物,如麥子、水稻等收上來后需要及時晾曬去除其中水分,并除去大量收割過程中摻入的灰塵。傳統晾曬和除塵時受天氣的影響、占用大量場地且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來完成晾曬和除塵的工作,工作量巨大,工作效率低下。目前,大部分農作物仍采用自熱晾干、人工除塵的方式,采用烘干除塵一體機機進行烘干和除塵可以作為自然晾干、人工除塵的一種替代選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農作物烘干除塵一體機,它以機器代替人工勞作,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和除塵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晾干和除塵的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烘干機箱、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第三傳送帶、水平支架、振動電機、短彈簧、長彈簧、加熱裝置、除塵通道、隔離板、彈簧、抽氣裝置、大風扇、集塵裝置;所述烘干機箱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的內部,第一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的右端,第三傳送帶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的左端;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均設有加熱裝置;烘干機箱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均設有短彈簧和長彈簧,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和短彈簧與水平支架連接,長彈簧和短彈簧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振動電機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上,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相連;烘干機箱的底部右側下方設有除塵通道,除塵通道與烘干機箱之間設有隔離板,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隔離板的底部和除塵通道的左側壁連接;所述除塵通道的左側壁上設有灰塵出口,右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進風口,除塵通道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抽氣裝置設置在除塵通道的左側,抽氣裝置的進氣口與灰塵出口通過軟管相連,抽氣裝置的出氣口與集塵裝置通過軟管相連;大風扇設置在除塵通道的右側,大風扇的出風正對除塵通道的右側壁。所述隔離板的左端與第三傳送帶的右端活動連接。所述加熱裝置為長條形電加熱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加熱裝置的工作使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溫度升高,物料通過給料口進入烘干機箱,通過振動電機、短彈簧和長彈簧產生的震動帶動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震動,結合重力作用,則物料依次通過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最后到達隔離板,完成烘干工作;物料在隔離板上聚集后彈簧受壓,彈簧受不住壓力后隔離板的右側下移,物料進入除塵通道,大風扇通過進風口對物料進行吹風,灰塵上揚后,通過灰塵出口進入抽氣裝置,最終進入集塵裝置,同時隔離板可阻止灰塵進入烘干機箱。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以機器代替人工勞作,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和除塵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晾干和除塵的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烘干機箱;2、第一傳送帶;3、第二傳送帶;4、第三傳送帶;5、水平支架;6、振動電機;7、短彈簧;8、長彈簧;9、加熱裝置;10、除塵通道;11、隔離板;12、彈簧;13、抽氣裝置;14、大風扇;15、集塵裝置;1-1、給料口;10-1、灰塵出口;10-2、進風口;10-3、出料口;13-1、進氣口;13-2、出氣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參看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烘干機箱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第三傳送帶4、水平支架5、振動電機6、短彈簧7、長彈簧8、加熱裝置9、除塵通道10、隔離板11、彈簧12、抽氣裝置13、大風扇14、集塵裝置15;所述烘干機箱1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1-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1的內部,第一傳送帶2和第三傳送帶4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1的右端,第三傳送帶4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3的左端;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均設有加熱裝置9;烘干機箱1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5,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5,水平支架5上均設有短彈簧7和長彈簧8,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8和短彈簧7與水平支架5連接,長彈簧8和短彈簧7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6,振動電機6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5上,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6相連;烘干機箱1的底部右側下方設有除塵通道10,除塵通道10與烘干機箱1之間設有隔離板11,彈簧12的兩端分別與隔離板11的底部和除塵通道10的左側壁連接;所述除塵通道10的左側壁上設有灰塵出口10-1,右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進風口10-2,除塵通道的底部設有出料口10-3;抽氣裝置13設置在除塵通道10的左側,抽氣裝置13的進氣口13-1與灰塵出口10-1通過軟管相連,抽氣裝置13的出氣口13-2與集塵裝置15通過軟管相連;大風扇14設置在除塵通道10的右側,大風扇14的出風正對除塵通道10的右側壁。所述隔離板11的左端與第三傳送帶4的右端活動連接。所述加熱裝置9為長條形電加熱裝置。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加熱裝置9的工作使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溫度升高,物料通過給料口1-1進入烘干機箱1,通過振動電機6、短彈簧7和長彈簧8產生的震動帶動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震動,結合重力作用,則物料依次通過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最后到達隔離板11,完成烘干工作;物料在隔離板11上聚集后彈簧12受壓,彈簧12受不住壓力后隔離板11的右側下移,物料進入除塵通道10,大風扇14通過進風口10-2對物料進行吹風,灰塵上揚后,通過灰塵出口10-1進入抽氣裝置13,最終進入集塵裝置15,同時隔離板11可阻止灰塵進入烘干機箱1。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具體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為: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以機器代替人工勞作,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和除塵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晾干和除塵的效率。以上所述,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農作物烘干除塵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烘干機箱(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第三傳送帶(4)、水平支架(5)、振動電機(6)、短彈簧(7)、長彈簧(8)、加熱裝置(9)、除塵通道(10)、隔離板(11)、彈簧(12)、抽氣裝置(13)、大風扇(14)、集塵裝置(15);所述烘干機箱(1)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1?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1)的內部,第一傳送帶(2)和第三傳送帶(4)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1)的右端,第三傳送帶(4)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3)的左端;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均設有加熱裝置(9);烘干機箱(1)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5),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5),水平支架(5)上均設有短彈簧(7)和長彈簧(8),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8)和短彈簧(7)與水平支架(5)連接,長彈簧(8)和短彈簧(7)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6),振動電機(6)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5)上,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6)相連;烘干機箱(1)的底部右側下方設有除塵通道(10),除塵通道(10)與烘干機箱(1)之間設有隔離板(11),彈簧(12)的兩端分別與隔離板(11)的底部和除塵通道(10)的左側壁連接;所述除塵通道(10)的左側壁上設有灰塵出口(10?1),右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進風口(10?2),除塵通道的底部設有出料口(10?3);抽氣裝置(13)設置在除塵通道(10)的左側,抽氣裝置(13)的進氣口(13?1)與灰塵出口(10?1)通過軟管相連,抽氣裝置(13)的出氣口(13?2)與集塵裝置(15)通過軟管相連;大風扇(14)設置在除塵通道(10)的右側,大風扇(14)的出風正對除塵通道(10)的右側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農作物烘干除塵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烘干機箱(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第三傳送帶(4)、水平支架(5)、振動電機(6)、短彈簧(7)、長彈簧(8)、加熱裝置(9)、除塵通道(10)、隔離板(11)、彈簧(12)、抽氣裝置(13)、大風扇(14)、集塵裝置(15);所述烘干機箱(1)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1-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1)的內部,第一傳送帶(2)和第三傳送帶(4)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1)的右端,第三傳送帶(4)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3)的左端;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均設有加熱裝置(9);烘干機箱(1)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5),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5),水平支架(5)上均設有短彈簧(7)和長彈簧(8),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8)和短彈簧(7)與水平支架(5)連接,長彈簧(8)和短彈簧(7)之間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浩,程繼明,宋瑞超,梅華斌,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